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独立学院保险学教学模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独立学院保险学教学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独立学院保险学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独立学院保险学课程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内容落后、实验教学软硬件欠缺、大学生保险学知识缺乏等问题。独立学院应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实现多媒体基础上的多教材融合,加强在保险学仿真模拟软件教学应用,提高大学生保险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最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保险学;教学模式

一、独立学院保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独立学院更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多数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从事理论研究和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远低于传统本科院校。这也决定了相对于传统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学生应具备更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而目前独立学院的保险学课程仍多以理论基础为主,缺乏真正的校外企业的实践经历,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多数高校只有大四学生才有机会到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实习,且学生在这些金融机构的实习实践多以参观、走访等形式为主,实践时间较短,只能让学生大致了解金融机构的工作环境,无法真正发挥参与核心实践活动的作用。

(二)教材内容落后于市场需求

中国保险市场起步晚,但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保险市场之一。目前我国高校保险学教材严重滞后,内容同质化、案例陈旧、缺乏创新,无法满足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的需要。传统教材内容在理论论述方面篇幅较多,而与市场需求相关的实践内容相对较少。

(三)实验教学软硬件欠缺

为了适应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趋势,很多独立院校纷纷为金融类专业开设实验类课程,如热门的商业银行模拟经营、证券模拟交易、跨境电商实务、结算实务等,在实验室建设和课程软件的使用与升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相较于政府财政支持的传统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在保险学实验教学软硬件方面仍有较大缺口。

(四)大学生保险学知识缺乏

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以往发展过程中保险经营不够规范,使保险公司在民众心目中形象不太好。因此,一些最初接触保险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信心不足,害怕接触保险营销,导致其学习的热情低下。2018年10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摘编版,国家也开始重视普惠金融教育,初中课本上有了《保险伴您一生》,但很多当下大学生却对保险知识一无所知。

二、独立学院保险学教学模式探索

(一)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型”实践是一种联合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可使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和信息有效整合共享,达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独立学院一般有企业背景的支持,具有校企合作方面天然的优势,所以更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形成产学研用的良性循环。为了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应增加每学期社会实践学分,并鼓励在校学生考保险业相关证书。教师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实践业务操作水平,成为“双师型”保险学教师,才能更好引导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和思维能力。“校企合作型”实践要求我们积极组织学生进入保险公司去了解经营过程,接受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参与实际工作任务;另一方面需要与保险公司协商签署各种形式的合作协议,例如邀请保险公司的高级雇员进入校园开讲座。独立院校作为企业的理论研究基地、员工培训基地,企业也应成为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优秀人才的实习对口单位,给学生真实的实践机会和市场的磨炼。学校课程性任务和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学生的保险综合能力才能真正获得提升。

(二)多媒体基础上的多教材融合

通过多媒体手段,教师自主制定教学课件,课件内容设计应采用渐进式呈现,以理论基础、险种认知、展业、投保、核保、理赔和客户服务这些保险操作流程作为阐述思路。课程力求达到理论性、实践性与实用性于一体,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保险服务理念,掌握实际社会中保险工作流程的具体内容,形成保险产品方案设计能力和客户服务管理能力、业务核保能力、事故理赔能力、售后服务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为满足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课件匹配还应有一系列完整的教学资源,如案例、视频、课后练习题等。资源丰富而全面,形式灵活新颖,可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辅助。可鼓励校内教师根据近年来保险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动向,立足于新形势、新法规、新问题、新数据,尽可能吸收现阶段保险研究的最新成果,再结合独立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编写理论与实践并重、难易适中的应用型保险学教学方案。

(三)加强保险学仿真模拟软件教学应用

保险学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包含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保费精算、展业、经纪业务、承保业务、理赔业务、保全业务、实训任务等功能模块,并根据保险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等还可进行赔付计算,这些都与保险业务密切相关。要在计算机上用仿真软件模拟现实,根据真实保险公司业务操作流程设计,建立集教学、实训、考核为一体的综合性考核平台。系统可对全部保险业务操作进行考核、训练,提供一个熟悉保险业务实务操作、考核实务掌握情况的平台。系统内置覆盖一般业务的例题,同时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添加试题以满足不同的考核实训需求。“计算机+保险业务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对理论教学的调节和补充,实训内容包括保费计算、保险展业、经纪业务、承保业务、理赔业务、保全业务、实训任务等功能模块,并采用实训任务的方式进行实训测评,以期达到身临其境的模拟实训效果,确保学生掌握保险实务基本业务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四)提高大学生保险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

保险学课程教学除了重视原理知识的传授外,更要加深学生对保险学的认识。保险作为经济补偿和社会产品再分配的手段,在改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国民经济等现代生活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基于保险学原理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保险业的信心,可从保险理念、保险偿付和监管、理赔等角度进行多角度分析,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对保险的认知水平。应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与保险理念,结合最新的实际案例分析,以问题式引导学生向主动学习转变,合理分析保险业的热点话题。理论授课时还可以结合教材运用相关的金融教育信息平台,来解决保险学教材落后于实践的问题,比如“典阅金融学院”在线进行视频学习最新时事和分析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研讨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结语

在保险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应努力探索适合保险市场发展的多媒体理论授课、软件平台实训课程与校企合作下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三维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勇,杨巧.新形势下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对外经贸,2016(3):147-148.

[2]卢雯君.独立学院在校企合作下如何提高保险学教学质量[J].山西农经,2016(11):141.

[3]任旭.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学教学改革探析[J].时代经贸,2018(1):101-102.

作者:於积琼 李智虎 单位:马鞍山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