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驱动与播音主持艺术风格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又包括对文化产品的需要。广大受众对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寄予厚望,要求传播内容丰富新鲜、传播形式丰富多样、传播手段丰富创新。其中,当然也包含播音主持艺术风格的丰富与创新。而当下,如果用高标准去衡量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就会发现其还存在明显不足。播音主持的风格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扩大国际传播能力的需要等,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基于此,文章从互联网时代给媒体带来的严峻挑战出发,提出播音主持艺术风格化是媒体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应以创新为引领,在理念、内容、形式、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丰富和发展播音主持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新时代;互联网;品牌战略;播音主持艺术;风格化
一、播音主持领域的时代发展背景剖析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过去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如今正在逐步发展成为覆盖面更加广泛的新型融媒体,其传播手段、传播平台更为多样。同时,融媒体科技优势的充分发挥,也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播音主持是媒体视听传播的重要工序,播音员主持人是联系媒体和广大受众的最直接的媒介,因此,也是媒体的“门面担当”。媒体的传播效果如何,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如何,与播音员主持人有非常直接而重要的联系。然而,在当下,如果用高标准去衡量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就会发现其还存在明显不足。播音主持的风格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需要等,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要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急剧而复杂的变化,仍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出发,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服务意识,重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重视和加强播音主持艺术风格的培养,是新的时代发出的呼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又包括对文化产品的需要,并且这两种产品都应该是丰富的和优质的。
二、播音主持行业的时代发展要求解析
广大受众对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寄予厚望,要求传播内容丰富新鲜、传播形式丰富多样、传播手段丰富创新。其中,当然也包含播音主持艺术风格的丰富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央视调研时指出,“要多设计一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栏目,多创办一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1]。要做到“多”和“好”,“多”指的是丰富性、多样性,“好”指的是高质量的精品,二者必须高度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精品力作来”[2]。因为只有“精品力作”,才能“脍炙人口”;“好栏目”“好节目”多,“精品力作”多,艺术风格、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才能在践行“以百姓心为心”的敬业过程中,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丰富多样的栏目类型和节目样式,为播音员主持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丰富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播音员主持人只有拥有各具特色、风格鲜明的播音主持作品,才会赢得广大受众的欢迎和支持,进而催生出丰富新颖的节目风格、栏目风格与媒体风格,最终产生品牌效应。当然,这需要与策划、设计、采编、制作等各方面的勠力合作。实际上有很多播音员主持人部分参与甚至全程参与了各生产环节。从根本上说,新旧媒体的发展都在于对受众的占有和控制;占有和控制越居于强势,越会持续保持发展的活力。想让人看,还得让人爱看;想让人听,还得让人爱听。现在普遍存在受众不爱看、不爱听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模式化、套路化;语言乏味、缺乏生气;形式刻板、无魅力;内容的典型性和挖掘深度不够;内容和表达都缺乏创新等等。对在视听传媒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播音员主持人而言,没有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也是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1947年,毛泽东在陕北靖边县王家湾收听蟠龙大捷和真武洞祝捷大会的广播消息和评论后称赞道,“这个女同志好厉害,骂起敌人来义正词严,讲到我们胜利也很能鼓舞人心,真是憎爱分明!这样的播音员要多培养几个”[3]。这位女播音员代表了延安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老一辈播音员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播音界的老前辈丁一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多次强调过播音风格问题,“播音员不能老一个腔调,必须根据不同的题材采取不同的播法。我想播法应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而且应该鼓励播音风格多样化”[4]。毛泽东肯定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播音风格的重大影响力,丁一岚强调了播音风格必须多样化。只有播音艺术风格具有鲜明个性,才能有效发挥它的传播功能,受群众欢迎;只有展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才能满足群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播音如此,主持亦如此。
三、播音主持产业的典型示范案例分析
回顾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展史可知,受众良好的口碑有助于形成节目、栏目、传媒的品牌效应,并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美誉度,扩大他们的影响力。齐越气势磅礴、雄浑豪放又感情真挚充沛、朴素自然;夏青严谨庄重、稳健大度又起伏跌宕、富于变化;方明感情饱满、激越奔放而又细腻深沉、儒雅潇洒……这一代优秀的播音艺术家们用他们和而不同的艺术创作,如交响乐般交织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总体风格。随着电视的出现,电视播音与主持以视听兼备、声形并现的新传播样态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中国第一位电视男播音员赵忠祥和女播音员沈力在他们的播音主持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播音风格。沈力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真切细腻、平易温婉的风格,赵忠祥则以沉稳厚重、亲切朴实、儒雅大气而又自然洒脱的风格呈现,赢得了全国观众的肯定与喜爱,他们的艺术创造、艺术成就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沈力先后主持了《为您服务》《夕阳红》等栏目。赵忠祥中后期告别新闻播音后转入综艺主持,如与杨澜合作《正大综艺》等,并为专题片解说配音,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成为赵忠祥最有代表性、受众反响最为强烈的风格名片。一大批节目主持人都以自己的个性化主持形成了各自栏目的特有风格,如陈铎、虹云的《话说长江》,倪萍的《综艺大观》,崔永元的《实话实说》,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等的《焦点访谈》,罗京、邢质斌、李瑞英、李修平等的《新闻联播》,宋世雄、孙正平等的体育赛事解说等。此后周涛、董卿、撒贝宁、康辉、海霞等相继出现,为播音主持艺术风格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总之,一代代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创造,为巩固中央主流媒体在广大受众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播音主持艺术风格的丰富与发展依赖于理念、内容、形式、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的创新,“不日新者必日退”,创新成果最终由播音员主持人风格形态的变化展现。一个时期以来,一方面,由于多种复杂原因,具有突出艺术风格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呈现出弱化、萎缩的趋势,有人甚至以“青黄不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的确值得引起重视。另一方面,《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国家宝藏》《吾家吾国》《衣尚中国》等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电视节目先后推出,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次次视听盛宴,成为收视热点。有学者评价说:“《中国诗词大会》用绚丽的视听手段、精彩的环节设计让观者回味唐诗宋词的豪放与婉约,感受东方诗意人生,重塑中华审美情趣;《经典咏流传》用现代音乐形式对古典诗词进行重新演绎,捕捉细腻的人情人性,使观众在曼妙的国风旋律中找到情感皈依;《朗读者》用温暖的声音传递文学与情感之美,浸润观众的心灵,唤起全民朗读的热情;《国家宝藏》以‘馆藏国家文物’为立足点,利用情景再现方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赋予文物鲜活的生命力;《衣尚中国》则聚焦中华传统服饰艺术,探寻服饰背后的美学精神,通过‘历史空间’‘匠心空间’‘创演空间’多重演绎,唤醒观者的文化记忆、激活受众的情感认同,让美融入生活。”[5]《吾家吾国》以“家”为底色,以“国”为根本,以全新的纪实访谈形式发掘高审美话题,对我国党史、国史以及历史事件中的相关人物,进行全方位的影像记录,展现强烈的家国情怀,温暖人心,激动人心,又震撼人心[6]。上述重要成果都是“创新”带来的勃勃生机,并且“创新”的最后环节以主持人为主导、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直接展示给观众。其中出现了个别主持人“中途换将”的现象,引起一些观众的情绪反应,这就说明了艺术风格有一个产生、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不可以一蹴而就,必然经由量的积累而一步步抵达质的变化,新秀们的不懈追求、努力和观众的宽容与爱护都是必要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和“雏凤清于老凤声”,可以作为对艺术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种表达。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另外,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受众不同的社会群体利益诉求与审美需要的个性化、多元化、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明显,播音主持必须主动适应,在艺术风格上也要更加多元多样,强化视听传媒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以代表传统主流媒体的央视为例,有专家认为,在央视的新闻改革中,最难做的新闻栏目是《新闻联播》,而“联播”的一小步,是中国新闻的一大步。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大改版。观众可以看到男主播于稳重中透出的年轻气息和女主播于笑容背后流露的亲和力量。新闻导语、播音文稿的播报口语化,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新鲜感、真实感的增强又推动了受众对新闻内容深刻性的理解,突破了新闻表达一本正经、端庄正式的固有模式。2013年除夕,主播李修平、康辉以欢乐笑意的“拱手礼”向观众拜年,这一前所未有的动作细节变化,为此前语态表情的变化“锦上添花”。这一“拜”立即将《新闻联播》主播姿态之变推上网络舆论场的前台,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和好评。此外,播报时适时适度地加入手势,头部动作自由度开始加大。2015年的除夕夜,甚至出现了男女主播侧身对谈式的播报。至今,带着笑意已成为《新闻联播》主播表情的常态,连线直播方式成为播音主持的新样态,为播音主持艺术风格开拓了更大的空间。2021年8月25日,即将退休、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新闻女主播徐俐在当天的《今日关注》节目结束时,眼噙泪花,挥手向观众告别示意,这一幕令大批观众感动不已,很多人在网络上纷纷表达对这位女主播的喜爱及不舍之情。如今,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新闻播音主持艺术风格不断丰富创新,大大改变了受众心目中固有的刻板印象,助力央视与时俱进,扩大在网络传播强势发展背景下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
具有独特鲜明艺术风格的播音员主持人对媒体、栏目、节目十分重要,受众常常根据喜爱的播音员主持人来选择频道、栏目、节目,节目和播音员主持人的艺术风格魅力起到关键作用。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的宽松,媒体间相互竞争的现象加剧,使传统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中央媒体与各地方媒体间的人才流动成为正常现象。其中,播音员主持人的流动最引人关注。竞争的根本是传播力、影响力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竞争和流动,是通过双向选择而实现的。传统主流媒体在诸多方面仍占有独特性优势,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不断发展,正以种种新的优势快速向强势地位进发。技术人才、编导、制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竞争必然日趋激化。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力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迫在眉睫。华语播音、华语电视及各种新兴媒体等,面对的是庞大的国际受众。对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完成使命担当责无旁贷,必须扩大视野,从量与质两个方面着眼艺术风格的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推动艺术风格的丰富与发展,从而为实施品牌战略,扩大中国的国际传播力与竞争力贡献力量。
作者:郭杰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