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较于运营规范的大型企业而言,小企业受发展规模小、经营方式不得当、技术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会计核算方面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而会计核算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能否建立一个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是目前我国小企业健康、长久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从实际出发,先从小企业的界定入手,最后提出相关对策,以供改进。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小企业的界定
(一)国际上对小企业的界定
虽然中小企业已经慢慢变成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但是针对小企业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其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全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所以难以形成一个统一标准。其次,从某一个国家及区域来看,针对小企业的界定常常伴随着公司发展出现不同的变化,因此准则也就不尽相同。第三,企业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中,涉及的因素众多,想找一个统一、完整的标准包含进所有的因素几乎是不可能。因此,我们只能结合影响企业规模大小的因素,来得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划分标准:一是企业招聘人数。这是很多地区政府对企业规模大小划分的准则,一个企业有多少员工,最直观的体现企业的规模大小。二是企业总资产。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司的总资产也可以表示公司的规模,但是对于小企业而言,其资产通常与家庭资产难以区别开来。相较于招聘人数,这是一个较难计量的标准。三是企业经营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收入也能反映它的规模,但是,这是一个极易变动的量。商品的成本、价格、市场容量、竞争对手、推广力度都是决定收入的重要因素。同样地,它还受到季节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影响,使用这一标准对于一些市场不稳定或会计、统计、税收制度不完善的国家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二)我国对小企业的界定
这些年来,我国先后几次对国内公司规模划分准则做出重大调整。1950年,我国将先前制定的基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范围划分标准更改为基于企业工人数量的划分标准。到20世纪70年代,国家相关单位将“企业综合生产水平”作为企业范围的界定准则。20世纪90年代,国家为了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对划分的标准进行了再次修订,本次修订是将公司的总资产以及每年的销售总额加入最新考虑范围内。该规定还指出,对于注册资金小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统统划归为小企业。截止到21世纪初期,国家才开始使用新的准则,并就此出台了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相关法规。该法规在考虑到小企业员工的数量、公司营业收入等项目的基础上,综合性的考虑行业特征后,制定出划分标准。最后,该标准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个体户中。2011年,国家相关单位联合了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二、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意义
(一)具体意义
1.会计核算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会计核算作为会计主要功能中的一种,其作用主要是加强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并使其得到有效监督。它能够将日常发生的业务快速、准确的记录下来,通过审核原始凭证,避免原始资料不实、失真。审核无误后,进行记账、登账、编制报表,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2.会计核算能及时、准确地检测企业资金的流动状态。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定期整理出企业的财务信息,及时分析本期的经营情况,预测下期的经营走向。资产负债表研究分析,能够对公司资产的组成及变化状况进行深入调节;利用对公司利润表的研究分析,能够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作出真实评估,并且可以有效地预测公司的未来发展状态;利用对现金流量表的研究分析,能对公司现金流动状况有效地掌握,对其流动能力进行有效评估。3.会计核算能够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水平。实际上,公司每一个环节的有效管理都能够大幅度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水平。因此会计核算任务的高效、专业化能够使得公司的运行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不仅如此,还能够加强和促进公司的经济利益,进而使得职员更好地投入到公司的事务中,最终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现状2011年10月18日,我国财政部颁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从近几年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我国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基本良好,但影响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会计核算问题却日趋严重,基本制度残缺不全。一方面,相关法律不够完善,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新的小企业的发展要求,并且存在遗漏的部分,使得小企业钻了会计造假的空子。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技术低、素质差、会计监督不力、核算方法不妥,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小企业良好的核算制度的形成,阻碍了企业成长的步伐。
三、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核算主体模糊
在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以个人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的方式运营①,很少有企业的创办资金是由融资得来,而几乎全来自于创办者本人,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高度统一。企业与个人财产没有明确的区分,经常出现相互占用的情况。举个例子来说,常常会有企业的经营者用公司的资金进行自身的消费或用自己的私有财产发放企业职工工资,这些都会使会计核算的主体模糊,导致核算不规范、不准确。从法律的层面来说,个体民营公司或合伙投资公司,投资人没有法人的资格,却必须要担负无限连带责任,由其担负所有的经营风险。如果公司的债务在进行分配时,某个投资人的债务承担资金比投入资金多,他就必须用自身拥有的资产来偿还公司的债务。从这个层面来讲,公司与自身的资产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从法律主体与会计核算主体这个两个概念上来讲,在对公司日常的经济项目进行处置时,如果不能准确的确定会计核算主体并将其混为一谈,从而使得公司真正运行的资金没有办法得到确切记录,最终也会使得公司会计的工作难度增大。
(二)会计核算日趋弱化
1.专职会计较少,缺乏完整的会计核算组织体系。对于小型企业来讲,其主要的特征就是业务类别非常多。然而因为一些公司所占的面积非常小、工作条件差或资金短缺,就会出现某些部门能够不设立就不设立的不良现象,从而致使当今许多小型企业会计核算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即便有,其分工也非常模糊,更甚者公司的领导对自己招聘的会计人员还存在一定疑虑,于是自己充当出纳角色,随意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支配。此外,还有很多公司根本就没有会计这个机构。2.素质较低。会计人员的素质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所处的工作环境造成的②,它包括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熟练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感。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低学历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大多数从业人员为高中及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本科学历者稀少,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几乎没有。他们不仅学历低,有的人甚至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无证上岗的现象依然存在。许多人认为,小企业的待遇不高,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向一老一少两极发展的现象尤为严重。年龄较大的工作者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但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会计制度(如电算化);刚离开学校的毕业生,无实践经历,极度缺乏经验,无“高手”指导,从而使得他们的会计技能很难提高。小企业业务单一,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范畴仅停留在内部记账与核算,还没有真正从成本管理、投资管理、营销管理来为企业服务,使之最终进入市场。大多数财务工作人员缺乏竞争意识,知识结构狭窄,也从未想过创新,只是一味地重复陈旧的方法。由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更换频繁,流动性大,很少有企业会投入教育与培训经费。无证上岗与后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无法适应会计核算的新要求,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严重
1.建账不规范。有相当一部分小企业为了逃避税收不记账或者建两个账套,对内一个,对外一个。对内的用于经营管理,记录真实的财务数据,每个月选择性地在对外账套中入账。或者形成“亏损账”,将这份账套报给税务机关,披露企业虚假的亏损信息,以达到“避税”的目的;或者形成“盈利账”,以此贷款来套取银行的贷款。也有一部分企业为了一时的便利,简化核算程序,甚至连账都不建,以票据充当账本。2.核算过程不规范。除了建账不规范的问题以外,核算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也比比皆是。他们常常不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操作,而是按照实际的情况来进行会计的各项活动。对企业实际的利润进行人工处理,账目处理时也违背了权责发生制,营业收入不计入账目当中,用缩减营业收入的方式来实现营业费用增加的目的,以此来逃避税收,很多凭据的填写都和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开票日期与业务实际发生日期不符,交易金额大小写不一致,购买方或出售方不填;依据企业自身要求划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了节约成本,以低价换取无用的原始单据,舍弃记账所需的有效凭证。以上种种不规范行为都使我国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情况。3.会计档案的保管不规范。会计档案的装订、归档、保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原始凭证应附在记账凭证后,一一对应按顺序排列;无论是凭证、账簿还是报表,都需要上下用规定封面,用电钻穿孔,用线装订,牛皮纸包角;会计档案移交时也应填写移交清单,不能随意带进带出等等。这些细小的规定常常会被忽视。许多小企业出于成本考虑,也因本身办公面积小,无法设置专门用来保管会计资料的档案室,也未派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整理归档的工作③。这主要是企业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也没有对会计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会计人员若不懂得基本的操作规程,就不可能使整理出来的档案达到规范的要求。
(四)会计电算化未完全普及
从相关的资料显示来看,我国目前已基本普及运用会计电算化,但仍有两个方面存在缺陷。一个是西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科学技术也无法跟进时代的步伐,因此很多企业未使用会计电算化。另外一个就是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覆盖率非常小,致使其发展非常的不平衡。有些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愿支付会计电算化所需财务软件的费用,也有一些因为缺乏会计电算化的人才,而导致企业无法开展相关业务,只能选择陈旧的会计核算方法。繁杂的计算任务如果缺少计算机的辅助,便会使得会计核算的错误率大大提升,同时也会使得各种不规范现象大大提升。
四、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国内小型企业中存在的会计核算问题是由内、外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因此,本文为了能够使得这些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通盘考虑。
(一)明确会计核算主体
要规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准则来划定会计核算的主体,从而使得会计机制的使用范围能够相对合理化。对于属于划定范围内的主体都要单独进行核算,核算的内容一定是确定发生的、与公司相关的业务,而不是与其他划定混为一体。我们在选择界定标准时,投资者与管理者是同一人或同几人的企业需着重关注,会计必须严格把控原始单据,追踪每一笔账目的由来,避免业主将资金交叉使用,不能因为“惧怕”自己的上司而蒙混过关。
(二)实施岗位分离制度
最为关键的是,企业不管规模大小、项目多少,都要设立会计相关的部门。如果确实无能力设立,要请具有相关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代办会计事务的公司进行代办。与此同时,不能够相互融合的岗位一定要分开,就会计机构而言,出纳和会计不能由同一个人来担任。前者仅仅从事的是管理资金的收入或者支出,对各种支付的凭证进行保管、但是不能对账目进行登记、审查。与资金有关的项目最好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与,假设公司确实因为规模少、人员不足,也必须要满足账目与资金管理分开。企业会计核算最佳的办法就是集中核算,由会计机构进行统一办理。只有合理地设置机构,才可以从本质上使得会计核算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三)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
在招聘会计从业人员时,要选择拥有一定学历且受过会计相关专业教育的职员。公司的各个职能机构要加强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大力宣传和普及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等。对加入公司的职员一定要给予相关的培训,提升这些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从而能够使得其更好地适应会计核算发展新需求。继续教育的办法要与实际的需求相匹配,方式可以多样化,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考核机制,使得后续教育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四)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
在聘请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后,小企业应当大力推进电算化。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过程的流畅性,企业应选择购买政府或相关机构认可的财务软件。投入使用之前,还要检测企业内部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是否能兼容财务软件。除此之外,还要构建一套完备的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机制,对质量严格把控,坚持任人有责和负责的原则,从而使得现有软件得到改善和提高,充分发挥信息时代数据处理快速准确的优势,为企业管理者作出决策提供有效帮助④。
(五)加大内部监督的检查力度
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制,要求审计人员与会计人员必须分离,且审计人员不可与企业的经营者存在直接利益共享的关系。审计人员除了要对日常的业务进行仔细的核算以外,还需要定时对现金进行盘点。为了发挥审计的职能,可将盘点改为半年一次或一季度一次,有必要时也可实施突击检查,并由审计人员与出纳共同完成,看与总账的现金数额是否一致。在公司银行存款的层面,相关的审计职员一定要定时对未到账目的真实性进行充分的检查与核实。如果发现数目对不上就一定要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快速找出原因,这能防止会计相关人员钻空子“做假”,最终使得会计核算的质量得到提升。
(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这对会计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但是除了这些法律以外,我国相关的立法机构还必须要针对当前民营小型公司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固定的会计核算方法。国家的法律起草机构一定要把小企业的特征纳入立法的考虑范围之内,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从根本上完整体现法律法规。以便在我国会计工作方面进行严格监管,明确会计核算人员的职务权限。随着中小企业发展产生了许多会计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总而言之,会计核算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就必须全面深刻地认识建立良好的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性并不断地为之努力,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薛慧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