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完善事业计划财务分析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高校财务分析对高教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校财务分析更有利于学校的管理者更好的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收支平衡、风险、外部环境等内容,将为学校的重大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也为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宏观管理提供参考。随着财务管理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做好高校财务分析工作,对于促进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用也日益突显。
(一)高校财务分析是落实教育事业规划的需要
2012年教育部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纪律,通过建立精细化、科学化的预算管理机制,统筹好高校资金的使用,做好经费拨款的科学论证,健全项目申报、事前评估、财政投资评审、立项论证制度,细分预算与决算,提高资金管理的有效性。”从《规划》中的要求可以看出,尤其对公办高校在财政经费的使用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要求。旨在通过财政资金的科学使用,不断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做好高校的财务分析是落实教育事业规划的体现,是国家相关规划对高校的要求。
(二)高校财务分析是推动教育发展方式顺利转型的需要
高校通过财务分析,是高校整体实力的综合实现。近年来,从国家层面上看,促进高校的自主办学,减少对财政的依赖,提高高校“自主造血”、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早在2001年国家就确立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教育发展方略,“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重要的抓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未来的教育工作方针为“优先发展、促进公平、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将“促进教育的优先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规划》中指出:“要推进高校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因此,可以看出做好高校的财务分析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重要基点,将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高校财务分析是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的需要
促进高校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断减少对中央财政资金的依赖,提高自身的资金使用效益。高校的财务分析则是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财务分析能够及时发现预算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资产的完好率、增值率、年增长率等要素进行有效的评估,不断完善财务支出结构。例如:当前,建设学术型高校、科研型高校成为各大高校的发展主题,也是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就要求高校要加强科研、学术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而这些则可通过财务分析对资金的投向进行跟踪,及时找到投入中的不同,从而对资金的支出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另一方面,财务分析能够有效的增强高校预算管理能力,有效的预防财务风险。预算管理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财务分析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预算编制,使预算更加契合高校的工作重点。同时,财务分析也有利于高校预防财务风险。对高校的资产、负债、收入、结合等方面进行摸底,有效地进行资产处置,调整收支结构,规避财务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风险,提高财务运行的稳定性。第三方面,财务分析可以促进高校进一步挖掘收入潜力、提高投资收益。在积极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争取事业经费拨款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财务分析进一步理清增收渠道,在保障开源节流的前提下,改善高校的经营模式以及利益的增收方式,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高校财务分析是执行好教育财经政策的需要
在增强高校自主发展能力的同时,也要强化其自我约束的能力。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贯彻和落实国家的财务法规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推进国家相关教育事业规划、计划的实施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通过财务分析,则能够更好的对高校进行“自查”和“自我监督”,保障学校的财务活动能够遵守国家的财务法规和学校自身的财务制度。对收费项目、支出项目进行逐一的核查,及时发展高校的收费标准执行情况,以及在资产清算、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揭示违反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现象,增强财务管理的严肃性,使得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能够与国家政策法规保持高度的一致。
二、新时期做好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措施
(一)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化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进行财务分析的第一步,高校必须切合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实际,对现行的指标进行体系化的改造。传统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包括“一般指标、专项指标”两大部分。其中,共性指标主要有:学校经费自给率、公用支出比率、人员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内容。在共性指标的安排过程中,随着高校自主发展的空间不断增大,要积极增强资产、负债规模及增长率、支出结构与生均支出水平等基本财务指标的分析力度,同时侧重于教学科研活动的收入及其他自筹经费的增长率核算,从而对全校的整体财务指标有全面的把握。在专项财务指标的设置中,要进一步细化专项财务指标,并且针对某些专项财务管理问题设置灵活多样的分析指标。随着高等教育的产业人发展,未来还要增加无形资产分析指标、人力资源分析指标、科研经费收支和现金流量指标等相关指标体系,要核算好每个专项中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组成、国库资金的支付等内容。
(二)财务分析方法多样化
当前,高校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为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方法对于以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渠道的传统高校较为适合,并且相对侧重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教育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比率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已不能够完全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高等学校在财务分析中的相关经验,在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基础上,大力探索趋势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聚类分析等多样的财务分析方法,不仅要重视定量分析,也要重视定性分析。结合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增强财务分析的前瞻性与预见性,提高财务分析对决策和管理影响效能。
(三)财务分析程序制度化
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用制度的力量来推进整个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高校要高度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将财务分析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部门。根据财务分析的内容,将财务分析工作与每个部门的业务相结合,实施绩效法与岗位责任制,使各个部门、各个财务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责,进一步减少职能的交叉,提高财务分析的效能。根据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细分分解各项专项制度,制定符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的相关细则与规定。
(四)财务分析手段信息化
要不断推进财务分析手段的信息化,实现“记账、报账、查账、报表、审计”等工作的“一体化”,将传统的“事后分析”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分析方式,不断完善和建立网络数据库,在互联网的支撑下,使得财务分析更有针对性,为报表和数字的收集、整理提供便利条件。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大力推进“云计算”在高校财务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建立“云服务器”的方式,将高校的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和整合,实现海量存储、调度,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使会计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使得财务分析与信息化发展同步。
(五)财务分析预警常态化
高校要利用财务分析,做好财务的预警,并使之常态化。要积极树立风险评估的意识,对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风险预警的预见性,打好“提前量”,充分消除系统的不稳定性。例如:可通过对高校货币资金周转时间、净流动资产周转时间等指标来测量高校在某一时间的支付能力与资金构成,从而进一步调整资金投放节奏、控制资金量,从而强化财务管理。积极探索将每一时段的预警分析数量进行收集,积极建立会计风险评估数据库,因地制宜的采取多样化的财务分析方法,最大限度的消除财务风险。
三、结语
总之,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推进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化、财务分析方法多样化、财务分析程序制度化、财务分析手段信息化、财务分析预警常态化,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远青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后勤财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