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财务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国家的发展重心一直放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上,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国家的发展重心。显而易见,国有企业由于容易与银行进行沟通和国有背景而在贷款方面占有优势,容易取得大量贷款,有能力进行新项目的投资和既有项目的扩大再生产。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在产业基础和熟练员工上具有很好的条件;同时,在融资以及新产品、新项目的投入与启动上具有优势,因此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先天优势。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活力和激励机制不到位,项目资金利用效率较低,还有很大潜力有待于发掘,在外部环境发生突变时往往应变缓慢,从而更容易冲击新项目的运行。一旦出现问题,往往陷入财务困境,难以回转。其缺陷与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成本高、资金效率低,这是财务管理能力低的直接表现。企业对财务行为的监督弱化,致使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就是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漏洞大。部分企业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一味注重投入,忽视投资决策和管理,以至投入不能有相应的产出,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严重的还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
第二,资金管理问题多。费用较高,非生产性上开支、挥霍性花费较多,这是国企突出的问题,这在中央开展反腐之前尤为严重。同时,成本管理也不到位。许多企业对生产经营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劳动无考核、物耗无定额、设备无人管、成本不核算、考核无奖惩。这主要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贯彻的主观性问题。
(二)民营企业。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民营经济因其非凡的活力而获得迅速发展,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以及扩大化的发展上,往往注重谨慎性,注重投入资金的运行效率,尽可能地提高资金周转率。民营企业扩张定位更为精确,更为关注现金流,财务指标更为健康,资产负债表更好看。民营企业虽然难以获得国家资源的有力支持,但民营企业以其经营活力而获得了充沛的发展动力,企业周转快、机制灵活、效率高,而且由于待遇优厚,往往容易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这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民营企业的财务问题也不可小觑,主要有:
第一,财务目标短期化情况较为突出。私营企业更为关注利润的实现,在做具体项目时,有时会出现财务目标短期化的情况,挣一笔钱就走,私营企业所有者直接拥有企业,他们的直接动机就是增加利润,再使利润转化为资本,利润代表了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企业创造的财富越多,越能满足企业主的需求。逐利的天然本性使其有时具有短期化突出的问题。
第二,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差异较大。在私营企业,财务负责人往往有一定水平,业务素质较高,而一般岗位的财务人员则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相对较差。这主要是由于私人企业主出于节省人力资本开支的目的,对一般岗位,招聘的人员往往门槛较低,支付较低工资,以节省开支。
第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成本管理严重弱化。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管理知识相对匮乏,仅有简单的会计常识,在成本的控制方面缺乏经验和措施,不能根据企业实际状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成本费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三)共性问题
1、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够。经过多年的现代企业建设,在此方面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对于财务只重视会计核算,把财务工作简单地认为成账务不出错即可,财务分析被动、机械,无法实现财务分析准确有效提供信息的综合管理作用。
2、缺乏现代的财务管理理念。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未树立起有关财务分析的科学观念,只追求短期目标,不能系统、长远地分析自己企业的财务状况。
3、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力度薄弱。内容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会计控制的薄弱、监管不力,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诸如资金闲置或不足,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支出未按规定处理,账面与实际不符,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资金呆滞,等等。
4、有些企业容易发生税务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金往来的增加,无论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产生了进行纳税筹划、合理避税的想法,但在实际执行中,一旦由于技术水平或理解政策有误,就会造成税务问题。
5、财务人员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些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是单纯机械地将分析结果与一些数字标准进行比较,而忽视了实质。同时,对业务不甚了解,方法掌握不好,且缺乏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功底,导致出具的分析报告不够严谨。而私营企业中,财务人员的问题则表现为财务水平高低脱节情况,人员结构不合理。
由此看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财务分析上存在的问题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两类企业都出现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财务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的现象,对于企业财务的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不同之处在于,民营企业会计工作相对薄弱,内部控制相对来说不完善,企业负责人的主观性影响企业更严重。
二、对策与方案
针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同的财务特点,对二者进行分析以进行贷款、投资等时,就要从原则与方法上加以区分和把握。
(一)原则
第一,预测原则。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分析就是为了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预测本身不是一个孤立地分析、测算和估计的过程,它是建立在企业环境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预测的准确程度不仅取决于使用的预测技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分析人员对企业环境和业务性质的理解及把握程度。第二,环境原则。我们知道,企业的经济业务决定企业的会计系统和会计信息,而企业的经济业务又由众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因此清楚认识企业各种环境因素的现状及对企业的影响,对准确预测企业的会计信息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宏观经济状况、企业所处行业及与企业有相关利益的各个方面,如顾客、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等。内部环境是指企业的战略方针、经营运作框架及产品特征等,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向和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方针与计划,解决了企业向何处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相对于外部环境而言,内部环境使企业掌握的主动性更大一些,也应是进行财务分析的重点。
(二)区别对待
首先,对于国有企业,最大问题在于所有者缺位问题,企业可能出于控制目的盲目扩张,因此首先要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的稳健性。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稳健性原则的本质是资本保持及以此为核心考察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国际惯例的稳健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过程中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的争议。企业应用稳健性原则可以防止资产过高估价,收益确定时过分乐观估计而造成决策失误,因此有利于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其次,对私营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针对其特点,在以下几方面要加以注意:第一,横向对比。寻找相同或相类似的企业,对需要资金的项目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企业的财务结构是否合理,各种安排是否合乎规律健全;第二,纵向对比。针对企业,以过去的财务报表与当前的财务报表比较,观察公司的过去与现状孰优孰劣,有无疑点;第三,与标准对比。将企业与正常情况下的形态和状况进行对比,以知道公司营运正常与否;第四,报表内对比。在财务报表中,将有关项目进行比对来进行分析,例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对比,资本总额与负债总额对比。用不同项目所列的数字对比,研究该公司的财务结构是否稳健,各种安排是否合理。
(三)具体方法
第一,了解企业的财务理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危机的洗礼,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主体,生存、发展和活力已成为当今企业的总目标,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生产经营者、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在分析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时,除了分析财务报表,还可以通过谈话等了解企业的财务理念,看其是否具有自我约束理念、资金成本和时间价格理念、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理念、偿债理念,以发现企业的财务实质状况以及发展动向。
第二,考察财务制度。财务制度是企业财务运行的根本。企业财务健康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加强企业财务制度建设。财务管理具有三大基本功能:资金管理功能、成本控制功能、监督控制功能。健全的财务制度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在良好的管理监督体系的保障下,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都会有保障,从而有利于贷款、债权以及投资收回。
第三,关注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首先,资金成本要合理,考察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结构,以了解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是否合理。其次,要考察资金使用合理,看资金使用中是否有控制,一方面看财务部门与生产、流通部门的调拨;另一方面调阅现金流出情况。再次,关注应收账款的数额、期限、结构情况。
第四,给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有些企业虽然有一定问题,但不是主观性的,还有的是发展中的,此时可以给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银行、股东等利益的保证。例如,帮助企业树立对财务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对财务的重视程度;建议或要求企业对财务人员严格把关、定期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
第五,关注涉税处理。在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财务分析中,通过纳税评估、涉税事项调查等,以了解是否可能有潜在的税务风险对企业造成冲击。
作者:刁成运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