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言艺术环境下日语口译技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言艺术环境下日语口译技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语言艺术环境下日语口译技巧

摘要:翻译的核心是直接翻译句子意思,而不是单独翻译某一词句,仅凭词语堆积往往无法准确描绘原句的意思,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符合译出语的习惯和使用规范,而不是在词句上要求与原句完全对等。文章基于语言艺术环境下针对日语口译的原则与技巧进行考察,提出为提高日语口译能力除应遵循必要的原则外,在译前还应掌握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和丰富的知识面,翻译中可采用语序调整、拆译、提前预测及建立笔记系统等技巧。

关键词:语言艺术;高校日语;口译技巧

一、口译需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日语口译过程中需要遵循下列原则。在词语选择上应当遵循意义和美感优先原则,翻译的核心是要翻译整个句子的意思,而不是翻译某一词句,凭借词语堆砌形成的句子往往是不生动的且不准确的。翻译不是靠语言来进行含义的传送,而是从语言出发能够捕捉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在原语消失时能够尝试表达该意思,且不参照原句中所固有的形式。判断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并不是看他是否能够翻译出原语的句子,而是看是否能够翻译出原语的意思以及词句的美感,遵循这种意义和美感优先的原则。在选择译出语的词句或句式的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是否符合译出语规范和使用规范,而不是要求该译出语与原语言对等,保持一致。(一)在删节和补正过程中遵循通顺原则。根据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认为,语言现象是基于知觉和身体等语言之外的人的认知作用相同的概念之上的,且其特殊性在于不同语言所构筑的认知系统的表达符号是不同的,换一句话来说,尽管人的大脑认知功能相同,但由于文字符号或者声音符号作为载体语言来认知活动,在不同认知体系中认知符号不相同,因此很多涉及翻译理论的文章都会提到增译或者减译这种问题,而增译或者减译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在译出语的语言体系中对原语意思或者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补正和删节。虽进行了增加与删减,但在翻译过程中,增译或者减译的同时还应当遵循通顺原则,否则该翻译不具有意义,因此,利用删节和补正代替增译或者减译这种表达方式更为准确。(二)在语序重组下应当遵循简洁原则。相比笔译来说,口译有其特殊之处,笔译需要反复推敲,每个字和句都要斟酌,使读者能够反复品位,使其慢慢理解,而在口译过程中要求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要求译文应当一气呵成且不能修改,听者也不能对译出语反复品味,因此在口译过程中应当遵循语句简洁易懂、逻辑清晰的原则。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一些长句变为短句,复杂结构变为简单结构。(三)在灵活翻译的基础上遵循忠实原文原则。对于任何一种语言来说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包括词语、句子、单词这些层面,而翻译应当在完全理解原文所表达意思的基础上再进行,要想实现这一任务可以利用原文反过来问自己该句的意思,用原文整体大意对一些特定内容进行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够翻译到位。比如在中文中“好”的用法较为多样,对于“好”的翻译,则无法简单利用某一两个日语词汇进行翻译。(四)在语态处理过程中遵循译出语原则。汉语和日语互译过程中常见的语态是被动态和使役态,尊重译出语的使用习惯,灵活处理一些被动态和使役态,能够确保译文的准确通顺。很多日语的被动语态在翻译为汉语时,不能将其简单的翻译为“受”或者“被”等,而应当转为主动语态,日语被动语态相比汉语来说较为复杂而且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同样在汉语和日语语言中的使役语态在具体使用时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日语使役态在汉语中不一定使用“使”或者“让”等一些字词来表达。

二、译前应具备的基础

(一)掌握扎实双语基本功。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对于提高日语口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汉语和日语这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上不同,同时在其语言表达方式,语言使用习惯上也存在差异,作为翻译者来说,要想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以及使用规律,需要对语言语义差别、常用句型、语态与词汇有一定了解。比如在商务会谈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寒暄用语,如“ご厚意に甘えて”,有人会将其直接翻译为“盛情难却,领情了”,而很多人会将其翻译为“那么就让我对你撒个娇吧”。出现这种问题在于:前者没有将一些民俗语言翻译为有名的熟语目标语,而后者采用直译法的方式,导致听者完全没有明白意思。而事实上,这一句可以翻译为“那么就恭敬不如从命”。“山野农村”这一词汇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日本人来说属于休闲度假的地方,而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则表示贫穷落后的地方。所以,良好的双语基本功是翻译的前提,对于所有翻译人员来说都需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在听力和理解能力方面,日语口译第一步需要清楚对方所说的话并理解准确,这是口译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通常来看,口译的听力要求是与平时课堂中的听力要求不同的,在听力课上要求听者能够将所出现的每一个字词都能够听清楚,由于这种惯性思维对学生的影响,导致其集中精力放在一些字、词上,然而在日常日语口译过程中,如果过分追求某一个字词,可能会使语言符号消失,在讲话过程中听者的理解会变模糊,给译者短时记忆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口译训练过程中,听者在听对方讲话时应当脱离语言的外壳,切实感受信息,能够从多个角度上进行逻辑分析,抓住根本意思,进一步为语言记忆和表达提供基础。语言和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语言基本功包括充分了解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在日语口译过程中,经常由于翻译人员谚语和习语的使用错误而导致出现笑话的问题较多,习语谚语不仅有其固定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与该国家文化背景具有直接联系的。比如,“急げば回れ”,地道的译法是“欲速则不达”,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借字面意思进行直译,作为合格的翻译者来说,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名言和诗句,尤其是两国多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名句。翻译人员在日常日语口译过程中需要对口译中经常出现的难点进行训练和加以重视,以免出现错误翻译或者卡壳问题。在口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称谓翻译和数字翻译。称谓通常有固定的译法,如果错误翻译可能会导致对方认为译者对自己不尊重,或其他种种不好的后果,所以要求翻译人员应当多积累和多观察。由于日语和汉语在计量单位上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数字翻译也是翻译的难点和重点,口译更是对于数字翻译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商务会谈过程中,由于数字翻译错误而导致的后果无法想象,因此作为翻译人员来说需要清楚日语和汉语在数字表达上的差异。(二)拓宽知识面,丰富听力话题。日语口译过程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卫生、环境等各个方面,作为优秀的翻译人员,要求能够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除此之外,作为翻译者来说还需要掌握一些外贸、旅游、科技、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专业术语和词汇,并经常阅读有关资料,进而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有快速的反应。对于一名合格口译员来说,需要具备较高的口译水平,尤其是日语听说和语言组织能力。要求其听日语如同听母语一样,能够快速理解日语意思,并且翻译出的中文能够符合原意,因此作为口译员应当具备快速组词造句的能力,这就要求口译员应当阅读不同领域的文章,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一些专业术语,以免在翻译过程中直译而导致出现错误。对于学外语的人来说,通常在翻译过程中不一定只是自己专业领域之内的语句,更多时候涉及其他领域,因此多读多了解其他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口译者来说是事半功倍的,可以根据说话者的前半句联想到后半句,或者在没有听清说话者语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大概表达的语句进行翻译。

三、译中可采用的技巧

(一)语序调整。相对笔译来说口译有其特异之处,但是笔译很多技巧也是可以运用于口译中的,能够为其提供经验借鉴。首先语序调整,由于汉语和日语这两种语言在语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日语谓语主要在句末,因此如果没有完整听完一句话则无法明白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在翻译完整的一句话时,很容易忘记之前所说的话,所以译者在日语口译时可以边翻译边利用笔记,利用连接词将意群单位连接成完整的句子,调整语序之后,使译文符合译出语的表达方式,最终完成口译。(二)拆译。由于日语存在很多复杂句和长句,在翻译时可以将一些长难句拆分,使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同时在汉语中也有很多并列动词和联动词成分,将其翻译为日语时也可以使用拆分句子翻译法。(三)提前预测。提前预测法实际上就是在原语言信息不完整的条件下,翻译人员可以将所讲述的内容进行超前翻译,进而能够获得较多的翻译时间。比如在很多会议开幕式就会出现这种套话,“我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等,翻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经验,在听到“预祝”之后,应当要明白后面所讲的话为“本次会议成功”。此外还可以利用日语副词预测将要出现的动词,并将其提前表达,善于利用预测这一技能,能够使翻译者在翻译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于人称代词的补充翻译、数量词的翻译、长定语的断译、重复词连用过程中的变译、减译、对译等也是必要的翻译技巧,只有合理利用这些翻译技巧才能够有效提高日语口译的准确度及翻译的速度。(四)建立笔记系统。在日语口译过程中记忆语言内容是重要的翻译环节,需要在下一步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记忆方法有两种,分别为脑记和笔记。脑记多与理解同时发生,主要适合一些简单且容易理解的口译内容,笔记可作为脑记的补充和延伸,这也是翻译人员所应具备的核心技能。在笔记过程中要求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切忌求全。对于翻译初学者来说可能往往会试图记下所有的字词,然而这种方式在日常翻译过程中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无法实现的。第二,多使用一些缩略语。中文有很多词汇是由两个字构成的,因此只需要看到其中一个,短期记忆可以补充其他字,没有必要书写,比如“中国”,我们可以写一个“中”,而北京可写成一个“北”。第三,少写多划。划线条相比中文缩写来说,更加形象速度快,并且有利于翻译人员观看笔记。对于表示动态和动作的词句来说,尽可能使用一些线条进行表示,比如上升斜线为“发展、增长、进一步”,而下降斜线为“恶化、减少、降低”等,问号表示前后或因果关系,一条线表示“因为、所以、之后”,能够体现出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第四,少横多竖。应当遵循从上往下阶梯结构的记录方式,尽可能少使用横向记录方式,阶梯结构能够体现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简化翻译人员的思维方式,便于进行口译,明确结束语,口译过程中讲话人员说一段会停下来一段时间让翻译人员翻译,然后再继续讲话,这样上一段和下一段之间会有明确界限,在上一段讲话结束之后则成为了下一次翻译的开始。

结语

翻译本身是一个相对复杂繁琐的任务,相比笔译来说,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句子翻译,且没有任何修改的余地,因此难度更高。深入了解汉语和日语这两种语言特点,并且能够从中找到规律是日常训练和个人练习的主要途径,也是解决口译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双语基本功,口译听力等一些问题之后,再进行专项口译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日语口译水平达到更高层面。

参考文献:

[1]胡冬霞.浅论日语口译教学技能训练[J].学周刊,2018(29).

[2]孟峰.日语口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石光.新课程下的高校日语翻译教学方法分析[J].才智,2017(22).

[4]王树婷.口译初学者笔记困难及其原因的实证探索[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5]徐海峰.日语口译员的素质能力及技巧训练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7(6)

作者:刘思麟 单位: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