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文化与包装设计教学有效融合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文化与包装设计教学有效融合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茶文化与包装设计教学有效融合浅谈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不少包装设计中也体现着茶文化的理念,因此把茶文化应用于包装设计教学中,是很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茶文化的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和谐之美,能够对提高学生设计时的审美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茶文化的相关概述出发,进而讨论茶文化影响下的包装设计,最后提出如何把茶文化与包装设计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提高设计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茶文化;包装设计;教学方式

1茶文化的相关概述

1.1茶文化的内涵

茶叶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自古以来茶叶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茶文化。其中既包括了种茶、采茶、制茶的制茶文化,也包括了人们泡茶、饮茶、品茶的茶道文化,还有茶学、茶画、茶艺、茶食等等,茶文化涵盖了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中国社会、经济、民俗的方方面面,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从古至今,茶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喝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而是充满美学意境,修身之道的“品茶”,除了看重泡茶的技法之外,还注重品茶人的心境平和、环境氛围的渲染等。不管是茶叶、茶器还是煮茶、品茶的意境,都处处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对品茶者而言,茶道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从思想上对自己品行、精神的自省和修炼,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禅机都孕育在品茶的过程之中。而人们常说的以茶会友、以茶言志,都是这种茶文化的体现,中国的茶文化涉及到宗教、礼仪、哲学、艺术等多个学科,并且与民间文化融合形成了茶歌、茶画、茶宝等艺术作品,从物质媒介升华到精神层面,形成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独特的茶文化巧妙结合了物质和精神,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和充实。

1.2茶文化的审美特点

茶文化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要把茶文化与包装设计教学融合起来,首先要学会欣赏茶文化的美学特点。根据茶文化的文化特性和精神内涵,其美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自然之美。茶叶是自然的产物,且生长于气候潮湿的深山老林中,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自带一种仙风道骨的属性,鲜茶叶的特点有“绿,芽,卷,舒”,其色泽和形态为茶赋予了自然审美意趣。另一方面,茶文化中的自然之美还体现在文人墨客们创作山水诗词时对茶树茶林的赞美与喜爱,现在有不少人都喜欢去山里体验采茶生活,正是为了去感受茶文化的自然之美。第二,朴素之美。体现在包装上,茶叶包装的设计没有什么繁杂的绘画,大红大紫的色调,以及彰显个性的器具。同时,品茶的茶室通常采用古朴的木质桌椅,清雅的书法字画作为装饰,而茶艺表演者的穿着也是淡雅素简,茶室的背景音乐也轻柔动听。因此,不管是茶叶包装,茶室装修,还是饮茶人的穿着,茶桌设计,处处都蕴藏着清雅朴素之美。第三,和谐之美。“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茶文化自然也处处体现这一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在招待客人时都会给客人沏一壶好茶,以茶会友,以和为贵,讲究茶文化的“和”精神。茶文化的和谐之美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饮茶人在山水之中品茶,禅修,达到内心与自然的融合,茶汤之中也蕴含了自然的意趣。因此,茶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处处体现着和谐之美。

2茶文化影响下的包装设计

2.1包装设计的功能

包装是伴随着市场的形成,商品流通而产生的事物,在以物易物的时代,是不存在包装的概念的。包装的目的从最初的便于储存和运输,发展到后来作为销售的推手,一个好的包装能够大大提高商品的销售量,而不合适的包装也会对商品销售产生消极影响。包装设计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的三个需求,即物理需求,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所谓物理需求就是满足对物品的收纳和保护作用,避免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同时也节约运输和存储的空间。而生理需求是指要满足使用人的生理结构,符合人体工学,让人使用方便和安全,比如饮料瓶盖与瓶身的设计等。精神需求是指在满足基本的收纳功能之后,还要满足消费者对美的精神追求,用具有设计感的包装让人感到心情愉悦或视觉冲击,增加购买的欲望。

2.2茶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茶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包装的文字,图形,色彩以及造型上,以下进行分别阐述:第一,茶文化文字的应用。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许多包装上面都会采用茶诗词,茶故事,茶的书法作品等,进行艺术加工和排版后,作为包装的主要视觉元素,能够吸引到消费者的目光,体现其高雅的审美意趣。第二,茶文化图形的应用。在包装设计中,茶画的应用也随处可见,简单的几笔图形描绘了常见的种茶,茶艺,茶俗等茶文化图形,呈现出茶道的自然和谐之美,通过现代技术还可以用图像摄影等方式更直观地表现出来,注入新的内涵特色,也让包装设计呈现出茶文化和意境美。第三,茶文化色彩的应用。色彩是能够带给人直观视觉刺激的要素,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认知,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与审美。在包装中,通过运用得当的色彩可以让人产生购买的欲望。比如在茶叶包装中,通常以绿色为主要色彩,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以棕色为主的包装,则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以红色为主的包装,象征着过节的热闹和喜庆,适合送礼;而以白色为主要色彩的包装,给人眼前一亮,素雅简朴的感觉。不同色彩的运用能够让人产生不同的主观联想,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在包装设计时要注意色彩与意境的相得益彰。第四,茶文化造型的应用。造型也是展示茶文化的手段之一,优秀的包装设计往往从茶文化中的茶艺,民俗,茶具中寻找设计灵感,结合民间素材与故事进行加工和包装。赋予其器物的灵动性,故事的生动性,造型的文化性,让人直观地从包装设计中感悟到茶文化的魅力。

3基于茶文化的包装设计教学

3.1引导学生在设计时注重包装的基本需求

包装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促进商品销售,提高公司利润,因此要充分满足包装设计的基本需求,才能够做好包装设计。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以此作为包装设计的切入点。消费者是影响包装设计的主要因素,如果消费者认可这款产品的包装,那么就会为这款产品带来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包装设计中只有做到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符合消费者的痛点需求,才能够让消费者在众多产品中选择某款产品。其次,要符合商品本身的特点合理设计。在设计商品包装时,要根据商品的特点和调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让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从包装中快速了解到商品的特色,并产生购买的欲望。最后,要将茶文化内涵渗透到包装设计中。在多元文化互相碰撞的时代,消费者选择产品时往往会选择那些能够体现出文化设计的商品,以此彰显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趣和高尚情操,将茶文化渗透到商品包装设计中,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认可度,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3.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入茶文化

在运用茶文化进行包装设计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对茶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学生产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兴趣。可以运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或者是网络在线课堂为学生普及茶文化的基础知识,了解绿茶,白茶,红茶等茶的品类,了解茶道,茶艺,制茶,采茶的基本流程,再结合不同品类茶的包装,让学生比较其中的差异,分析其包装是如何在色彩,图像,造型等方面体现出茶文化的,并指出茶文化的差异性设计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时间观看茶艺表演,制茶工艺,茶室禅修等视频,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激发对茶文化浓厚的兴趣,为后期的包装设计学习打下基础。

3.3引导学生对茶文化包装设计进行赏析

在学生对茶文化有一个基本了解后,基于包装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为学生安排几节关于茶文化包装设计的赏析课,意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设计思维,并在赏析的案例中结合包装设计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加深对包装设计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茶文化包装设计进行赏析:第一,茶文化包装的设计观。设计观对设计的实施有决定性作用,为了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需要让学生对当下流行的设计理念进行了解,比如随着环保的要求而产生的“有限资源论”,主张“为环境而设计”,这些先进设计理念体现了包装设计中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减少了垃圾处理的压力。环保设计理念主张在包装设计中均采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环保材料,用安全无毒的印刷工艺,在包装上体现简约,质朴,避免过度包装。在课堂上要展示体现设计观的实例,加深学生对茶文化包装的设计观的理解。第二,赏析茶文化包装的设计风格。包装设计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是取决于消费者的层次和需求,商品的特点属性等要素。同时由于商品的产地不同,还可以增加其地域文化属性,结合茶文化的特点,在包装设计中尽显品牌特色,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商品自身的特色,如何呈现出包装设计的个人风格也是每位设计师需要认真研究的内容。比如在茶包设计中,其针对年轻的消费群体,在设计上都比较注重趣味性,在茶包的外形和结构上予以创新。有的将茶包设计成鱼的形状,在泡茶时就像一条小鱼在茶杯中游动,产生观赏性;有的则在茶包的尾部印上干花,在品茶的同时还能欣赏干花的美,有的还结合电影人物或者明星,设计周边产品,创造粉丝经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对这些包装设计进行分类赏析,能够为学生的包装设计理念学习给以更加直观的认识。

3.4指导学生自行完成包装设计实践

在完成以上内容的讲解之后,就要让学生自行根据给定的主题设计一款商品的包装。教师要对学生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主要包括创意构思指导,设计与制作指导,打印与展示指导等,通过让学生自行完成具体的包装设计,能够使学生对茶文化与包装设计的融合有一个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首先,在创意构思阶段要注重适当引导学生。任何设计产品的实现都需要经历创意构思的阶段,这一时期是包装创意设计和概念产生的起点。在进行创意构思时,需要针对消费者需求,产品特性,竞争对手的包装设计方案等综合考虑。而在这个阶段,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思维发散和创造力的引导。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重点在于摆脱逻辑思维和线性思维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能够提出不同的看法,从多角度考虑事物的可能性。这不同于逻辑思维中对事物进行推理而产生的想法,而是从不同的角度独自产生出来的想法,体现出创意的多选择性,丰富性和创新性。在这种思考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打破创意方面的惯性思维束缚,从而提高设计的创新力和吸引度。在创意初始阶段完成之后,进入到对创意的深化改进阶段,要引导学生结合课题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对创意的选择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创新和实践相结合。比如在结合茶文化设计包装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使用习惯等,还要结合考虑如何体现茶文化的吸引力。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让创意思维迸发、相互碰撞,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否定或者是深化改进。其次,在设计与制作阶段指导学生。在创意构思阶段完成之后,要引导学生具体设计和制作。在这个阶段,学生要解决如何设计包装的外型和结构,如何利用色彩、图形构造茶文化,还有材料上的选择等等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对复杂元素进行独特的整合和设计,形成完整和谐的统一体。包装设计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是由外观、结构、造型、材质等多方面元素结合而成的整体,需要强化学生整体性和谐的认知。在进行包装设计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注重对包装图像的美化,而忽视了对包装造型和外观的设计优化。究其原因是他们对包装造型和外观的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充分重视这一部分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包装设计是一个系统整体化的工作,不能只注重图像的设计。要强化学生对造型和外观的设计能力,已在课堂中多设置一些赏析课程,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对学生进行设计指导,让学生拓展设计视野,把设计理念更好地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设计时考虑的全面性,从而增加设计落地的可能性。最后,指导学生对设计进行打印和展示。打印和展示是包装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显示学生劳动成果的关键环节。在打印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去印刷厂进行参观,学会与一线的工人师傅交流的技巧,把自己对印刷工艺和最后呈现的效果等需求准确地传达给工人师傅,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案需求与工人进行探讨,并不断对设计进行调整,以达到印刷的最好效果。在包装设计印刷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产品展示交流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包装设计,进行包装方案的想法实施的过程讲解,传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考虑,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方案阐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设计的合理性,增强其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4结语

综上所述,要做到茶文化和包装设计教学的有效融合,首先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学生对茶文化产生兴趣并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再组织学生对茶文化的包装设计进行赏析和讨论,最后是通过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茶文化相关的包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包装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包装设计教学的创新性,系统性和启发性。这样的教学步骤,一方面是加强学生对包装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视野,构建了系统、完整、科学的包装设计观。

作者:董莹单位:信阳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