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时期播音主持的教育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时期播音主持的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时期播音主持的教育思考

摘要:电视广播媒体是一种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承载着传播资讯,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能。新媒体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拓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育;电视广播

社会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播音主持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播音主持已由最初的播音员、主持人演变为主导节目的主播角色,播音主持行业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新媒体时代,主持人应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具备较强的现场采访、编辑、主持能力,还要懂得节目的策划、编辑、制作等。所以说,新时期的播音主持人已经超越原有意义上的角色定位,演变为一个集策划、制作、主持、播音等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只有全程参与了节目的制作过程,才能将自己的独特个性元素渗透于节目中,打造出一个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电视节目,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走向成功的电视人。基于当前播音主持应具有的各项综合技能,笔者认为,只有从专业基础教育入手,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技能的应用型播音主持人才。

1完善学校基础建设,创造优良的专业教育大环境

基于目前各大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大力扩招、低质办学的现状,相关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应发挥自身审验权力,严格审查办学资质,科学、完善评估学校办学质量,对违规办学、资质不足的院校坚决取缔,以强有力的执行来使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有一定的秩序,形成良好的办学风气,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当然,院校也应重视自身建设,从基础专业教育抓起,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和校风建设,举办国内外专业教育交流活动,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专业人才来校任教、讲学,以拓宽校内教师的视野,拓展教学思维,提升教学格局,有效汲取行业先进教学理念,打造现代、高效的专业教育模式。

2改革专业教育,拓展专业发展渠道

目前,国内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深造困难(相关专业硕、博点资源有限)的现状。对此,应大力推动行业改革,为播音主持教育创造合理的培养途径,找准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市场需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发展竞争力,使学生的就业选择面更宽,自主选择性更强。例如,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不局限于本专业就业范围,还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者,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这也是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队伍的有效补充,促进播音主持专业师资不足的状况得到改善。具体教学实践中,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强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重视播音主持专业素质训练,严格要求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发音标准、播音技巧、主持功力、配音技能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播音知识体系,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另外,在专业教学中,不要局限于专业知识,应有勇气打破专业的束缚,注重电视采访、节目制作、节目编辑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训的操作中,了解电视节目的采、编、播过程,对电视节目的整个制作流程有深刻的了解,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播音主持功力,提高对电视节目的掌控能力,为观众呈现优秀的电视节目。

3开发多元课程,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都是具有独特的、鲜明特性的个体。每个学生的风格迥异,个性十足,这就要求教学应具多元性、层次性,以满足不同个体的教育需求,针对性地开拓课程,研发教学内容,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另外,还要结合专业本身的特色需求,使主持节目特色鲜明,突出节目主题。需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综合素养的培养,将专业学科与跨界学科有效整合,实现学科间的互通互融,拓展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培养节目创作、策划与主持能力。还应结合学校提供的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互助学习,增加学生的见识,实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专业知识学习,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提升主持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4结语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环境条件不断更新,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必须从满足社会需要出发,深度挖掘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坚定专业教育改革的步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为新时期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注入活力,提升专业教育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扬.播音语言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显.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发展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4(5).

作者:张莹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