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办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办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办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民办本科院校明确了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在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探索适合民办院校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民办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

一、民办本科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定位

当前,国内高校呈现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一般可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三个层次。高校在定位自己培养人才的目标时,不仅要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还要与自己所属的层次相适应,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确立培养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培养基础理论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保险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这决定了高校培养的保险学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一般来说,民办高校培养的保险专业毕业生在理论素养方面比不过重点大学的学生,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不具有优势,这也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原因。因此,民办本科院校保险学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师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走出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和精英教育模式,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既要有理论基础,也要突出应用能力,即在掌握保险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提高综合设计型、研究探索型实验,通过参加社会活动和学科竞赛等综合实训项目,以及毕业实习与论文研究等实践环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民办本科院校保险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自1979年恢复保险业务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保险公司的数量逐渐增加,截至2018年2月,全国保险公司达179家,对保险专业人才需求大幅增加,但是保险专业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保险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产生供求结构不平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公司苦于不能招到合适的人才,因此民办本科院校保险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尤其必要。

(一)开展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保险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侧重对学生保险基础理论的培养,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诸如《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课程,如果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不仅晦涩难懂,而且长期如一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将生活中真实的保险案例带入课堂,采用案例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小组讨论方式等进行授课,可使学生耳目一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党的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下,高校教育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保险学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高校应在保险专业教学更新教育理念,倡导创新文化,变革教育模式,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三)开展实践教学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现在保险公司招聘人才主要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种方式,保险公司在招聘人才时往往会考虑机会成本,招聘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工作经验,保险公司培养人才所要花费的成本远远要大于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几年后,公司可能又要面临培养的人才流失的风险,这些都导致现在的保险公司在招聘时更倾向于社会招聘,怎样才能提高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竞争力,成为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应该开展实践教学,培养不仅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具有实操能力的保险专业人才,使毕业的大学生具有保险公司要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顺利和保险公司的人才需求对接,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民办本科院校保险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民办本科院校明确了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在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探索适合民办院校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而且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业界需要的保险专门人才。

(一)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保险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展示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课堂展示法体现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展示方式,如ppt,视频等,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一种是每节课由学生对保险热点问题进行展示,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教师对案例进行介绍,提出需解决的问题,然后由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由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整个流程下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还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法以案例教学为基础,设置模拟的情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最后由教师或者聘请业界专家进行点评的方式进行。这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各种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实行校企互派人员兼职模式

目前高校的专职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就业模式,缺乏行业相关工作经验,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没有切身的体验,教学中难免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所以高校应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教师到保险公司挂职锻炼,增强教师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感性认识,增加实践经验,实现保险理论和实务的充分融合。与此同时,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保险学课程,如《保险营销学》等课程,高校同样可以聘请业界销售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授课,以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如客户拜访、销售话术、维护客户关系等一一向学生介绍,这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保险实务的掌握,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的保险思维的影响,学生普遍对保险学专业存在排斥心理,也可以定期聘请业界专家或研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就行业政策法规、热点问题、学术前沿展开讨论,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创造性思维,消除学生对保险专业的疑虑,增加对保险专业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保险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校应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尤其在软件投入方面,要积极的和保险公司进行沟通,购买和保险公司模拟度高的保险软件,建立高仿真的校内保险实训基地,注意实践教学软件要及时更新与补充,这样学生在实训课上可以模拟保险公司业务流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保险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保险业界的大力支持,高校应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安排大一、大二保险专业的学生定期到保险公司进行参观,了解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增强学生对保险公司运营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安排大三、大四的学生到保险公司顶岗实习,增加他们的实习经验,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构建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积极与地方的保险机构合作,构建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和保险公司各自的优势。高校从保险公司对人才需求角度出发,与公司共同定制相关的课程,确定订单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保险公司需要的专门人才,提高保险毕业生的竞争力。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与保险公司的培训课程相区别,不能急功近利,要充分考虑行业需求,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在确定订单培养学生名单时,应坚持保险公司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选拔与淘汰机制,以每学期为单位考核学生,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方面鼓励没有选拔进来的学生继续努力,另一方面避免订单式培养的学生产生懈怠心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生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民办院校的就业率。

四、结语

较其他专业而言,保险学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在保险学教育中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才符合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丽.高等院校保险学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经济,2013(5):23-24.

[2]赵立娟.论案例教学在《保险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0(2):50-53.

[3]曹时军,刘冠华.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167-168.

[4]骆桂娣,钟麒人.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保险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43,45.

[5]李静.独立学院保险学教学方法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83-84,87.

[6]赵俊彦,王卫国等.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2).

[7]董岚.基于就业视角的高等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3,26(1):78-83.

[8]张倩.国际视角的应用型本科保险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时代金融,2016(11):270-271.

[9]刘树枫,杨馥.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保险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16,30(5):83-87.

作者:方睿 王晓珊 胡佳琪 单位:天津天狮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