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设置,是为大众提供可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人民发声的荧屏代表,尤其进入全媒体时代,更是对播音主持人这一群体提出了全新要求:要能准确把握社会动态,利用敏感意识捕捉热点事件;紧跟时代潮流,熟练掌握全媒体运行规则;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夯实业务根基。但现行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却愈发暴露出诸多问题:师资结构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过于狭窄,学生实践缺乏,教学模式陈旧,教学生态动力不足。为更好地适应全媒体发展潮流,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应走好改革之路:优化师资结构,尊重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学,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出真正顺应时代潮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全媒体;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优化师资;学生主体

随着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兴媒介越来越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首要选择。使用媒介的转变也让大众一改之前对传统媒体的认知,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高校提供的播音主持人员远无法胜任实际全媒体的发展需要,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对播音主持专业加紧改革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对高校来说,要为学生积极搭建全媒体实践平台,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个性化表达,紧随科技发展潮流,培养出更符合全媒体发展需要的播音主持人才。

一、全媒体环境下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迅速发展使得传媒行业不论是创作理念还是创作手法都颠覆传统认知,全媒体趋势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需把握机遇,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运用全媒体知识武装自己,应对新的挑战。

(一)迅速捕捉热点事件,保持新闻敏感度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整个社会裹挟在信息的海洋中,社会大众深受“无处不媒体、无处不信息”潮流的影响,每时每刻都在面对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的繁杂信息,尤其作为播音主持行业的从业者,更是需要用敏锐的眼睛和敏感的甄别能力,做好信息筛选与过滤,准确向大众传达新闻主旨。全媒体环境下,全媒体媒介应该成为播音主持人了解信息的一把利剑,运用镜头经验从繁多的信息中选择现行社会中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让民众透过主持人的口述可以清晰了解社会进程中的大事小情。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度,以敏锐的洞察力攫取可能的新闻线索,从中分析、追溯,最后还原事件的整个经过。在这一过程中,播音主持人的角色上升为一个综合体,树立起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舆情向正确方向发展。

(二)熟悉全媒体运营规则,强化职业操守

全媒体媒介得以迅速普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动终端、网站终端的使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介逐步让位于微博、微信、客户端构成的“两微一端”新型媒介,新媒介的自发性使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社会的“发音者”,可以自由表达所感所想,但同时,这种自发性因超出限度的滥用给国家、社会、大众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行业从业者的肩上应更多具备一份责任担当与职业操守,做好信息的把关人,自觉规避线上媒介出现的黄色、赌博等影响社会和谐的负面信息,把弘扬社会正能量、歌颂正义作为职业准则,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多向大众展现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播音主持人只有准确知悉新媒体运营规则,掌握其运营规律,扬长避短,才能做好新媒介语境下大众的发言人。

(三)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全媒体发展到今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社会效应早已受限,微博、微信、客户端这些移动终端越来越发挥出其价值。播音主持人应紧跟时代步伐,时刻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与业务知识:首先,应积极学习直播互动、视频剪辑、数字传输、数字编码等新媒体相关技能,可以正确使用新型媒介,强化播音主持人对硬件设施的把控能力;其次,“两微一端”的无间断使用使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加入互动直播行列,从荧屏走向大众,与观众实时分享生活细事,这种互动直播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观众会随时抛出问题或疑问,亦或是一些尖锐敏感话题,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具备较高的临场应变能力与遇急处理能力,在万众瞩目中巧妙化解尴尬、处理难题,维护好屏幕形象;最后,播音主持人是否受观众爱戴,在于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业务素养。主持人是节目组展现于外界的第一个窗口,一个举止合宜、礼仪适度、谈吐优雅、品行兼优的主持人一定经过长久的岁月沉淀具备了过硬的专业技能,不仅了解本节目的相关背景知识,还通晓本行业、其他学科、其他行业的相关知识。所以播音主持人应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涉猎多门科学知识,以素养取胜。

二、当前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不在少数,但在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方面却存在严重的脱轨现象。尤其进入全媒体时代,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频繁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应引起高度注意。

(一)师资力量不足,创新输入滞后

传媒行业与其他行业存在的一个本质区别是更新换代的时速性大,包括观念更新、创意更新、设备更新、技术更新,而这些所有都来源于人才更新。尤其在全媒体语境下,只有不断实现人才的锐意进取,使这一部分人首先把握好风向、找准动态,才能及时调整思路、采取措施。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过程中,这种人才主要集中在从事播音主持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这部分群体作为知识的持有者向一批又一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知识教授。但同时应该看到,这些教师中有的是从汉语言文学、文艺学、新闻学等相近专业调配而来,有的长期只从事教学工作而缺乏必要的实操配合,更有的曾就职于电视台仍在用传统传媒思想评论现代事件。这种师资结构设置缺乏生机、缺少创新、丧失活力,不仅自身的知识体系没有得到更新,对新媒体思维更是无法企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社会脱节,严重影响全媒体思维在播音主持专业的传播。

(二)培养目标狭窄,教学实践匮乏

当前我国有些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名称设置为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方向),其培养目标仍然以广播、电视这两个传统媒体为基础,向广播电视输送适合播报的优秀人才。全媒体语境下这一培养目标略显狭窄,过去只会一板一眼播报传统广播与新闻的主持人已不能适应当下多元化的受众需求,观众更想利用多种渠道看到更丰富、更立体、更多面的荧幕主持人,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敢于突破先前单一的固定形象,从多维度锻炼自身能力、提升自身技能。衡量一个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业务能力的高低,很关键的一方面是看其是否具有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即是否敢说、会说,这需要足量的练习次数作为基础铺垫。但在我国高校的实际教学中,缺乏实践机会是常有之事。有的高校因缺乏资金无法设立演播室、录影棚,有的拥有相关实践场所但因缺乏实践指导教师,导致设备利用率不高,使实践流于形式,还有的高校只注重校内教学,没有充分利用当地媒体,使学生缺少就地实习的机会,无法得到真正的“上镜”锻炼。总之,教学实践的缺乏,降低了播音主持学生的质量,进入全媒体时代难以实现突围。

(三)教学模式老套,缺乏创新机制

播音主持专业在很多高校是新兴专业,在开办时不可避免会以其他高校作为参照模板,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流程、教学手段等。但就现行国内高校教学模式来说,全班同学集体上大课仍为主流形式,统一由一位教师进行课程讲授。这种做法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接收知识要点,但却无法照顾到某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疑问是否得到解答、是否每个人都得到现场实践的机会,这些都成为大课教学过程中暴露的弊端。此外,进入全媒体时代要求播音主持人能精通各方面的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将课本知识一遍又一遍“老生重弹”,学生的求新积极性受挫,教师作为学生心灵开启者的作用被削弱,学生的知识感受仍限于传统书本知识,对于外界的新鲜信息缺乏必要的捕捉意识与认知心理,课堂教学无法紧跟日新月异的社会潮流,可想而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拘泥于课本,无法应对全媒体时代下的多元挑战,也无法满足新媒介对于播音主持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三、全媒体视域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创新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优化师资结构,多引入年轻教师

全媒体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应是多元发展的代表,作为学生思想的启蒙者、专业知识的传递者,除了夯实基础业务、牢固基本技能以外,更要具备敢于创新的意识,能找准时代脉搏,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完善自身。全媒体催生信息高速发展,每天数以万计的新鲜信息扑面而来,高校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应善于利用各种新兴媒介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对于高校来说,应从源头提升教学质量,注重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年事较高、教龄丰富的教师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工作,但处在教学一线要讲究求新求变,最好应是有想法、有冲劲的年轻教师,可以是专门从事播音主持行业的工作者,也可以是新媒体行业的从业者,这部分群体最能及时了解主持一线、传媒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突出学生主体,增加实践机会

传统的播音主持课堂以大课为主,教师一味讲,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个性与特殊才能不能得到施展,以致培养出的人才千篇一律,很少有个性化表达。全媒体氛围下,强调追求多样、张扬个性、表达自我,所以今后的播音主持教学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功能不再单纯局限于传输知识,要做学生的合作者、建议者,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堂创作,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多于批评、建议多于否定,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越来越开阔。作为实践先行的行业门类,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设置应注重突出实际练习的重要性,完善硬件设施基础建设,建立模拟演播厅、录音房、配音室等,做好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工作。保证无线网络的畅通使用,实现全网覆盖,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获取信息,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网络直播,体验“上镜”,增加实践经验。多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做采访、演讲、表演等练习,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三)搭建全媒体平台,改善教学模式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向社会,步入传媒行业,面向大众进行语音播报,所以仅局限在校内实践能力无法实现质的提升,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帮助学生构建起全媒体实践体系,延伸实践空间,扩大实践平台,弥补校内练习的不足。首先,高校应积极与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社沟通协调,给学生提供可以去这些媒介机构实习的机会,与之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确保实现供应循环;其次,积极寻求与当地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文艺团体等合作,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外文娱活动,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运用自身所学,开阔眼界,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拓展校外实践空间,形成学校、媒体、社会三重合力运行机制,让播音主持专业学子灵活应对不同的“上镜”情境,在真实体验中形成丰富的经验。全媒体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不应再是传统教材、传统教法、传统实践,而是要将目光抛向高校围墙外,用全新的方式方法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全媒体不仅是媒介运行方式,更是当下社会环境中思考问题的一种新型思维方式。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应首先运用全媒体思维转变教学思路,积极重构顺应全媒体时代潮流的软文化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为广大学子搭建起全媒体应用平台,从多方面探索新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李雪.全媒体视域下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新闻知识,2014(07):87-88.

2.李煜.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及发展策略[J].新闻前哨,2018(02):7-8.

作者:刘宜林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