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治疗价值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治疗价值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治疗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CD4)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04~2019-04我院接收的白血病患者94例,血培养检测发现单纯白血病患者38例,纳为未感染组;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56例,纳为感染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nCD4、CRP、PCT检测。对比两组患者nCD4、CRP、PCT指标以及三者检测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阳性诊断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未感染组nCD4、CRP、PCT指标均低于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单项指标的阳性诊断率均低于nCD4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49,P=0.008;χ2=4.939,P=0.026);CRP、PCT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低于nCD4检测结果。结论:外周血nCD4指标诊断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外周血nCD4;诊断效能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出现恶性克隆的血液疾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分裂增殖不受控制,出现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病变,在患者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指标严重超标,患者出现造血障碍,同时其他非造血组织受到浸润伤害。细菌感染是白血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因为白血病自身以及治疗,免疫系统功能严重下降,不能对细菌侵入进行有效抵抗,白血病患者因细菌感染死亡的比例相对较高[1,2]。临床常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指标进行细菌感染诊断,但在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中诊断效果不佳,血培养是目前诊断细菌感染准确率相对较高的一种诊断方式,临床常用其结果作为细菌感染的金标准,但耗费时间较长。有报道称外周血nCD4指标与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病情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诊断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效果较好,具有使用价值[3]。本次研究旨在探究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检测外周nCD4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04~2019-04我院接收的白血病患者94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发现其中单纯白血病患者38例,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56例。将单纯白血病患者38例纳为未感染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3~49岁,平均(34.48±3.74)岁;将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56例纳为感染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24~51岁,平均(34.86±3.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此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工作组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试验的诊断、疗效标准的标准化、治疗结局和报告标准的修订建议》[4]中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并经过血常规、特殊分子遗传学标志物检查确诊为白血病;年龄>20岁;均为初次发现病情并未接受相关治疗;均为细菌感染患者;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非细菌类感染患者;伴有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精神异常患者;疾病快速恶化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3方法

患者接受检查前,住院接受2d禁食,采集患者入院2d内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10mL置于干净的试管中,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取血清进行nCD4、PCT、CRP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浙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00379号,规格:NovoCyteD1040)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清nCD4的平均荧光强度。采用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400675号,规格:AE-180S),电化学发光法进行PCT检测,免疫比浊法进行CRP检测。细菌感染判定标准:CRP超过10mg/L;PCT超过0.5ng/L;nCD4低于200个/mm3。

1.4观察指标

(1)nCD4、CRP、PCT:对比两组患者血清nCD4、CRP、PCT检测结果。(2)CRP、PCT单独诊断与nCD4诊断情况:将CRP、PCT、nCD4指标单独检测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结果与血培养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nCD4、CRP、PCT水平对比

nCD4、CRP、PCT未感染组的nCD4、CRP、PCT指标均低于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nCD4、CRP、PCT诊断情况

血清CRP、PCT单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低于nCD4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49,P=0.008;χ2=4.939,P=0.026);CRP、PCT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低于nCD4检测结果。见表2~5。

3讨论

我国白血病发病率随着环境恶化、食品健康安全、家庭装修问题等,发病率逐年升高,人们对白血病的关注越来越高。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严重受损,以及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严重,对外来细菌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临床白血病患者常会伴有细菌感染,且发病迅速,无典型的临床病状,临床致死率高[5,6]。常规的CRP、PCT检测无法明确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误诊率较高,临床使用价值低,而白血病患者自身存在白细胞计数异常,白细胞计数诊断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有效率也不高,无法达到临床使用要求[7]。陈超华[8]研究指出,外周血nCD4诊断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效果要好于其他常规的细菌感染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参考指标。本次研究中,未感染组nCD4、CRP、PCT指标均低于感染组,CRP、PCT单项指标的阳性诊断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低于nCD4,表明外周血nCD4指标诊断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参考依据。外周血nCD4是白细胞中的一种,可分为杆状核中心粒细胞和分叶核中心粒细胞,在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细胞,特别是在机体受到外来致病菌感染或发生炎性反应时,骨髓会释放出较多的nCD4,吞噬外来致病菌,驱化能力和吞噬能力均较强,是血液细菌感染的标志物之一;nCD4对细菌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并且检测时间短,临床检测方便,同时其荧光强度能够对细菌感染提前预测;另外,能够对nCD4表达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少,因此nCD4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临床误诊率相对较低,其指标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机体细菌感染的程度。当白血病患者出现细菌感染时,外周血nCD4指标会急剧上升,临床诊断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效果更好[9,10]。综上所述,外周血nCD4指标诊断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薄利魁.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151-155

[2]王韧,刘佩佳,闫永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白血病病情监测及疗效判定中的检测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3):120-122,130

[3]马闪珊,邵丽佳,孙冬梅,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4对白血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4):777-780

[4]ChesonBD,BennettJM,KopeckyKJ,等.国际工作组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试验的诊断、疗效标准的标准化、治疗结局和报告标准的修订建议[J].白血病•淋巴瘤,2004,13(4):246-250

[5]郭晓艳,康运凯,郭树霞.CD64感染指数、CRP、PCT与NEU%在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26(1):132-135

[6]朱琼媛,甸自金,周玉国,等.ALL和N-ALL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对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26(1):136-140

[7]吴琼,王小中.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3):304-307

[8]陈超华.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检测外周血nCD4的应用价值[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8,31(5):38-40

[9]原永明,程丽,张舒,等.白血病治疗前后CD+3、CD+3CD+4、CD+3CD+8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J].检验医学,2016,31(5):387-391

[10]唐瑛,崔为发,刘永,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17-18

作者:王波涛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