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石,“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而农保险是政府支农惠农的重要手段之一,农业保险可以帮助农户有效地规避农业风险,对于贵州省的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都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为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其保障功能,提出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调高财政补贴力度和积极开发新险种的建议,让农业保险可以促进贵州省乡村振兴的发展。2017年,乡村振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会议上还提出要让农也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8年的中央一号中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摆脱贫困是前提。我国已于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精准扶贫是指根据各地区的不同和各地农民贫困程度不同,科学地运用有效的流程对于需要扶贫的对象进行进准的识别、帮扶和管理的方式。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5年贵州省有623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9%,贫困发生率18%。至2018年贫困人口数下降到155万人。农业保险作为现行条件下最行之有效的支农惠农手段,可以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本身具有弱质性,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病虫害、干旱、洪涝对于农业都有着致命的打击,致使减产升值绝收。除此之外,市场风险也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谷贱伤农”,农民经常会面临因灾返贫的困境。农业保险的开展可以化解农业生产中的农业风险,弥补农户的经济损失,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于促进农民脱贫有真重要的作用。自2007年贵州省农业保险转变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迅速发展,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由2007年的7054万元上升到2018年的118798万元,赔付额由2007年的187万元上升到2018年的61617万元,并开展了包括气象指数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11个农业保险险种。贵州省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给予给高的重视。201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大力发展适合“三农”的商业人身和财产保险。为贯彻落实的战略部署及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贵州省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出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积极探索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并及积极推进“银政保”等合作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农业保险对于脱贫攻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业保险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贵州省保险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1.1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2007年农业保险由商业模式转变为政策性农业保险,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较为迅速。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推进,自2016年建设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区以来,贵州省打造了多个保险助贫示范点。2019年1-11月,贵州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3.22亿元,同比增长14.28%,保障644万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725亿元,同比增长12.47%,支付赔款7亿元,保险简单赔付率53%。2007-2018年贵州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及赔款支出如表1所示。如表1所示,贵州省农业保险自十一五以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6年建立保险示范区以来,保费收入及赔款支出增长速度较快,由此可见,建立保险示范区以来,贵州省农业保险迎来迅猛发展期。

1.2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农户投保意识不强贵州省农户的投保意识不强,造成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贵州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2018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9716.10元,而同时期全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4617.03元。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全国水平。可配收入不足,造成农户对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第二,贵州省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农户对于农业风险认识不足,对于农业保险缺乏了解,导致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

1.2.2承保机构积极性较低贵州省农业保险承保机构较少,2017年全省共有六家承保机构,分别为人保、太保、平安、国泰财险、锦泰、国元,其中国元为专业的农险公司,其中人保的保费收入为38056万元,约占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45.87%。因此,贵州省农业保险主要由人保承办。基于保险机构的盈利性,保险机构对于农业保险的经营积极性不高。

1.2.3财政补贴力度不足贵州省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各险种基本都在80%左右,其中包括中央补贴和地方补贴。由于贵州省本身财政不富裕,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就存在不足的情形,而且层层补贴模式导致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有事不能及时到位,这就影响了承保机构对于经营农业保险的稳定性,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

2.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2.1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宣传农业保险的相关政策和知识,鼓励和引导农户自愿参保。保险公司也应配合政府,积极与政府通力合作,大力宣传农业保险相关知识。通过对于农业保险在多种渠道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农民对贵州省农业保险相关工作以及内容的知晓度,增强农户的农业风险防范意识和参保意识,引导农户积极主动参保。

2.2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应该结合贵州省财政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于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可以重点加大对于特色险种及特色农产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可以对于农报显示是一定的税收减免,降低其经营的资金风险,提高其利润,从而稳定保险公司的经营,提高其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2.3加快新险种的开发

在开发新险种时,一方面,保险公司应深入调查研究贵州省基层的实际情况,立足于贵州省的资源优势及特色,努力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保险形式,在开展产量保险形式的情形下,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保险形式,例如积极探索气象指数保险,“保险+期货”模式。

作者:郜羽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在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