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胜任力对保险学专业教学模式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职业胜任力与保险专业关系密切,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胜任力,才能视为学生全面具备学习这个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另外,职业胜任力也是学校教育阶段学生所需要锻炼并培养的一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立足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前提,构建起一个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保险学专业和职业胜任力的内涵
1.保险学专业
保险学专业的设置,实际是基于为保险行业输送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专业课类型,从课程设置目的的角度讲,保险专业的课程学习,意在让学生通过固定时间段的学校教育,一方面,学习和掌握专业化和系统性的保险专业理论知识[1]。另一方面,培养和形成保险专业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说,经过专业的学习,学生就可以从事与保险相关的经营与管理工作。常见就业方向包括保险公司、相关中介机构、监管机构及银行证券类行业。
2.职业胜任力
关于职业胜任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定义。首先,其认定职业胜任力为一个人对工作胜任的程度可与普通工作者体现出显著区别的能力,包括其具备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实际操作技能及可用数据信息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能够实现对胜任力优异的工作者与普通工作者进行区分的各类指标。从广义的普遍性概念的角度讲,胜任力主要是指包括个体岗位职业能力、行为能力和工作中的战略性思维能力。
二、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路径
要想构建起一个专注于锻炼学生职业胜任力的保险实践教学模式,就需要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为了给实践教学创造更多、更丰富的平台,教师应在构建起的教学模式中设置专项实践教学平台,从而突出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在具体的模式构建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1.在教学模式构建中体现出专业特征
追溯保险学的起源,可知其实际上是来源于经济学中金融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其学科性质中,必然能观察和体现出金融学的特征[2]。在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时,应在遵从这种学科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在具体的构建工作中,教师可以将保险学科和与之相关性较强的金融和经济类学科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通过具体的经济活动实例或金融往来案例与保险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进行结合讲解。顺应现代社会金融业和保险业联合发展和相互影响的模式与现状,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就适应和熟悉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模式和状态。另外,在培养职业胜任力的背景下,教师在对相关教学模式进行构建时,要注意专业课程中不同细节课程的变动和筛选,从社会就业需求的角度,使课程的设置更加凸显这一学科的特色,并且兼具实用性和先进性特征。
2.从课程本身出发加强建设,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学的背景下,必然会需要更多更加适合与保险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类型,因此,教师应首先对保险专业的实践课程类别进行整合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实践课程的宏观体系,并通过具体到每一个实践活动和方案的细节实践课程的研究,不断对课程设置的类别和具体的实践活动方案进行修订和优化[3]。对较为成熟的实践活动模型来讲,应从活动流程的严谨性和实践效果的评价两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从而提升其课程教学的层次。另外,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课程层次的课程内容,应争取进行特色专业的申报或专题教学项目的申报。这方面的操作,能给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一个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实现教学模式的构建围绕一个更加专业和系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在这种背景下,可以有效提高实践课程构建的价值,为高层次精品课程的推广和实用性的提升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只有在精品专业课程依托下构建起来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在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形成和培养中切实发挥效用。
3.通过参加竞赛活动,积累课堂教学经验
由于保险学科的专业性质和应用性要求,其教学模式中,开放式一直是此专业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目标下对其他学科的融合和借鉴,更包括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中,积极开拓教学模式的外延。其中,参与课程教学竞赛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途径。教师可以在校方和学院的支持下,积极参加此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比赛,从而在具有竞争性和对比性的环境中,及时发现校方在相关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更正。另外,在竞赛的背景下,许多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学校团队都会出现在竞赛活动中,教师和校方的专业团队,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优秀的教学方法为我所用,在本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际对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良和优化,并适当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一方面,为教师积累丰富而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带给学生更加先进和完备的实践课程体验。
4.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之所以将综合素质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主要是由于上文提到的保险专业的特征,其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且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也是实践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构建时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各种类型的理论知识,并能通过整合和转化,将其实现融合和变通。确保各种类别的信息能通过保险这一专业学科达到融通的目的,在成功完成融通后,将知识内容整合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外。从教学本身的角度说,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可以包括理论知识加强活动和实践能力加强活动。其中,理论知识加强活动可以采用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的形式进行。而具体到实践活动方面,则可通过举办以保险专业课程中的具体问题或案例研究为主题的情景演练活动,或鼓励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从个人人身保险、教育保险、婚嫁保险等已经购买的保险类型出发,分析其经济学原理和切实的意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保险专业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保险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5.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
教学模式的构建活动中,教师仍然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引导者,而基于保险专业的实际社会职业需求中,其接触到的实际工作内容具有变动性的特征。所以,基于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要求,教师需要先适应和接受保险专业的课程变动性质。并在教学工作的推进中逐渐转变教学理念,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保险专业的重要性。另外,除观念上的转变外,从实际教学工作的角度出发。教师要想构建出一个适宜学生需求并能达到培养其职业胜任力的教学模式,需要先将个人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进行提升。在具体的路径上,校方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团队定期参加专业的教学培训,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专业素质过硬且有一定挖掘潜力的教师利用转项经费拨款参加专业进修。具有专业性和高层次专业进修教育的补充,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层次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且在学习过程中能达成沟通和交流的教师团体和个人本身,就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对教师个人的职业规划发展也有一定的辅助提升作用。
6.通过实训课程力度的加强,专项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上述的几点路径,分别从教师、学生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三个角度论述了构建保险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除此之外,建立专项的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的一个最有力的途径。也就是说,为学生创建和寻找参与到具体企业和公司中进行实习的机会。在具体实习工作中,学生能更加显著地体会到实践教学课程对理论学习层次提升的意义,同时,也能切身感受到保险专业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和业务开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实习过程中,校方应注意成立专项的实训课程跟进教师团队,对学生参加实习时的整体状况进行把握[4]。同时,还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定期邀请对口实训基地企业的专业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反馈,及时达成校方与实训基地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参加实训后所取得的真实效果,并从职业胜任力的角度,在实习工作接近尾声时,对学生的职业胜任力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评判学生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
三、结语
对于本文研究的保险专业来说,由于其本身涉及专业的复杂性和课程体系的实践性要求,职业胜任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此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力培养的一个重点要求。要想构建起一个符合课程能力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和校方全方位调动起教学模式构建中的可用资源,从教师自身、学生学习需求及职业胜任力三个角度入手,寻找到构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树枫,杨馥.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保险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30(5).
[2]朱佳.浅析保险课程教学改革——以西藏大学财经学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5).
[3]黄新爱.高职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育教学模式探讨——评《保险学概论(第3版)》[J].高教探索,2017(6).
[4]周丽.基于现代经济及职业发展的《保险学》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10).
作者:俞彤 单位: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