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从只有存、贷的传统业务种类发展到依托各种网络的各种新型业务。这种形式下银行的风险事件将会大量增多,除了采取措施防范传统业务带来的风险,还应防范新型业务带来的风险,特别是会计风险。如果商业银行只注重创造利润,不懂规避会计风险,将会对商业银行稳健发展造成重创。因此,本文将对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会计风险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产生的风险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建议,为银行减少损失,更稳步经营提供思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业务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是指银行吸收的资金,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主要是放款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是存款业务;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主要是电子银行业务、银行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理财业务、业务等。而当今互联网与银行电子化蓬勃发展,商业银行顺应形势为客户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如:ATM、网上银行、电话银行、POS、超级柜台等服务工具,这些新型的银行服务产品的问市,为客户带来了方便,节省了客户的时间,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同时大大的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但是,在这种全新的金融服务下,银行为客户创造便利,赢得了更多的客户,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的同时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会计风险。怎样防范会计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的重中之重,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在办理每一笔业务时都离不开银行会计,银行会计贯穿于业务的各个环节,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及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也贯穿于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为会计核算风险、内部控制引起的会计风险、人员操作产生的会计风险、票据结算会计风险、计算机管理造成的会计风险。
1.1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对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完整、及时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如会计核算方法不正确,核算程序不规范,将导致不能真实地反映当期的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更加不能准确的计算和确定经营成果,也会导致银行报表信息不真实。
1.2内部控制引起的会计风险
内部控制引起的会计风险是主要表现在银行会计岗位设置上。如在人员工作分配时存在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的现象,缺乏有效的岗位监督、制约机制,从而造成挪用公款等违法、违纪行为,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3人员操作产生的会计风险
人员操作产生的会计风险是指银行会计人员在实际办理业务过程中,不按业务操作规程办理业务,粗心大意等原因,引起的操作失误所带来的风险。银行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为对公、对私客户办理开户、票据的结算、现金的收付等,如为对公客户开户未认真审核客户提供的开户资料是否齐全、真实、正确、完整;未审核开户资料,极易造成虚假开户。未妥善保管预留印鉴卡片,极易造成犯罪分子伪造、变造印鉴转移客户资金。在收付现金时操作不规范,极易造成多付客户现金。为防范案件的发生,必须规范会计人员操作。
1.4票据结算会计风险
票据结算会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等各种结算工具进行资金划转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票据结算业务在银行中介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主要风险有欺诈风险,客户主观故意签发空头支票、大小写金额不符的票据、过期作废的票据、签章与预留银行印章不符的票据。难以辨别真假票据的风险,客户故意伪造、变造的真实票据,银行识别手段相对落后产生的风险。
1.5计算机管理造成的会计风险
计算机管理造成的会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计算机进行记账,那么相应而来的就会产生由于业务处理系统在设计、开发、升级以及维护中存在不完善、不科学、不及时等问题导致在业务处理中出现差错,由于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对风险点掌控不利或缺失,导致在业务处理中出现差错,由于黑客侵入、木马中毒等造成数据信息陷露、被盗取,从而产生风险隐患。
2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2.1内部控制执行不当
由于银行案件频发,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内部控制,进行定期检查。但是,许多检查只是留于形式,停留在表面,许多检查人员不按检查方案检查,只是走个过场,在检查中没有真正落实账实、账账相符,导致会计检查形同虚设,未能实现有效的控制效果。
2.2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商业银行从不同角度、各个操作环节、各个业务品种制定了适合银行发展的操作规定、管理办法。如按规章制度办法业务,将会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可是就有些会计人员风险意识淡漠,不学习、更不按流程办理业务。有些会计人员更是按自己的想象来办理业务,导致风险的发生。
2.3竞争不当
随着商业银行国际化,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竟争日趋激烈。有些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只顾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会计核算及监督、风险的控制。导致银行会计信息的失真。有些银行为了完成任务指标,恶意提高基准利率,最终造成会计风险的发生。
3.1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
银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将可能规避诸多会计风险。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减少因会计人员主观造成的会计凤险。银行应按部门将自己分管的业务整理成书籍,发放到会计人员手中,这样在办理业务时便有章可循、不会操作时及时查找、方便使用,还要定期开展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进行各类业务培训,把各类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3.2规范岗位轮换、岗位制约制度
随着经济、网络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种类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银行会计人员在办理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办理业务前要检查机器、设备是否正常;办理业务中要进行授权;办结业务要进行各种核对,如账款、账账、账实等各方面也制定与之比配的各项会计制度。由于管理不规范,各种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形同虚设,如会计人员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使用、交接不规范;对验印制度执行不认真;收入现金不坚持先收款后记账、付出现金不坚持先记账后收款,不及时汇划资金,不按规定进行各种交接登记,查库制度执行不到位,离岗不及时签退系统等安全隐患。因此,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岗位轮换,意义深远,将会及时发现各种制度执行不到位产生的各种风险。将风险扼杀萌芽状态,同时还能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银行在运营过程未坚持在岗人员满足数量要求,未坚持经办与审批授权、记账与对账、前后台岗位,自助设加配钞人员等岗位分离分设,未坚持印章、空白凭证分管分用,造成业务操作过程中“一手抓、一手清”的现象,风险隐患随之增大。因此,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要坚持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分设。将岗位轮换、岗位制约形成一种制度,这样有利减轻、减少风险案件、风险隐患的发生。
3.3加强对公账户开户及对账的管理
目前我国经济越来越繁荣,开立对公账户的客户越来越多,而开户时未加强客户身份审核,势必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账户进行非法活动、交易,给银行造成风险。因此,严把准入关非常重要。还应定期进行银企对账。有些对公客户账户内的存款莫名的、非因客户行为的减少,就是因为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都对银企对账工作不够重视,对账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使资金被盗用、挪用一时难以发现,导致银行损失巨大。因此,及时、全面、规范、定期的发送银企对账单,将是商业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对账方式如亲自上门对账、邮寄对账、网上银行对账等措施,坚持做到普通账户要按季对账一次,重点账户按月对账一次。对重点客户对账单收回率要达到100%,普通账户要达90%,剔除未达账项后,余额相一致,最终让风险、案件无处藏身。
3.4稳定银行计算机系统
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已经普及,会计人员办理业务时都在使用计算机。因此,对使用计算机办理业务的各个环节存在漏洞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缺陷比较清楚的内部人员是防范的重点,要有针对性的、定期的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并建立计算机安全使用规章制度。商业银行电子化项目从立项、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形成一整套科学、安全的防范体系,对各个系统进行常规维护,保证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及时进行系统升级,优化系统漏洞,适应业务办理流程的需要,避免风险案件的产生。
3.5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设立事中控制部门授权中心、事后监督部门会计监控中心等部门。会计人员在办理大额交易业务、可疑交易业务时将业务交易画面、业务凭证等电子影响资料提交到远程集中授权中心,对业务进行统一标准,远程审核,保证操作正确、资料齐全、签章合格后授权通过。远程授权中心与会计人员是相互独立的部门,无利益纠葛,可以强化监督,大大降低案件的发生。会计监控中心是对会计监控系统筛选的交易如办理一笔业务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影像资料进行一系列、全方位的检查、监督,有效地形成事后账务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思琴.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控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8(12).
[2]岳奉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会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对策[J].中国市场,2018(13).
[3]张可馨.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控探析[J].当代会计,2018(8).
作者:石彩凤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