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PDCA循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将pdca循环运用于责任成本管理,将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本文通过剖析责任成本动态管理的初期、中期和末期三阶段中的PDCA循环,指出每一次循环都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改善,形成阶梯式上升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PDCA循环在建筑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PDCA循环
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努力控制成本,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降本增效。责任成本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控制成本支出的重要手段,就是将“责任”和“成本”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依据成本控制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奖罚的一种成本管理办法。因此,责任成本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博士首先提出的。是指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经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并通过这四个阶段不停地周而复始地运转来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该方法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若将其运用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中也一定会使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从而提高其责任成本管理水平。
一、建筑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的PDCA循环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各项成本随着市场变化及方案的变化不断变化,因此,对其责任成本必须实行动态管理,通常可按初期、中期、末期三期来进行循环动态管理。每一期的责任成本管理过程都可以看成是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组成的PDCA循环,每一期结束时都要对工程项目责任成本进行评估和考核,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为下一期责任成本管理过程的改进提供合理建议。在项目竣工后,完成工程项目的综合评估,考核兑现是该工程项目责任成本奖惩规定,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个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预算的编制提供依据。具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每一次PDCA循环可以大致描述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P(计划阶段),责任成本的预算编制和分解。在确定该工程项目相关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的基础上,严格依据其承担责任的范围将可控成本预算进行分解,从而确保各责任中心承担责任范围与预算相匹配,同时也能保证责任预算能随责任范围的变化而及时调整。第二阶段:D(实施阶段),责任成本的控制及核算。该阶段主要是各责任中心根据分解的预算任务,认真组织,确定切实可行的作业任务,最大限度降低可控成本,实现责任成本目标。同时,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项成本费用记录和核算,为下一阶段责任成本分析考核提供依据。第三阶段:C(检查阶段),依据日常成本核算的基础资料,对比各责任中心可控成本的实际值与预算值,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评价其责任成本完成情况。一方面将分析结果作为落实责任成本奖罚的依据,另一方面,寻求差异产生的原因,为改进工程项目下一阶段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第四阶段:A(处理阶段),在对工程项目责任成本考核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差异产生的不同原因,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差异是由责任人导致,应明确对相应责任人的奖惩措施,但不应影响工程项目按计划继续实施;如果差异是客观环境变化导致的,且该影响将持续一段时间,则该项目部需调整相关责任中心责任预算,并上报审批。若审批通过,该项目部应根据新预算实施后续施工流程;若没有通过,则该项目部就需要再次调整修改预算并上报审核,一直到通过为止。上述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的PDCA工作循环在建筑施工企业每一工程项目实施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但每期的循环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解决上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善,从而形成一种循环上升的责任成本管理模式。以实现对工程项目可控成本的有效控制,不断提高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水平。
二、建筑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PDCA循环的具体应用
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中标后,工程项目的总收入基本已经确定,只有努力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才能扩大利润空间,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是其减亏增效的必然之路。建筑施工企业为有效实施责任成本管理,通常在项目中标后即成立专门的责任成本管理机构,全面领导和开展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同时,为便于责任成本管理建筑施工企业通常把公司作为“投资中心”;各项目部作为“利润中心”;各施工队作为“成本中心”。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比较长,管理机构可以大致分项目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实施责任成本管理评估考核,并将PD-CA循环贯穿在这三个阶段中。
(一)工程项目初期责任成本管理中的PDCA循环一般在工程项目中标后,即进入初期责任成本管理阶段。初期循环的P阶段:公司本部在详细调查区域市场的基础上,将公司依据历史经验制定的材料成本定额、以及雇佣劳务和租赁机械设备的指导价,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编制该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预算,并依据该项目的合同总收入预计其目标利润总额和利润率。D阶段:依据该工程项目总体的责任预算,确定参与完成该项目的各项目部的责任预算额,并与各项目部签订责任契约,完成第一次责任预算分解。各项目部组织物资、技术、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参照施工图纸,搜集成本资料,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编制施工预算,并与各施工队签订责任契约,完成责任预算的二次分解。C阶段:公司责任成本管理机构对责任成本预算分解情况进行评估检查,进行工程数量预控、劳务预控、物资预控、机械设备预控、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预控等责任成本管理基础账证表。A阶段:根据成本预控评估结果,完善成本预控,优化组织结构,优化配置方案,优化临时工程,严格控制建设标准,严格预算管理,形成系统完整的项目成本预控书并进行现场交底。
(二)工程项目中期责任成本管理中的PDCA循环工程项目施工队伍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即进入中期责任成本管理阶段。中期循环的P阶段:各成本中心根据责任预算二次分解及成本预控的情况,对所分管责任指标严密部署、挖掘潜力,编制切实可行的作业工序。D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把具体项目分解到工作班组、并对其进行材料用量控制、人工费用控制、,机械设备费用控制,管理费用控制。要做好责任成本会计记录,使每个成本中心清楚自身的执行情况和实现进度,做到责任清晰,目标明确,考核有据。C阶段:根据签订的责任成本预算契约,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分析检查。建筑施工企业除建立以每月成本核算为基础,每季度对成本费用全面分析的定期检查制度外,还应该不定期的根据项目进展和工程变更索赔情况,组织开展项目中期评估,检查责任成本执行情况。检查中要突出责权利的统一,遵循“控制什么,就负责什么,从而检查什么”。A阶段:依据对各责任单位分析检查的结果进行考核,即根据责任成本契约对完成各项预算指标的责任单位根据给予奖励,反之则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将责任成本管理落实到位,从而充分调动工程项目人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预算编制不合理,以及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情况,按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调整,不断提高公司的责任成本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项目中期,由于预算存在被调整的可能性,因此,中期责任成本管理中的PDCA循环可能不止一次,而呈现出反复多次,不断循环上升的状态。
(三)工程项目末期责任成本管理中的PDCA循环工程项目开始竣工收尾后,即进入末期责任成本管理阶段。末期循环中的P阶段:项目部组织专人进行概算清理和竣工决算,并对内部竣工审计、销户并账、余款清收,以及最终的责任成本考核兑现等工作进行计划安排。D阶段:工程完工后,各责任中心应及时按合同对劳务施工队工资、租赁设备机械费用、材料欠款进行结算。目的是锁定各类成本,防止经济纠纷。公司要及时进行内部竣工审计,科学计算分析项目盈亏情况。公司在审计结束后,还应及时组织会计核算并账和银行账户销户工作,并安排项目经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余款清收责任人,建立项目收尾清收责任制。C阶段:清理完工程项目债权债务,且移交给公司全部档案资料后,通过统计工程项目整体的实际成本,并与中期责任成本、初期预算成本进行节超差异对比分析,完成对项目的综合检查。依据相关规定及各责任中心签订的“责任预算契约”,及时对项目责任人进行末期检查。A阶段:在对工程项目责任预算核定的工程量验收的基础上,公司应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情况,以及责任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一方面,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据此给每个责任中心兑现奖惩,奖惩要兑现到工作班组,落实到个人,才有利于增强职工责任成本意识和劳动热情,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对各责任中心的评价和考核结果还可以成为编制下一个工程项目预算的依据,从而使新项目的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为成功进行新项目招投标奠定基础。总之,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将PDCA循环运用到责任成本管理中,提升了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水平。并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工程项目成本。而且,也为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合理的成本依据。
参考文献:
[1]邵珍珍.A公司责任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8(1).
[2]李波.中国铁建大桥局责任成本管理案例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7(12).
[3]黄淑英.施工企业责任成本评估探析[J].江西建材,2016(11):243.
作者:张丽蓉 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