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家居产品设计中壮族文化元素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家居产品设计中壮族文化元素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家居产品设计中壮族文化元素的应用

【摘要】壮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立足壮族文化,以壮族元素为视角,结合造物思想、民族信仰、文化符号、社会功能等因素,通过实地调研筛选出最具壮族特色的壮锦、干栏式建筑、绣球、铜鼓等元素,进行归纳、提炼、分析、设计,最终设计出具有壮族文化特色的家居产品,促进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壮族文化;家居产品设计;应用

广西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南大门,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强民族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家居产品设计因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思想内涵赋予了家居产品设计新的生命和灵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相关概述

1.1家居产品发展概述

早期家居产品主要是通过摆设、粘贴、悬挂、铺垫一些物品,让居室增添美感,其种类包含盆景、花瓶、墙纸、珠帘、字画、布艺及其它饰物等[1]。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居与装饰之间融合越来越多,例如:灯饰、窗饰、墙饰等,既有实用功能,又兼顾装饰效果。家居产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家居产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早期,考古发掘的陪葬品中发现许多制作精美的香炉、雕漆盒、陶俑、帛画等,这表明在当时,物品除了具备使用功能性外,还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功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的文化性与功能性逐渐被细化,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家居产品应运而生。

1.2壮族文化概述

拥有相同的文化、语言、历史是形成一个民族的前提。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民族学、历史学认为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迄今已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传统。在壮族文化资料里我们发现壮族人有勤劳勇敢、敬畏自然、图腾崇拜的痕迹,体现了壮族人有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观念。壮族文化有着以“壮锦”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服饰纺织文化,也有以“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有以“干栏式建筑”为代表的桂北民居文化和以“绣球”为代表的吉祥物文化,这些文化是壮族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壮族文化的辉煌与灿烂。

2融入壮族文化的家居产品设计现状

2.1现有家居产品质量有待提升

家居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但是设计水平、产品质量有待提升。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当今市场上的家居产品种类虽多,但大部分产品质量不高,染色脱色现象严重;外形简单,缺少设计感;产品形式单一,对材料的要求不高。通过调查发现,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大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文化功能需求变多,对高质量家居产品越来越重视。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质量好、特点鲜明、具有文化内容的产品。

2.2壮族文化传承保护有待加强

壮族文化元素提炼不够,文化类设计能力有待增强。具有壮族文化元素的家居产品千篇一律,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现有产品很难满足消费者在文化情感上的需求[2]。壮族多居住于山区,交通不便,生活贫困导致年轻人为生计外出务工,壮族文化传承断层的现象。穿着壮族传统服饰的壮家人越来越少,会讲壮话的壮族年轻人也不断减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壮家人民住进了宽敞的水泥楼房,这也使得壮族的干栏式建筑越来越少。仅仅依靠原有的壮族文化承载体系进行文化的延续已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将传统壮族文化注入新的载体成为对其传承的关键所在。

3壮族文化元素分析

3.1纺织的艺术——壮锦

壮锦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由于其花纹图案别致,色彩艳丽,经久耐用而驰名中外。壮锦有被面、背带、挂包、头巾、台布、床毯、围裙、衣服边角饰等种类,作为精美工艺品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壮锦图案大致有三种:一是在平纹上编织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几何纹样,组合成连绵的几何形图案,风格朴素线条明快;二是用各种几何纹为底图,上面装饰有动植物图案,形成的复合多层次图形,图案清晰又有浮雕感;三是用多种不同大小的几何纹样结合、穿插,组成繁密又富有韵律感的复合几何纹图案,具有严谨与和谐之美。常见的有方格纹、水波纹、字纹、回字纹、云纹、编织纹、同心圆纹以及各种动物和花草图像,如蝶恋花、双龙戏珠、凤穿牡丹、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等[3]。壮族把凤凰作为吉祥的象征,凤的图案在壮锦中运用极多,有“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的美称。

3.2居住的智慧——干栏建筑

在壮族的语言中,“干”是“上面”,“栏”是“房屋”,合起来便成了“上面的房子”。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一带,该地区位于南方山地丘陵带,是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壮族人民为了应对潮湿天气,山区的蛇虫猛兽以及雨季洪水的侵害,建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将房屋建造在平台之上,用木柱构成平台底架与地面隔离开。底部悬空、长屋檐、正脊两头翘起、屋顶的结构作两面坡式,即“人”字形特点[4]。干栏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用于圈养牲畜和存放农具,能有效防潮减少山洪给人们带来的财产损失。

3.3针尖上的魅力——绣球

绣球是壮族的吉祥物,一般用红、黄、绿三色的丝绸布做底及面料,多数为12瓣,每瓣用彩绣的各式吉祥物进行装饰,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制成,内部填充谷物种子或谷壳,有“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抛绣球是壮族最受欢迎的传统体育项目,每逢春节、三月三、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壮族人都要在歌圩上唱对歌,女子将绣球抛向意中人,男子会在绣球上系上礼物抛还给女方,女方若收下,就会形成一段美好的姻缘。壮族绣球传达着对爱情、亲情、友情的向往。

3.4壮乡的天籁——铜鼓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铜鼓最初是用作饮器(即釜),后来渐渐演变为敲击乐器。铜鼓一般采用无底腹空,腰线内曲而胸线外鼓的造型,给人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中心饰以太阳纹,外围以晕圈装饰,靠近鼓边的圈带装饰多以青蛙、翔鹭居多,其次有牛橇、骑士、龟等[5]。画像纹饰多分为两类:物像纹饰及图案纹饰。物像纹饰有翔鹭纹、太阳纹、鹿纹、羽人舞蹈纹和龙舟竞渡纹等;图案纹饰有圆圈纹、云雷纹、席纹和钱纹等,根据形状铜鼓可以分为:方家坝型、北流型、冷水冲型、灵山型、麻江型、石寨山型、西盟型、遵义型[6]。

4设计应用探究

4.1消费人群定位

产品需要进行销售以实现其价值,准确的消费人群定位是设计初期不可或缺的一步。此次家居产品的消费人群定位于25-40岁之间的上班族,有经济基础并且有文化产品消费的需求,追求精神层次生活质量的青年群体。这一群体有固定收入,崇尚个性消费,易于接受与理解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4.2家居产品与壮族文化的设计接合点分析

(1)提炼文化内涵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造成目前家居产品质量低下的原因,多为使用的材质低廉,不耐用,且外形千篇一律缺乏设计感,没有深层次的文化寓意;而文化类的家居产品虽然有文化主题的融入,让人眼前一亮,但细看之下,文化内涵提炼不精,多仅止步在色彩、图案造型的使用。因此,除了优质材料的使用外,提炼文化符号、文化语意内涵将是家居产品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2)家居产品为文化延续提供实物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壮族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延续,需要新的形式,而将壮族文化融入家居产品的造型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家居产品的文化内涵,同时,家居产品也可作为壮族文化的实物载体,为壮族文化的发扬、延续提供了新的存在形式。

4.3设计思路

壮族文化要融入于家居产品,一方面要将壮族文化元素进行筛选提炼,找出能够代表壮族文化特点的元素,从造型,情感、色彩、语意、材料等方面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家居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家居产品要具有传播壮族文化的功能,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将壮族文化元素融入家居产品的造型中,使得“壮家空间”的理念(把壮族民族特色融入到家庭空间)让人通过产品造型一目了然。(1)原生态材质的运用。壮族的居住环境以及各种生活用具无不透露出浓浓的原生态味道。因此,在设计中一些原生态材质如木材、竹材、藤条等的运用,将有助于壮族气息的营造。(2)蓝黑灰色调的把握。八成左右的信息传递来源于视觉,色彩在产品设计中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否用好色彩的搭配,将有助于设计目的的实现。蓝、黑、灰在壮族的服饰中是较常见的三种色彩,在长久的历史演变中,蓝黑灰色调已具备了壮族的民族特色,对三种色调的合理运用,将有助于壮族特色的体现。(3)整体文化形态的提炼。除了材质和色彩之外,整体形态的把握是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想要传递壮族文化信息,元素形态的提炼将是关键所在,要有取有舍整体设计。

5总结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所在,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文化强国,需要以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传统文化为落脚点进行创新设计,壮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发挥其文化优势,将壮族文化元素应用于家居产品设计不仅为家具产品设计提供设计源泉,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曾婧,庞鲜.基于壮族文化特征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10):131-135.

[2]黄建福.壮族民间造物的设计观念解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7(3):119-123.

[3]陈旭.基于旅游产品开发的壮锦技艺生产性保护研究[J].装饰,2016(6):126-127.

[4]邱珂,曹菲菲,林志兵.基于壮族干栏建筑美学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10):155-159.

[5]李詹璟萱.广西铜鼓纹饰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古风今用[J].包装工程,2017,38(6):42-47.

[6]黄金东.广西壮族文化保护传承机制探索[J].百色学院学报,2017,30(5):40-45.

作者:曹权玺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