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我国血站运行成本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血站运行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我国血站运行成本管理论文

1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和专业技术水平

在运行成本管理工作实施前,血站应该组建起1支讲政治、顾大局、精通业务、工作严谨的核算队伍。人员的组成不仅要涵盖财务、审计、总务、物料等职能管理科室的骨干力量,还要包括采血、供血、检验、成分、输血科研、质量管理等科室的管理者和成本控制的具体执行者。成本管理专业人员应熟练掌握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血站日常运行和成本管理的关键控制点。

2加强理论指导,坚持四项重要原则

2.1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血站的工作带有较强的生产性特征,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掺杂着不同程度的经济活动,使得血站这种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带有比较浓厚的企业管理色彩。因此,血站在开展运行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重视国家的投入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血站的经营目的与企业存在较大差别,企业以赢得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而血站是为患者提供质高、量足的急救血液,追求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血站的工作成果涉及到的产出不仅局限于血液及其相关衍生品,还包括通过血液制品实现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在社会上树立起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道德观。许多血站还开展了与血液相关的服务和诊疗工作,帮助医院和患者做疑难血型鉴定、新生儿溶血症检测、器官移植配型以及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友病等的诊断等工作,在认真履行了自身职责的同时,也为医院、为患者提供了部分咨询及诊疗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2.2坚持成本回避原则

该原则的核心是要求开展成本管理的血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早规避成本的产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提高,原有的成本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当前血站经济发展工作的需要,血站的管理方式应从降低成本潜力转向预防成本发生。例如各类耗材、试剂、设备、纪念品等的采购,要尽可能集中统一、批量招标购置,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采购价格,节约采购成本。血站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血液的检验报废和非检验报废的情况。设想如果在无偿献血过程中,血站对献血者疏于严格的体检征询、未对各种传染病项目做初筛控制的话,将会造成多少血液报废!这种浪费不仅包含了血站相关的人力资源以及水、电、油等物资的浪费,而且还会造成非传染病献血人群的流失。如今各地血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街头献血者的征询,严格开展HBsAg、ALT、Hb、TP等项目的快速检测,有效防止了不合格血液进入到检验、制备等工作环节,进一步降低了血液的不合格率。仅此1项措施,就可以为血站节约大量的成本,同时还可有效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2.3坚持多动因理论的成本管理原则

按照成本动因理论,成本动因可以归纳为5类:数量、批次、产品、加工过程和工厂动因。在血站运行成本管理工作中,亦应坚持多动因理论的成本管理原则。血站可以通过增加采血量,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来降低血站的运行成本。同一血站,在采购物资时,以1年还是2年为1个采购周期,采购的总量不同,采购价格会有差异,采购成本亦会不同。周期内各种物资还会有涨价或降价的可能性,为避免风险和决策失误,应该事先做市场调研,在综合分析、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确定采购周期。每个批次采购的物资数量越多,则采购价格相对较低,总成本也会随之降低。无偿献血活动中,街头的志愿无偿献血者需逐一招募,招募的人力、物力成本相对较高;而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等团体无偿献血工作是以单位形式招募,许多体工作都是由各单位配合开展,因此团体无偿献血活动能够节省较多的成本。向用血医院运送血液,单独预约与批量预约送血的成本相差也较大,显而易见,批量送血比单独预约献血的成本要低得多。对成本中心、可控成本、责任成本进行研究分析,也会对加强血站运行成本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成本控制角度看,人的主观动因是驱动血站成本的1个重要因素。职工的综合素质、成本管理意识、集体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甚至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都是影响血站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血站应该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研究成果,在单位内部形成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的意识。

2.4坚持系统管理的原则

第一,应该充分认识到血站运行成本管理工作是1项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工作,从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期调研、管理决策、管理计划、管理实施、关键点控制、信息反馈、成本管理考核结果的运用等都应该统筹设计、全面系统地安排。第二,血站开展成本管理,虽然短期内应该抓住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但长期来说还是应该实行成本的全面管理,即全成本管理。第三,鼓励全员参与,全员管理,血站的员工是成本管理工作执行的主体,他们的责任意识、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对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全体员工的充分参与,才能保证成本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3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3.1无偿献血与血液收费的关系

血液是无价的,献血者献血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救助他人才捐献血液。但大家看到的表象是,无偿献血者献血后仅得到《无偿献血证》和纪念品。这一过程产生的成本确实很小,但是血液采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采血袋、相关辅料、对献血者做多种传染病项目的快速检测;血液运送到血站后还要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传染病项目做2次检测,初、复检2次结果均合格后才可以发放至临床。大部分血站还开展了血浆病毒灭活、血液中白细胞过滤等业务,这一系列过程均会产生大量的成本。虽然我国以法律形式界定了血站的公益性质,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国家并没有履行好全额资金的拨付和相关的政策支持。目前大部分血站为差额管理事业单位,甚至部分血站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单位的运转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血液的收入,也同时成为血液成本的一部分。如果血站不向患者收取血液的成本费用,国家的拨款又不到位,那么血站只能关门,枉论向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有效的血液保障。美欧等发达国家也规定血站为非营利性单位,血站负责采集血液,国家根据医疗机构的要求,以成本价从血站购买合格的血液,然后供应到医疗机构供国民免费使用,也就是说,血液成本费用由国家而非患者支付。

3.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血站的性质决定了其所开展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提高社会效益作为其最终目标。开展成本运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动员全体员工的力量,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强环节管理,尽一切可能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尽最大努力节省血站的成本消耗,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关键的环节,为患者提供质高、量足、及时、有效的血液,为临床医疗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服务,尽力为患者降低负担。

3.3成本管理与血液质量的关系

血站开展运行成本管理不代表可以在各个运行程序上偷工减料,降低血液制品的质量。采供血环节中存在许多需要消耗成本的过程和环节,不同价格的原辅材料其质量亦有差异,如果片面强调运行成本管理而采用一些低质的耗材,将会对血液的质量产生影响。例如常用的一次性塑料采血袋、消毒用品、血浆病毒灭活耗材、EIA试剂等,尤其是EIA试剂,国产与进口试剂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价格也相差较大。目前,一些血站在开展成本运行管理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将资金用于血液标本的NAT检测试点工作,实现了血液检测技术与发达国家接轨,更加有效地保障了血液质量。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血液的检测和制备质量,水、电、暖等的供应对血液质量的保障也十分重要。血站运行成本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但前提是要有效地保障血液质量,绝不可以以降低血液质量为代价降低血站的运行成本。

3.4固定资产管理和其他成本管理的关系

由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不科学性,造成了血站重点关注流动资金的管控,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固定资产和其他消耗性成本的管理。血站的房屋、设备、车辆等在血站的资产管理中占据较大比重,一旦购置后即为沉没成本。因此,在购置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减少不必要的设备购置。要加强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行政后勤部门,要制定费用开支标准,明确审批权限,通过定额、定项管理的办法来核定费用开支,尽量减少维修费、水、电、暖、气、油等物资的不必要消耗。

3.5运行成本管理与正常采供血工作的关系

血站的主体工作就是要抓好日常的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和供应等工作。运行成本管理工作会涉及到采供血工作的所有环节,血站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采供血工作流程可能需要全面改造,每个科室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控制点可能会重新设计,单位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员工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思想工作不到位,流程设计不合理,员工对成本管理工作就会有抵触情绪,就会造成成本管理工作与日常采供血工作衔接不到位,成本管理和正常采供血工作之间会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会使这2项工作都受到影响。反之,如果我们在运行成本管理方案的设计初期,充分考虑到采供血业务工作的特点、员工的接受程度、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前将成本管理的一些基本思路、流程设计、考核控制等要素融入到采供血工作中去,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组织协调、细节管理等工作,将会使运行成本管理工作与血站日常的采供血工作紧密结合,进而实现“两不误、两促进”的目标。

作者:朱永宝 崔琳 刘瑜 单位:山东省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