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部门关于艺术类教学的改革,艺术类人才选拔越来越受到重视。播音主持专业作为艺术类,近年来颇受广大考生的青睐。但现行招生面试却存在“一元化”倾向,不利于“专业性”人才选拔,影响高校人才资源流动。为此,本文重点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高考面试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播音主持;高考;面试
自2014年实施艺术院类招生改革外,不仅艺术类考生的文化分数线逐渐上升,而且面试要求也不断提高,其目的在于为高校选拔优质的专业型人才,促进高素质人才流动。播音主持专业是艺术类的一种,是一门讲究说话技巧的专业,要求考生不光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还要拥有稳定的语言基础和高质量的个人风格与修养,能够在主持过程中随机应变,从“传声筒”作为思想的表达者和快乐的传递者。在这一要求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它对播音主持专业选拔和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保证向社会输送优秀播音人才的重要通道。
一、现阶段播音主持专业面试现状
从全国整体形势来看,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管理和理念已经出现危机。随着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播音主持专业成为当代青年的青睐,人们倾向播音主持职业的风光、高收入和高认知度,但这是对播音主持一种不成熟的认知,影响专业的价值取向和认知取向。在此种认知下,办学热情和规模“高烧不退”,但低质量的教学管理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对人才的选择。针对这一情况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最初的高考面试把关,按当前招生政策来看,招生方为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完成,但独立形势下,全国播音主持专业面试形式大致相同,虽然个别院校进行了改革,本质上却大同小异,在面试上呈现出“一元化”倾向,此种大统一、一刀切模式与播音主持专业的“多元异质”特征不符,不利于优质人才的选拔。
二、播音主持专业对人才的智能要求
众所周知,播音主持是一种和语言息息相关的专业,对人才智力的要求包括言语智力、逻辑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等,其中言语智力又可以分为语言理解、即兴组织和体验能力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幽默能力、声音表现力、社会人文素养和思维分析能力等。这些都是高考面试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根据其多元异质性,在面试设计上也要遵循多元异质性。从就业需求上来看,在播音主持队伍中,异质性人才往往比较受欢迎,有鲜明的个人优势,能够达到社会需求,与观众产生精神互动。因此,该专业的面试设计选拔有个性的、智能优势的、崇高职业素养的考生,选拔优秀人才。
三、播音主持专业面试设计的新思路
(一)面试招生类别多元化结合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在面试种类上可以进行多元化设置,像播报类、泛综艺主持类、泛新闻主持类等。其中播报类招生要考核学生文稿播送能力,特别突出考生的声音表现力;泛综艺主持类要考核学生的主持能力与才艺水平,主要就业方向为娱乐性综艺主持;泛新闻主持类考察学生新闻评述能力、话题阐述能力等,要求考生有很强的批判新思维。
(二)注重面试评分的分类面试评分有利于选拔具有突出专业潜能的人才,播报类、主持类考生不会受各自能力要求影响。还有利于重塑专业形象,在大众认知中,播音主持类专业往往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的选择,或形象、声音比较好的学生的选择,对于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或许不会考虑这一专业。此种认知从一开始就减少了人才资源的基数,不利于改善考生生源质量和结构。通过面试评分分类,为各个院校提高招生的针对性,不必盲目招收所有类别有潜质的学生,可以使人才优势结构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提高人才选拔的精准度。
(三)考核考生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学生素质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提升全民素质的主要途径。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在将来就业中是面向大众,面向社会,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外,还要拥有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能够“以身作则”,为大众价值取向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播音专业的形象。因此,在播音主持专高考面试中,监考员要观察考生的综合素养,选拔具有优良品质的播音主持人才,为促进播音主持专业可持续发展点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播音主持专业的面试现状以及对人才的智能要求,明确了高考面试改革要向“多元异质”方向靠近,消除“一刀切”、“大统一”的面试特点。从面试招生类别多元化、注重面试评分的分类、考核考生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三方面阐述了具体实施过程。当然对招收的学生也要分类培养,体现面试改革的优势,避免使其沦为空谈,不能真正促进播音主持“专业性”人才输出。
参考文献:
[1]石绍军.关于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科定位思考[J].戏剧之家,2017(10):188-189.
[2]张国光.从多元智能理论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招生面试设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12):128-132.
[3]江胜清,龚小雨.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透视[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4(05):51-55.
作者:董虹滟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