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街道财务审计困境与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街道财务审计困境与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街道财务审计困境与对策

[提要]街道是财务管理的基层单位,是财务审计的基本对象和工作起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经济体量越来越大,街道财务管理规模不断扩大,体制机制也在持续完善,做好街道财务审计工作有利于经济数据统计,并为政府出台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通过概述街道财务审计工作内容和重要性,分析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和措施,为经济改革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街道工作;财务审计;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务审计工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而街道属于社区管理范畴,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单元,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并且在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国家级战略影响下,基层的各类专项财务越来越多,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因此街道的财务审计工作责任和要求更加严格。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和基层街道经济审计工作可以发现,财务规模和管理权限的下放促进了街道财务发展,但是也给街道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了挑战,很多财务制度和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遏制和修正,将严重影响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此,必须针对财务审计面临的困境,分析成因,列出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街道财务审计工作健康高效发展,为地区乃至国家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街道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财务审计工作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在街道管理方面,做好财务工作还具有其他更加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街道财务审计工作的政治意义。首先,街道财务工作是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紧密。上层制定的各项措施和实施的各项政策,街道是具体执行者,因此街道的财务工作做好了,各项措施才能有序进行,各项政策才能有效落地。其次,街道财务数据还对本地区推行各项制度具有指导意义,对政府执政决策提供信息,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最后,良好的财务审计工作,能够反映当地政府廉政勤政表现,塑造展现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街道财务审计工作的经济意义。科学的财务管理能够优化资金配置,特别是街道面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内部各项资金往来频繁,且种类较多,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资金,在经济建设方面能够以点带面,协调联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保证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街道社区开展社会治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从小的方面看,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改善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促进街道繁荣稳定;往大了看,可以稳定社会生产、提高地区竞争力,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建设节约型、高效性社会夯实基础。

(三)街道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监督是财务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街道财务工作中,严格的监督执法,能够最大限度规避财务管理改革出现的问题和漏洞,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改革举措,提高财务审计工作公正、公开、透明,推进街道财务科学化管理,防止资金浪费、人员腐败。同时,监督将大大提高群众对街道财务决策的认可度和支持度,有助于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减少发展阻力。

二、街道财务审计工作发展现状

街道财务审计工作是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运而生的,其目的是为了处理街道财务管理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群众利益,有着监督管理权限,对政府廉洁执政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财务审计工作已经列为街道全年工作日程以及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在国家顶层设计下,各地区街道党委政府在严格落实上级政策要求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制定街道财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工作。同时,制定了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审计制度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如《街道办事处审计工作准则》《街道办事处审计作业规程》《离任审计程序》《审计工作职责》等,使街道发展与财务状况相适配,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不少街道还定期开展督查工作,对资金流通、成本费用、发票报销等流程进行审计,对发现的虚增利润、少报瞒报、虚开发票、应摊未摊等问题依法处置,立行立改,各项财务管理得到有效加强。街道主要负责人离任实行“先审计、后离任”原则,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确保了工作交接,实现了街道财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有些地区开展了交流学习活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对本地区财务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外出学习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本地区财务审计人员审计综合素质。

三、街道财务审计面临的问题

街道财务审计工作虽然越来越完善,在辅助街道经济发展上起到了理想作用,但是总体看,还处于不断改革发展中,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和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财政资金使用和监管不规范。街道是基层执行部门,需要对口的上级部门较多,具有很多较为繁琐的工作,很多需要资金往来,有些街道人员不按照政策要求的流程进行,导致出现各种问题。一是挪用资金。街道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往往遗留了很多历史问题,亟须资金予以解决,因此不少地方为了应付检查、应对考核,铤而走险,将其他专项资金挪用,直接用来填补历史“窟窿”,有些甚至将专项资金用以办公经费,提高福利待遇等,这些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在街道财务工作中屡见不鲜。二是财务预算不符。财政预算是对下一年工作重点方面和内容的具体收支方法,预算执行过程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未经法定程序,任何人都不可改变预算内容。然而,实际上有些街道办事处将财政预算视若无物,不按照规定进行,而是通过巧立名目,虚增、虚开发票,虚设资金项目,扩大资金需求,导致预算收支失衡,窃取和浪费大量国家财政资金。三是监管不到位。街道财务人员监管意识不强,本职工作责任权利认识不深,只要领导签字认可或者领导要求了,就将必要流程和规范操作进行简化,出现很多违规违法的情况。同时,在工作中自我监管意识淡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经费支出报销程序不规范,工作上得过且过。

(二)财政资金管理不规范。不少街道内部资金管理混乱,一些固定资产没有定期及时进行清算,在进行资金统计时,常常漏统漏计,一些固定资产和易损耗的设备物资没有按照使用情况进行折旧,一些丢失、损坏、报废的资产没有及时销账处理,导致账目资金与实际资金对应不上,给财政审计工作带来不便。同时,街道管理下的产业经营不规范,很多经营收益没有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入账,对外经营没有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调整,很多固定房产外租业务私自定价、违规定价,一些工作人员利用监管漏洞,伙同他人以远低于市场价格进行租赁,套取国家资金。一些街道在项目完成后的盈余资金,不按照规定及时上缴财政,私下将资金留在街道账户上,或是虚设项目,将资金挪用至社区或是其他企业账户中,用作他处。

(三)财务审计基础工作不扎实。一是街道财务审计工作档案不完善。日常审计工作没有及时更新归档,在年终检查中突击补充应对,导致材料内容失真。台账资料缺失,重要资料随意归置,在人员变动后,这些重要资料便不翼而飞。此外,审计资料不按规定进行公开公示,流程不透明,公众对财务审计结果不了解,容易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情况。二是会计核算不准确。财务数据报表没有合并报表,数据需要二次分析汇总,变相增加了工作人员工作量。在账户资金转进出时,存在多头开户、设账情况。往来资金核算仅仅是笼统的进行了归类,没有明细核算收支和定期清理,时间一长,导致挂账金额巨大。三是现金管理不规范。一些地方街道还沿用现金形式进行结算,记录不规范,重要明细数据丢失,同时还存在拖欠、赊账等情况,结算制度形同虚设。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

街道财务审计工作上问题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人员思想上重视不足、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内部审计机构制度不健全等三个方面。

(一)思想重视不足。再完善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如果执行人思想上对本职工作认识不到位,对其重要性不了解,工作环节随意变更,手续随意制定,那么一定会出现漏洞。特别是街道财务审计工作,接触各类资金量大且频繁,有些工作人员思想懈怠,利用手中权利随意拨付大额财政资金。还有审计人员明知违规,却囿于面子,没有进行合理的监管和禁止,长此以往,很多人便将违规视为了“合法”,行为愈加恶劣,最终恶性循环。其他部门人员也对财务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把情况写明就行,但是对具体数据信息不以为意,财务审计人员追根问底,有些人甚至会恼羞成怒,认为故意刁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务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门专业程度较高的工作,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街道,一般工作时间长的人员不是财经专业,接触到审计工作后,在工作上边学边做,财务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些统计分析工作出现疏忽和漏洞,财务数据结果出现错误;专门分配的新入职财务人员,又往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面对复杂的街道财务工作,难以快速上手。并且街道工作复杂性较高,一般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财务工作仅仅是个人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一些人熟悉流程就不再投入精力去深入学习,造成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另外,街道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非本地区人员做不了很长时间就申请调离或者考入其他部门,频繁的流动使财务工作频繁地交接,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不利于财务管理的稳定性。

(三)财务制度不健全。制度是工作的指导和规范,制度不完善,工作就会出现漏洞。有些街道没有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全凭经验或者上级要求办事,流程混乱。有些街道虽然制定了财务制度,但是制度不健全,执行方面不到位。例如,有些街道审计机构人员只有1人,审计工作都交由一人管理负责,审计工作的监督性和独立性便无法体现出来。有些街道制度仅仅是落实在了文字上,没有形成文件进行执行,审计工作还处于粗浅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化。

五、完善街道财务审计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体系。首先,要完善制度建设。做到各项财务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上级财务审计政策要全面学习吸收,对本街道社区财务审计工作,要制定详实可行的方案制度,同时压实责任,做好制度落地见效保障。财务人员还要结合工作实际,规范审计流程,对报销、预算、收支、票据等财务工作细之又细、严之又严。财务制度要完善监督体系,要支持内部审计机构依法开展审计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问题,如实反映审计情况,并根据经济发展逐渐调整创新,使其不断与时俱进,以适应社区发展。其次,还要做好思想制度保障。街道党政领导和具体审计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财务思想,摒弃重人情、轻制度,重发展、轻管理的态度,将财务审计工作放在街道总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党政领导要带头学习财务审计工作,配合做好财务数据报告,合理配置审计岗位,对关键岗位要设立相互监督和内审机构,制定奖惩机制。要认真落实审计建议和审计决定,重大审计事项及审计处理结果和审计调查报告要提请街道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以维护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的客观性和权威性。配备专门内审人员,做好财务监督审计工作。审计工作人员要加强岗位认识,增强岗位职责和自我监督意识,充分认识到做好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行为和思想双重保障,筑牢审计内控防线。

(二)强化审计基础工作,做好经费资金管理。一是做好财务预算工作,街道财务预算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每项支出都必须有因有据,同时建立财务基础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编制基础预算。建立预算分析机制,定期对街道财务项目收支进行数据审核,防止出现预算超期、收支不平衡情况,同时监督财务数据、审核预算编制的科学有效性,及时纠正预算漏洞和错误,提高预算执行质量。二是统一会计核算工作,设置主管会计岗位,增设分类核算会计岗位和辅助岗位,以此管理所有预算资金,并分析汇总收支情况报告。设立统一财务账户,街道预算资金集中统一调控,每笔支出都列好预算、公开透明,减少资金往来风险,防止违法违纪情况的出现。对于专项资金专户处理,同时专户也必须在总银行账户下设立分账户,不得单独建立核算体系。同时,定期清理账户往来款项,对应付资金及时兑付,对应收资金,及时催收,避免坏账、死账风险。三是提高重大项目资金管理水平,街道社区直接接触的重大项目较多,财务人员必须熟悉掌握重大项目资金管理方法,参与制定资金使用方案,对项目必需的立项审批、招标程序等,按照要求及时审核,同时做好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在项目资金支付方面,要仔细核查好项目办提供的各类合同和审计报告,资金明细是否按照要求分门别类归置好,对已竣工投产项目,要督促项目方做好书面文件汇总工作、竣工决算、资产交接手续等,以备查验。

(三)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专业素质。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应选树一批合格的街道财务人员队伍。一方面要设立科学的岗位制度,配备选用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合适岗位人员,认真研究解决街道财务人员编制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职能机构,建立内审机构,增设专职审计人员,明确职责范围,严格禁止内审人员同时兼任单位的会计或出纳,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约束和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在现有人员中深挖人才,对有资金管理经验和兴趣的人员要大力培养,同时积极引进人才,通过公开招聘或者人事调动,将专业财务人员留下来,增强街道财务审计能力和水平。要做好培训工作,培养财务审计人员工作责任感、敬业心和职业道德,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更新专业知识。此外,还要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工作成绩要与年终考核、晋升、薪酬挂钩,并对岗位要实行轮岗制度,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建立一支素质硬、业务精的专业化财务工作队伍。综上,街道财务审计工作是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必要存在,一旦街道财务出了问题,必然涉及群众利益,不利于社会稳定繁荣。在当前改革趋势愈加深入的情况下,财务审计必须适应发展、优化队伍、夯实基础,保障财务工作健康有序。本文指出了街道财务审计工作过程出现的问题,认真剖析了问题根源,并从三个维度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对提升财务审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还要深入街道社区,研究财务审计对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的影响,为财务审计编制配备、优化工作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参考文献:

[1]王世平,李敏杰.乡镇财政、财务收支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2(08).

[2]李瑞香.刍议基层街道办事处财务审计监督强化措施[J].中国经贸,2017(04).

[3]梁玉照.关于街道办事处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7(25).

[4]毛亦琦.街道办事处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指标体系优化研究———以G街道办事处为例[D].西南政法大学,2018.

[5]施妹芳.试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大科技,2019(04).

[6]郑桐依.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走出审计监督全覆盖困境[C].江苏省审计学会审计全覆盖研讨会,2017-03-23.

作者:任艳芬 单位:胶州市胶西街道办事处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