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艺术院校心理工作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院校心理工作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艺术院校心理工作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一门科学,对于传统心理学的发展而言可谓一场革命。20世纪末,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劳拉•金等提出该理念。迄今为止,围绕该理念形成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知识框架。然而,纵观今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际境况并不乐观。基于此,将积极心理学有效贯彻于高职艺术院校心理工作,势将成为当下以及未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即旨在于此,探索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期有效提升对艺术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艺术类高职;心理工作;实践应用

1积极心理学的内涵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源自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所创,包括: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特质、积极教育、积极组织、积极环境等。本研究所依据的积极心理教育理论有:VIA性格优势(6大美德和24种优势)、蓬勃发展(5种繁荣PERMA)、鲁森斯心理资本(8种资本)等理论作为此次研究的其中一项重要理论依据。通过探索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推进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健康心理水平和健全的人格。通过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普及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要求辅导员、心理专干老师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尊重艺术类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反应学生个性心理诉求,化解内心矛盾,解决心理危机,让学生在积极心理学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从而培养出自省、自信、自知、自控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形成适合院校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大多以其他本科高校模式为主。同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未能进行及时、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继而无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导向,以致多数学生进入社会职称后不仅在自我认知方面出现较大落差,部分学生更出现极端心理,心理问题学生越来越多。结合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远发展,以及高职艺术院校学生的特殊情况,有效贯彻积极心理学不仅能促进形成适合院校、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能解决相关心理学课程流于形式、心理教师团队构建不合理等系列弊病。

2艺术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若以每年新生普查数据为例,艺术类高职学生一般一千多新生,筛查预警人数约200人,占总人数的19.4%。经调查,这些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家庭较为贫困,较多孩子家庭结构复杂,缺乏爱与情感培育。较多孩子属离异单亲家庭,生活所迫,属隔代抚养长大,且存在寄养、家暴、被抛弃等创伤性事件,对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存在负性影响。隔代抚养的孩子一旦遭遇抚养老人突发离世等应激事件,均存在心理危机。且在自身心理危机发生时,缺乏亲朋好友支持的现实困境。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卑感,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交友等模式的发展,形成更多心理问题,加之较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学生出现失恋、就业压力大、网络骗局、疾病感染等情况,容易出现自杀倾向。以传统消极心理学视角,找问题去解决问题似乎总是聚焦于消极,不能带来再生活力,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去关注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特质、积极教育、积极组织、积极环境、性格优势、心理资本等学生的内在力量,给与学生爱与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的普及会让学生心理种下希望,成为他们前行的力量。基于从心理发展层发展而言,心理问题会随着心理品质的不断优化,很多成长中的烦恼迎刃而解。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需要,积极心理学通过从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特质、积极教育、积极环境方面,激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艺术专长、心理资本,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在人生的历练中,绽放自己的光彩。因而,积极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将心理危机及时转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普通问题,不断引导其进行内在自我的重塑与突破。

3积极心理学在高职艺术类院校心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将积极心理健康学的理念如积极认知、乐观情绪、优势性格、心理资本、蓬勃发展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等深入学生内心,对高职艺术类学生成长成才有积极保障和促进作用。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最突出的方面是个性强,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强烈。在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下,我们必须注重教育方式的选择,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认识生理和心理活动规律,掌握化解矛盾的方法。以文化塑造人,用艺术感染人,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展示表达内心世界,用艺术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让参与者不仅能够被听到,更能从他们的作品中被看到。甚至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对痛苦的思考和感悟。我们将结合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依托各系部及具体专业方向,采取绘画、摄影、舞蹈、朗诵、正能量海报设计、心理剧表演等形式,有效践行积极心理学在高职艺术类院校心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该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归纳如下:1)“发现最美的他-摄影展”,学生们通过设计动漫人物、海报、水彩画、素描、手抄报、书法等,用笔尖捕捉温暖瞬间,聚焦生命之光,发现生活之美,传递爱的幸福与生命中的感动。照片精彩纷呈,或聚焦一个瞬间,或蕴藏一个故事,或还原一段往事等,将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与内心真实愿景代入活动,引领其积极面对真实自我的重塑环节。2)“听见•心声心朗诵”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采取诵读引起自己共鸣的美文,把作品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心理活动,再用自己的才艺有情感的朗诵出来,传递给听者。并以线上分享的方式依托公众号平台广泛传播,让心理健康教育“听得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学生健康生活和高效学习奠定良好心理基础。3)“手语舞”系列,用手语、动作、舞蹈等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充分释放人潜在内心深处的焦虑、愤怒、抑郁、悲哀等不良情绪,加强肢体协调,释放身体上的紧张、僵直,告别孤僻、减轻压力、并告别慢性疼痛和抑郁情绪,使心理创伤等心理障碍起到促化分解和消除作用。同时,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不仅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因给予自身价值感而变得更加愉悦和自信。4)“书画展”系列,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心灵上、情感上、思想上高度协调创作的过程,将书画作品呈现在纸上,作为展品展示给大家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领悟。可以获得宣泄情绪、调整情绪和心态、修复心灵上的创伤、填补内心世界的空白,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自信心,从而达到心理表达与调适的良好效果。5)“原创音乐作品集”系列,用音乐表达心声,用艺术化解负面情绪,用专业技能传达内心的力量。用学术喜闻乐见的心理实践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并学会与人合作相处的和谐之道。正确地认识自己,跳出自己的小圈子,融入大团体,从实际生活中找回价值感,促进自我成长成才。综上所述,建立一套符合高职艺术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有效推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应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基本工作方法和主要思路,结合高职学院的综合发展,合理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模式、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个体心理健康咨询模式、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模式、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健康的校园育人环境、构建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开放、舒心自信、从容不迫的育人环境下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继而发掘学生的潜力,有效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与精神状态,科学引导他们以正确、健康、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工作和人生。

参考文献

[1]张文龙,刘瑞芳,张文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亚太教育,2015(15):151+154.

[2]刘湘玲,童志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0(1):32-33.

[3]崔璨,刘慧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178-179.

[4]符晓航,符晓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20):259-260.

[5]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6]陈嘉迪.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文学教育(中),2012(7):157-158.

[7]朱凤祥.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1):173-175.

作者:张海莉 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