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物流管理专业运输及仓储类课程改革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物流管理专业运输及仓储类课程改革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物流管理专业运输及仓储类课程改革浅析

【摘要】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为例,分析当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课程改革与实施策略,旨在为高职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意见,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实践

运输和仓储是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更是物流行业的两大基本功能。高职院校应该针对当前社会行业状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地对物流管理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校内实训环节脱节

目前高职院校都有一套完善的实验室设备,这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场所,有助于他们提前熟悉日后的企业工作内容与流程[1]。然而,有部分高职院校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却存在着与校内实践内容脱节的现象。这是由于学校实验室的空间有限,或者是有时间限制,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也就无法达到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目的。教师在授课时,通常会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模拟操作,若学生不经过自己动手亲自实践,就很难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2.缺少校外实践基地

为让学生能够学得更多的知识,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做好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实践应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开展得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部分高职院校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不足,从而导致他们难与大型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只能与一些小中型企业保持合作,能为学生提供的实践场所十分有限[2]。尤其是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由于缺乏资金,也很难承担学生外出实习的费用。

3.课程考核较为单一

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在对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时,通常仅以期末成绩为主要标准,这种考核方法并不科学,会让学生认为只要自己考试的成绩好,以后的职业生涯就会一帆风顺;反之,自己考试成绩不好,那么以后的职业生涯也一定不理想。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不是传统的那种单一型人才,而是需要将各科知识与各项技能能够完美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并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工作思维与工作能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物流现代化人才。

二、课程改革与实施

1.主要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和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调研,并结合当前的发展潮流,对物业行业的现状以及岗位设置进行认真的分析,及时地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更新。对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增添运输、仓储类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还设立了与之配套的后勤公司,使之成为一个完整配合的教学实践体系。

2.教学内容改革

实训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将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转换。高职院校在开设这部分实践课程时,可要求学生从客服岗位入手。学生从岗位中就可以对客户进行深度了解,明确客户对该岗位的需求以及对整个物流全过程的需求,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获取大量的岗位信息,才能够在以后的岗位上更好地发光发热,满足企业与客户的双重需求。与之同时,高职院校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及时更新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确保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例如,仓储管理和配送管理两门课程就可以整合为仓储与配送管理一门课程。对于那些重复的课程应该删减,并完善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货运代理管理实训书的编写工作。

3.教学方法改革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以往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学生所需。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积极,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与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索课堂教学内容,要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敢想敢做、勇于提问,在教学中积极融入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设计能力等的全面发展。物流行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教师在对学生授课时,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内课堂上,应积极地拓展课外课堂,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自觉地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还要通过实践明确自己所欠缺的薄弱之处,方能进行自主学习,自动和自觉地对自己的理论知识查漏补缺。通过此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在实践中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岗位内容、岗位需求,有助于调整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高职院校要想促使学生的实践意识与专业技能的提升,就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积极建立健全有关的校内实训基地,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应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教学环境和教学实践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职院校为更好地实现物流管理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就应该做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工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强化学生看图识图的能力。虽然有部分企业的岗位需求并不要求学生制作特别复杂的图纸,但是学生也应该学会看总体布局图、功能图、交通图等图纸,并拥有简单的制图能力。围绕这一工作,高职院校应开设有关的课程,或者是通过网络选修课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学。第二,强化学生的计量与技术技能。学生掌握这两种能力能够更好地分析过去的工作方法,并根据过去的工作方法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对自己未来工作岗位进行更好地规划,而且还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找出有助于相关工作内容的信息,并深度挖掘出顾客所需要的服务,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未来的职业竞争能力。第三,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打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复合型学科,打造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计。在打造复合型学科时,应与学校特色与学生情况相结合,并考虑到行业的实用性。此外,还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目前所拥有的教学条件与师资结构,在构建特色课程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最大优势,深度挖掘已有的学科。例如,在新时期背景下,很多物流企业为寻求更好地发展,都已经开始朝着物流金融等领域进行转型升级,为此,高职院校就可以将物流管理与财会专业进行有机融合,打造富有特色的金融物流管理课程,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物流金融知识,增强日后在职场上的就业竞争力。

5.教、学、练相结合

高职院校为做好物流管理软件的工作,应该建立与完善物流综合实训室,以便学生在实训室里面完成实训活动。物流综合实训室里,要配备学生所需要的各项设备操作以及能够提升学生信息化操作的物流系统操作软件,当课程结束以后,可以开展为期五天的综合性实训练习活动,以确保学生能够强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训练。在进行物流管理教学软件模拟实训时,学生可以逐渐熟练地掌握整个物流管理工作流程和工作的各个环节。高职院校在建立实训基地时,应该完全地模拟企业的实际的真实环境来设置,以满足教学各类项目的所有要求,为教、学、练的有机融合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在开展物流管理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教学改革时,要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来进行,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强化物流管理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课程教学方面,应该注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教学中可融入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模拟实训情景模式法、角色扮演法以及课外实地考察法等,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案例分析,为学生设置相关的作业,并将单元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注重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效结合,以此来逐渐培养出他们的职业素养。例如,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时,可以通过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的课程内容设计一个大任务,然后构建其他不同的小任务[3]。

6.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为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应积极与企业开展有效合作。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校企合作制度,然后再选择某一企业的场所作为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例如,铁路货场运输或公路运输。这些企业或场所,不仅可提供运输、代理、仓库储存、发车等服务,运输方式多种多样,拥有大量的运营车辆、自己的运营团队、不同种类的装卸搬运设备、稳定的客户。所以,这种具有较强运输能力、储藏能力,拥有高科技物流设施的运营作业区,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展有关教学活动的最佳场所。高职院校可带领学生到上述企业进行观摩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运输仓储类等业务的流程等工作流程,强化各类设备的使用技能,掌握最基本的岗位流程与技能。企业还应派专业的员工为学生就运输仓储等工作流程进行实际演练。演练结束后,教师再进一步补充知识内容,并向学生提问,强化学生技能掌握能力。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参观铁路货物装卸作业区,公路货物装卸作业区等不同的区域。通过这种真实的参观活动,有助于学生扩大自己的视野,强化对各类知识技能的掌握与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还应与更多的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最佳的途径是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学生通过这种接近于就业上岗后真实的工作体验,不但可以强化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可以提高自己走向社会后的职业竞争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有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着教学内容与校内实训环节脱节、缺少校外实践基地、课程考核较为单一等问题。通过对物流行业现状与趋势的分析;针对行业发展与岗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有效结合问题,结合物流管理岗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要求,探讨如何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革。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要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的培养,所以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课程改革时,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深度改革,以推动学生知识和实践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崔媛.1+X证书制度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J].中国储运,2022(03):112-113.

[2]张小军,陈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双育双融、产教协同”订单培养协同机制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22(06):47-50.

[3]陈天文.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运输管理实务》为例[J].物流科技,2022,45(02):163-165.

作者:张洋 单位: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