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白血病论文范文

白血病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白血病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白血病论文

统计方法下提高医学科技期刊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一直是医学类中文科技期刊进入世界一流期刊的短板,中文医学类期刊发表的论文一直未能得到较高的评价和广泛认可[1]。因此,提高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提升中文期刊的国际知名度,亟待临床研究人员以及期刊编辑的共同努力。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设计是一篇论文的灵魂所在,设计质量的高低关乎整篇论文质量的高低,统计分析则是论文的基础。本文对影响论文质量的诸多设计以及统计因素进行了总结。

1研究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研究设计类型有关问题

一个选题的产生可能发生在临床医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选题之后,研究者应确定相应的研究设计以及研究思路。临床研究可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2种性质,或者分为试验和调查2种类型,包括前瞻性试验研究、前瞻性调查研究、回顾性试验研究以及回顾性调查研究。许多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是什么类型都不清楚,研究实施结束甚至撰写完文章之后,还处在一个糊涂的阶段,导致分析结果所采用的统计方法不准确,论文撰写质量也不高。一般在临床研究中,常用的研究设计方法有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随访研究、回顾性试验研究以及回顾性调查研究。这些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特征,错用情况如下:临床随访研究没有交代随访时间以及失访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局的影响因素时,不考虑随访时间,错用Logistic回归代替Cox回归。对于回顾性试验研究,在描述分组方法时误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研究设计是一篇文章的基石,设计不严谨、不正确的论文,其结论的可信度也将大打折扣。

1.2不重视研究背景的介绍

写文章就如同写故事一样,研究背景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首先应交代研究思路是怎么产生的,然后再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拟得出的结果。通过背景部分的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在读文章前对文章思路有充分的了解,有助于充分认识研究的意义,了解文章的价值。同时,还能对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合理有更正确的判断。如果背景知识介绍缺乏条理,会使文章缺乏立项依据,文章的可读性也变差。例如,有研究探讨KIR2DL4基因多态性及促凋亡基因HtrA2在老年白血病病人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在前言背景介绍的部分,应该针对研究思路的产生、既往KIR2DL4基因多态性及促凋亡基因HtrA2关系的研究结果以及两者相关的可能机制进行简要阐述,以使研究有理论依据。但是该文作者在前言部分只交代了白血病的基本概述以及KIR2DL4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对于白血病与KIR2DL4基因有关的假设依据丝毫没有提及,导致研究假设没有理论支撑,研究说服力不够。

1.3所选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

点击查看全文

提高医学科技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一直是医学类中文科技期刊进入世界一流期刊的短板,中文医学类期刊发表的论文一直未能得到较高的评价和广泛认可[1]。因此,提高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提升中文期刊的国际知名度,亟待临床研究人员以及期刊编辑的共同努力。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设计是一篇论文的灵魂所在,设计质量的高低关乎整篇论文质量的高低,统计分析则是论文的基础。本文对影响论文质量的诸多设计以及统计因素进行了总结。

1研究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研究设计类型有关问题

一个选题的产生可能发生在临床医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选题之后,研究者应确定相应的研究设计以及研究思路。临床研究可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2种性质,或者分为试验和调查2种类型,包括前瞻性试验研究、前瞻性调查研究、回顾性试验研究以及回顾性调查研究。许多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是什么类型都不清楚,研究实施结束甚至撰写完文章之后,还处在一个糊涂的阶段,导致分析结果所采用的统计方法不准确,论文撰写质量也不高。一般在临床研究中,常用的研究设计方法有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随访研究、回顾性试验研究以及回顾性调查研究。这些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特征,错用情况如下:临床随访研究没有交代随访时间以及失访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局的影响因素时,不考虑随访时间,错用Logistic回归代替Cox回归。对于回顾性试验研究,在描述分组方法时误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研究设计是一篇文章的基石,设计不严谨、不正确的论文,其结论的可信度也将大打折扣。

1.2不重视研究背景的介绍

写文章就如同写故事一样,研究背景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首先应交代研究思路是怎么产生的,然后再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拟得出的结果。通过背景部分的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在读文章前对文章思路有充分的了解,有助于充分认识研究的意义,了解文章的价值。同时,还能对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合理有更正确的判断。如果背景知识介绍缺乏条理,会使文章缺乏立项依据,文章的可读性也变差。例如,有研究探讨KIR2DL4基因多态性及促凋亡基因HtrA2在老年白血病病人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在前言背景介绍的部分,应该针对研究思路的产生、既往KIR2DL4基因多态性及促凋亡基因HtrA2关系的研究结果以及两者相关的可能机制进行简要阐述,以使研究有理论依据。但是该文作者在前言部分只交代了白血病的基本概述以及KIR2DL4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对于白血病与KIR2DL4基因有关的假设依据丝毫没有提及,导致研究假设没有理论支撑,研究说服力不够。

1.3所选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

点击查看全文

英美影视文学与叙事医学英语课程探析

摘要:医学专业特殊性要求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叙事医学着重培养的叙事能力是医学人文素质的最佳体现。英美影视文学中的医学叙事课程是一门医学人文英语课程,主要包括叙事医学理论和文本细读方法、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医学叙事及英美影视中的医学叙事三大板块。其中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医学叙事主要选取诗歌中的生老病死、短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长篇小说(节选)中的叙事闭锁这三个主题进行文本细读。英美影视中的医学叙事主要通过“电影赏析”“人文讨论”及“反思性写作”等一系列课程设计,在虚构作品的情境训练中,培养医学生的“叙事能力”。

关键词:叙事医学;叙事能力;文本细读;英美影视文学;医学叙事课程

叙事医学落地的两大工具是文本细读和反思性写作(平行病历写作)。叙事医学概念引入以来,我们更多的是对概念的阐述、讨论。近年来平行病历写作在医学院校开始实施,而文学作品细读,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之一是叙事医学在国内还刚刚起步,其实践主体医务人员在读大学时没有受过细读训练,工作后繁忙的医学实践和论文压力,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接受不能立刻看出效果的细读训练。原因之二是随着叙事医学理论和实践在国内的推广,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能够很快上手在医学生中教授平行病历写作的课程,并且能得出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文本细读则需要有文学背景的教师加入。当前我国一些医学院也逐渐开设了一些文学课,但较多的是文学作品赏析,较多关注故事的情节,较少教授学生进行真正的文本细读。[1]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框架(文本的来源和去向,即文本的作者和读者);关注文本的形式(包括它的体裁、叙事者、选词、隐喻、典故、章节结构等);关注文本的时间(时长、时序、时频对塑造故事的意义,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的区别);关注文本的空间;关注叙事者与人物的关系;关注不同叙事视角对呈现故事产生的不同意义。叙事文本细读是训练医学生“关注力”(attention)、“再现力”(representation)、“互纳力”(affiliation)和“反思力”(reflection)这四种必备能力的重要途径(杨晓霖,2019)。如何培养综合这四种能力在内的叙事素养,使医学生胜任医生这一职业呢?许多医学教育家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与病人讲给医生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医患叙事能力的形成源自我们对叙事作品进行文本细读的体验;因此,还是要将细读纳入叙事医学的框架,从医学院开始培养未来医生的细读能力。英美影视文学中的医学叙事课程是一门叙事医学文本细读的课程。本课程通过梳理英美影视文学中的涉医文本和医学电影,挖掘叙事医学元素,运用文学叙事学理论对典型文本进行分析,最终编撰成一本全英文阅读材料。本课程以英语语言教学为媒介,通过“文本细读”“电影赏析”“人文讨论”及“反思性写作”等一系列课程设计,在虚构作品的情境训练中提高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想象力,加深对患者的共情,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让学生在过程中逐步感悟并最终形成医学人文价值观,树立其医者的专业精神。[2]

一、课程内容和结构

英美影视文学中的医学叙事课程是一门叙事医学理念的课程,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除具有文本性、语言性、审美性之外,还兼具医学伦理性、医学叙事性和医学人文性等特点。[3]集医学人文知识(课程思政内涵)、英语语言能力(一般用途英语)和医学叙事能力(职业用途英语)为一体。主要可以分为叙事医学理论和文本细读方法、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医学叙事和英美影视中的医学叙事三大板块,是一门医学院的公共选修课,每学期设置16学时,共8次课。第一次课对叙事医学理论和文本细读方法进行介绍;第二至第四次课为文学作品细读;第五至第七次课为影视作品赏析;第八次课总结并进行反思性写作指导。课后要求学生提交一篇学期小论文,进行反思性写作实践。

(一)叙事医学理论和文本细读方法

1.叙事医学理论

点击查看全文

核心期刊肿瘤护理基金论文的载文分析

科学基金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基金组织等机构通过拨款等方式,对科学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资助[1],对科学研究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基金的资助项目经过严格的调研和专家的反复研究与论证,具有较高水准,故某学科内基金论文能代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2],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随着肿瘤学科不断发展,新技术、新理论的出现,促进了肿瘤护理向专科化的方向迅速发展[3]。已有学者对不同学科期刊刊载的基金论文进行了研究,但涉及肿瘤护理领域的较少。为了解我国肿瘤护理学的科研发展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为肿瘤护理科研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013年—2015年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刊载的肿瘤护理论文进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以2015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中报告的国内12种护理核心期刊刊载的全部肿瘤护理文献为研究对象,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为统计来源数据库。1.2研究方法1.2.1文献检索以刊名为检索字段,主题词或关键词为“肿瘤”“癌”或“瘤”或“白血病”和“护理”,匹配度为“模糊”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进行搜索,获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护理核心期刊,导入NoteExpress3.2软件进行,删除重复文献后,根据肿瘤护理的定义,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手工筛选,挑选出符合标准的样本,最终纳入4108篇论文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数据,其中基金论文983篇。1.2.2文献筛选纳入标准:文献第一作者为我国大陆研究者;研究内容为肿瘤护理研究论文,包含临床实践、肿瘤专科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创新模式、循证护理、护理临床教学、护理小改革、小发明和专利展示。排除标准:文献信息不完整或内容有明显错误的;讲座、通讯、会议纪要及会议报道等与研究内容不符的文献;同一研究或重复发表的文献。方法建立表格,对检索出的文献从基金数量、基金来源、作者合作情况,第一作者所属地区、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2013年—2015年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刊载肿瘤护理论文载文量2.22013年—2015年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刊载肿瘤护理论文基金资助情况2013年—2015年护理核心期刊刊载的肿瘤护理基金资助论文共983篇,其中省级课题最多共407篇,占41%,其次为院(校)级、市级课题,国家级课题共92篇,而国际性课题仅7篇。2.32013—2015年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刊载肿瘤护理基金论文作者情况2.42013年—2015年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刊载肿瘤护理基金论文的主题及研究对象分析基金论文主题分析见表6,研究对象为病人的文献所占比例最高为92.17%,以护士和家属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较少,仅为32篇和28篇.

3讨论

3.1我国护理核心杂志刊载的肿瘤护理基金论文逐年增长,但整体数量不足基金论文能够反映国家、地区或部门的科研水平,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4]。由表1得知:2013年—2015年国内核心期刊关于肿瘤护理学的论文总数为4108,其中基金论文仅占983篇,整体数量较少。而3年期间基金论文数量比值递增(从0.19至0.29),3年基金论文比平均值0.24,高于2005年—2012年国内护理学核心期刊基金论文比的最高值0.21[5],说明近几年我国肿瘤护理科研发展较快。尽管如此,基金论文总体数量较少,可能与护理学高等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历史原因造成护理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护理科研经费不足以及临床护士工作负荷大,没时间做护理研究等有关。提示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基金组织加大对于肿瘤护理领域的基金投资力度,增加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医院管理者注意减轻临床肿瘤护士工作负荷,共同促进肿瘤护理学科的发展。《上海护理》《护理研究》和《中华现代护理》收录的肿瘤护理文献最多,合计占肿瘤护理论文的49%;《护理研究》《中华现代护理》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收录的基金论文数量最多,合计占基金论文总数的54%,由此可知,《护理研究》《中华现代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和《上海护理》在肿瘤护理学科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2我国肿瘤护理论文基金资助以省级资助为主,国家级及国际级课题较少2013年—2015年护理核心期刊刊载的肿瘤护理基金资助论文中,省级课题所占比重最高(41.40%),提示省级基金是肿瘤护理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资金支持力量,我国各省对肿瘤护理的重视度较高,地方基金支持在肿瘤护理科研资助上起主导作用。国家级及国际级课题资助论文数量较少,改善状况依赖于国家相关部门给予肿瘤护理学科更多关注和政策倾斜。另外,研究者要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国际间的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提高申请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能力。3.3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刊载的基金论文合著率较高,作者主要分布地域较为局限合著率为作者人数大于或等于2人的论文总数比例[6],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合作程度[7]。合著率越高,其所属学科的科研水平越高[8]。合著基金论文数量逐渐增多,3年肿瘤护理基金论文的合著率平均值为96.13%,处于较高水平。基金论文的作者合作人员以≥6人合作最多,占基金论文总数的23%,除作者1人独立完成的基金论文,2人合作的基金论文数量最少,从侧面说明肿瘤护理基金论文的科研难度大,需要人员协作。另外,国内肿瘤护理基金论文的主要发文地区为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发文地区分布不平衡,仅排名前5位的地区基金论文数量达到全国基金论文数量的53%,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基金论文发文量少,说明肿瘤护理基金论文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在肿瘤护理科研方面比较欠缺。提示各省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依然严峻,国家应予以重视,加强对科研薄弱区域肿瘤护理研究的科研投入,提高全国肿瘤护理的科研水平。3.4肿瘤护理基金论文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存在局限性。由表6可知:肿瘤专科护理研究的基金文献所占比例最高,而以小发明、小改革和临床教学为主题的论文所占比例最少。且研究对象多是病人,以护士和家属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不足10%。说明了肿瘤护理科研主要以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主要涉及肿瘤专科护理和临床实践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肿瘤护理学科研项目的局限性,肿瘤护理教育及肿瘤护理创新方面的工作应该加强,建议护理人员提高创新及临床教学能力,在关注病人的同时关注护士及病人家属的健康。

点击查看全文

医学生医学科技挑战分析

1吸收消化新知识、新理论、新科技的素质

新知识、新理论、新科技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它们不但标志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而且也为医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现状、进行医学研究,提供条件并指明方向。21世纪的医学生,应当学会掌握和应用新知识、新理论、新科技,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医疗实践和医学研究,站在现代科技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学高峰。要实现科技上的创新,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如果没有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就无从创新。首先,医学生要充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关键技术、热点难点等,这是实现创新的基础条件;其次,必须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进展、学科间的交叉点、渗透点,这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前提。美国当代著名的发明家格雷特巴奇于1958年发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1970年又研制一种改进的起搏器电池———锉电池,前者被美国国家职业工程师协会列为近50年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10个重大发明项目之一。他的成功,与其拥有广博的知识技能是分不开的,所研究的全锉电池涉及电化学领域和材料领域。现在格雷特巴奇正在研究诸如艾滋病和成人T细胞白血病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今天的成功,都归功于康奈尔大学的教育,归功于大量工程科技的课程作业,以及我那时掌握比别人多的化学、物理和数学知识。”表面看来,格雷巴特奇在众多领域中的研究为跳跃式,相互之间毫不相干,其实这是一种建立在渊博知识背景下,在发散思维中,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努力的结果[1]。

2主动培养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应以创新力作为核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性思维。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属于结论性教学,老师所讲内容都是“定论”,没有给学生留出探索和思考的余地。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不会或不敢对教授的知识提出疑问,缺乏创新性思维,难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1976年3位加拿大学者在美国创办《医学假说》杂志,他们在发刊辞中指出:目前几乎所有医学杂志刊载的都是临床或实验研究的证实性文章,即实践经验性材料的结论,好像一切理论性结果只能来自临床实验。实际上绝大部分临床或实验研究都是事先在某种理论或科学假说的指导下设计和执行的。为了突出理论思维或科学假说指导和引深临床或实验研究的重要作用,该杂志决定只刊登言之成理而不需要实践检验的属于科学构思或假说的医学论文。因此,要实现创新,就必须重视、培养、挖掘自己创新性思维的潜能,要倡导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源的思考、平衡的争论。

3提高自身的复合型素质

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更加突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几乎全部与医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现代医学生要了解和吸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并善于将它们和医学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医学成果。同济大学吴世明校长指出:深化基础理论,尤其是注重基本理论中本质问题的渗透和互通,克服本专业学科分割过细、知识零散的弊端,力图从本质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文理渗透,基础与专业结合,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型的发展方向,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重任。美国硕士、博士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结合,文、理、应用学科的渗透。MIT的成功就在于它不仅有一流的专业教育,而且具备良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强调学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用非定量的分析方法对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以求在相关学科领域实现新的跨越。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科系,而以学科群、学科类来划分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同时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还通过定期举行的研讨班、外聘专家讲学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大量学术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博士生要搞研究、做学问,没有广博的学科交叉基础知识如何出成果,如何在学科的前沿立足?因此,培养单位要创造条件,让博士生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打好学科交叉基础。这既有利于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潜能发展,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多方位适应社会和工作需求也大有益处。

4应用现代科技设备的素质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