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白血病患儿并发症集束化护理预防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预防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PICC患儿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68%(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白血病患儿PICC感染、静脉炎、皮肤过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并发症
目前,PICC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化疗中,其具有操作方便、预防药物刺激等优势,可有效减轻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但仍存在静脉炎、导管脱出等并发症情况[1-2]。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临床进行了较多的探索与研究。研究[3-4]表明,集束化护理在有效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方面效果显著。鉴于此,本研究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白血病患儿PICC并发症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PICC患儿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42)。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37±3.10)岁;体重13~39kg,平均体重(26.81±3.26)kg;病程6~48个月,平均病程(27.10±4.56)个月。观察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28±3.09)岁;体重12~40kg,平均体重(26.74±3.15)kg;病程5~49个月,平均病程(27.22±4.48)个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年审(132)号)]通过。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胸部X线、血常规等检查确诊为白血病;②具有静脉化疗指征;③无意识丧失、休克等临床体征;④患儿家属均知晓本研究,且与本院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状态异常、无法配合治疗;②严重基础疾病,如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存在功能性病变;③有静脉炎病史;④全身感染性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患儿家属进行集中健康教育,介绍整个PICC置管流程、操作事项及注意事项等,并定时检查患儿置管情况,监测其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置管前护理。置管前护理人员需遵循六项无菌操作,对穿刺空间进行消毒,保持良好的穿刺环境,并对患儿穿刺过程中所用到的酒精、导管等物品做到现开现用。②置管中护理。患儿置管选取遵循贵要静脉、肘静脉、颈外静脉的顺序,护理人员在整个置管过程中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并及时对患儿做好保暖措施。③置管后护理。置管成功后,在后期维护过程中需定时对导管进行消毒,并检查导管长度,观察是否有移位、脱出等情况发生。必要时需对患儿进行局部热敷,能够有效缓解置管对患儿皮肤的损伤。同时在去除旧透明胶布过程中,动作需保持缓慢,采用按揉的方式缓慢撕除。
1.4评价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儿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局部感染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全身感染表现为无征兆的发热)、静脉炎(出现穿刺点疼痛、红肿等情况,且存在硬条状结节)、皮肤过敏(主要表现为穿刺点周围皮肤红肿、瘙痒、皮疹等)、导管脱落等。②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该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710,分半信度为0.684,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总分0~100分,其中90~100分为十分满意,75~89分为满意,60~74分为一般,0~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68%(P<0.05)。见表1。
2.2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见表2。
3讨论
PICC是临床上一种新型置管方式,主要经患者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并沿着静脉走向置入导管,是长时间输液及输入具有一定刺激药物的重要静脉通路。该置管方式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置管保留时间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小儿白血病化疗治疗中,可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5-6]。但白血病患儿因其血小板、血红蛋白含量较低,且机体免疫力较差,PICC常常存在感染、渗血等情况。为提升置管效果,有效改善患儿病痛,临床亟需寻找一种优质、高效的护理方式。常规护理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方案过于简单,且未做系统性规划,对每例患儿实施同一护理方案,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且未对PICC并发症采取良好的预防措施,目前已无法满足白血病PICC患儿的需求。集束化护理是一种预见性的护理理念,结合临床经验对患儿在PICC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予以评估,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有利于增加对各类不良事件的识别,减少PICC并发症[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68%(P<0.05),表明白血病PICC患儿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PICC不良事件的发生。分析原因在于集束化护理以患儿为中心,为患儿提供更为全面细致的护理,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严格确保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可有效避免因护理人员自身消毒不彻底而导致的感染,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该护理模式通过定时检查患儿置管情况,并辅以热敷等手段,可有效缓解置管给患儿带来的疼痛。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表明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PIC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白血病患儿PICC感染、静脉炎、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志茹,王丽丽.集束化护理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9,6(1):248-249.
[2]王世凤.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CD].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9,4(7):123-124.
[3]贾兰玲.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7,25(3):191-194.
[4]王任姣,赵永兰.集束化护理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J].中国病案,2016,17(12):86-88.
[5]许歌,娄小平,程艺,等.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应用于PICC置管白血病化疗患儿导管维护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4):1073-1077.
[6]刘伟,刘威.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构成并护理对策效果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3,41(6):78-80.
[7]白昊,张俏,张鸿雁.集束化护理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221-222.
[8]李丽春.集束化护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中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5):52-54.
作者:房芳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