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8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8篇)

第一篇:市场经济发展下企业成本管理影响分析

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的管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为了能够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制度也随之不断发展,而企业的市场竞争也逐渐激烈起来,仅仅只是维持现状、固步自封是无法保持原有的市场占有率。为此,面对如今市场的新形势,需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而这个的关键就是需要不断降低其产品的成本,同时对企业成本管理有所加强。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能够在如今激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多的问题。一旦企业的成本管理不合理,将会使得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保持在初级阶段,而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会被束缚住。

一、何为成本管理

(一)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就是为了能够使得企业盈利所必须投入的各种资本,其包含无形的成本,即人类的智慧、劳动力,也包含了有形的成本,如相关的物质材料等。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待,成本则是指用特定产品对象所相对应的费用进行描述。所谓的成本费用管理指在企业经营以及成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费用,是对于一系列管理方式的总称,这些管理方式包含分析、控制、核算。所以主要目的是在于保障企业的所有费用都用在其所应该使用的地方,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仅仅将降低成本当做任务看待是传统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局限性,而应将企业所有成本费用都运用到关键点上。

(二)进行成本管理的原因

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的进程中所开展的全方面的管理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了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计划、成本计算、成本考核、成本分析等一系列管理内容。在成本管理中延伸到成本控制,其发展过程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以及重视,因为对于企业如何在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并且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就是对企业成本进行合理地管理。成本在投入与产出中的作用是企业经济效益中重要构成内容,一个企业的生产状况是否良好与其成本管理的水平息息相关。一旦企业开展了成本管理并且运行正常后,不但能够提升企业的利润状况,有效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也能帮助企业提升其自身的竞争力,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目前国内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成本管理研究得到了充分发展,国内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及理论性的研究内容大多数都范围太广了,其中所蕴含的内容也较多,其中比较广为流传并且具备着代表意义的有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成本企画等多种成本管理方法。另外在经历了多年研究以后,在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中,国内会计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可是同样也有许多问题依旧存在,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准。

(一)成本管理范畴较为狭窄

目前很多公司都只是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开展管理工作,但是在销售与供应方面却考虑欠佳,其他有关的价值链更加忽视不见,仅仅注重产品的生产成本将会产生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重大失误。企业中每种产品从引进到之后的获利,企业成本并不仅仅是生产成本,其应为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有产生的成本。企业成本管理不能仅仅着眼于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同时也要关注非物质成本,这些成本可能与资本、人力资源、环境、服务、产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关联。在新时代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成本管理太过狭隘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与竞争产生不必要的阻碍。

(二)不具备应有的成本管理认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成本是否能够被管理得出色与企业人才素质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部分中小型企业因为其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其本身的思想并不先进,对成本管理没有足够的认知,错误地以为企业技术不足,就只能利用产量提升才能为企业带来增收,对于成本控制管理却并没有做出应有的指导,这样将会使得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失去其应有的竞争力;或者认为成本管理的作用并不大,而忽视;甚至还有管理人员认为企业产品周期短类别单一,无需开展有关的成本管理工作。这样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损害。

(三)缺少全面的成本考核以及分析

目前国内企业成本考核以及分析大多数都是事后的定期分析,而预测分析和日常分析则并没有被使用,同时分析的方式都是针对成本报表开展分析,不能预期或者进行过程中收集到对于企业经营需求有关的成本信息资料;许多成本分析都是与生产方面有关,经营方面的成本分析却并没有开展,这样随着企业的发展,其所需要的销售以及设计方面的成本也会不断提升,这方面的非物质成本分析内容就形成了缺失状态;仅限于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未对成本效益开展任何分析;在成本分析中只对物质方面的成本有所体现,却未将存在但隐形的成本有所体现,成本分析的不全面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制约。实行成本的责任制并且以责任中心开展有关的成本考核,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产品成本信息与责任成本信息并不相符合,造成获得责任成本信息不顺利。

三、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需要扩充

针对部分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所存在局限性,即注重生产成本、轻视营销以及研发成本,应扩大成本控制的范围,有助于提升企业成本的效果。如今的经济市场中,企业产品成本管理仅仅只注重其中一方面是无法反映出企业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为此需要将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都进行控制。因此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得以生存,成本管理需要进行改革,不光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而应该对成本开展合理划分,扩大成本管理的涵盖面,特此提出以下方案:第一,企业对于成本全程管理的理念需要树立。为了确保企业产品能够在市场中具备核心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需要将视野向前和向后延伸到产品市场中每个方面。为此,企业应针对投资、研发、筹资、售后、销售、生产和采购等多个环节的全部费用,开展全方位的核算与监督、分析与控制。第二,不单单对成品、原材料等物质成本关注,还需要对非物质成本重视,例如环境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二)企业内部树立成本管理观念

如需要确保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就需要从成本管理的理念开始有所改变,对此需要让企业管理者开始灌输成本管理概念。通过各方面的培训以及教育,让整个公司所有员工得到不定期或定期的教育或者培训,使得所有员工都能有成本管理的共识,成本控制责任体系在整个企业中得以建立,激发所有员工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管理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确保能够做到责任到位制,开创出员工对成本时时关注的场景。

(三)成本管理的导向需要进行改变

成本管理的目标仅注重降低生产成本是不合理的,需要将其提升为用户满意甚至社会福利最大化;成本管理的重心需要由纯粹的省钱节约朝着花钱节约转变。单纯地削减成本,将会导致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企业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这样将会使得市场占有率将会有所降低,因此,必须加大投入以增加产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力并保障产品质量合格,从而确保企业信誉不降低的同时,成本有所下降;成本管理的方式应由事中、事后朝着预测决策、监测纠偏以及反映整改的方向进行发展。

(四)成本管理缺乏其应有的体系

国内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却缺乏其应有的系统性。成本管理的传统研究都只是对单个成本的管理模式开展有关探讨,并未对不同方式之间如何结合开展应有的研究,这样不利于成本管理的体系有所发展。仅仅多个成本管理方式的堆砌,是无法取代一个良好的成本管理体系,其不仅无法对企业有利,同时还会导致企业成本不断额外增加。

四、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企业竞争力中的重点就是成本是否处于同行业中的较低水平。企业成本是否被压缩降低将会对企业是否能够获得高利润直接相关。所以企业管理者需要将古老的成本管理观念去除,引进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同时还需要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开展分析,两者相互结合,保障成本管理的覆盖面包含了企业中的一切,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本管理方式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有所突破,仅仅停留在以往的成果中,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需要不断发展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并不断创新出全新的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用以适应如今市场的需求。

作者:周宛靖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第二篇:油田建设中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问题

油田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包括全面管理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目标管理原则以及动态控制原则。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对于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主要从投资可行性分析、资源计划、成本估算及预算、成本核算与控制及成本决算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在合同管理项目初期和项目收尾阶段,成本管理很关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做到成本核算与控制过程和施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项目成本计划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主要通过各部门的收支计划汇总形成。油田建设项目成本管理需要各阶段、各部门协调进行。

1施工成本控制原则与要点

1.1施工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成本控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成本最优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科学合理的限度内,通过对工程项目中各种相关因素的成本管理,达到目标成本最低的要求;二是,全面管理成本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三是,成本责任制;四是,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

1.2施工成本控制要点

(1)施工质量控制1)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接到施工图纸、合同经济文件、施工验收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质保手册、程序文件、建设单位提供本工程执行的文件。施工单位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计划、作业指导文件。施工单位并应保存好与设计、建设、生产部门联系工作形成的文件以及项目经理部质保工程师认为有必要控制的文件。收集基础资料后,施工单位质量工程师根据施工地点和建设生产单位要求初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监察点。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A.各个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首先应充分熟悉设计图纸,结合施工及生产单位技术人员找出此项施工的施工难点、关键部位及关键工序,是否有新材料、新工艺,施工单位是否单独具备工程所要执行的设计文件、工艺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要求的能力。需要技术指导及配合的部门,提前告知项目主管部门进行协调,避免因工期紧张造成赶工现象进而影响质量。B.质量监督人员应结合项目生产组织部门,了解生产施工计划,结合施工组织设计使之对工程整体内容了解更为详细,从而使质量检查点的设置更加合理,也对工程不同时期的施工重点、监察点设置后的检查时间有进一步的了解。C.质量工程师应组织各专业质量监督人员编制质量监督方案,使整个工程质量监督系统化,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内容,确定重点工序、重点部位,明确负责人。对影响工程质量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衡量,具体为:进行风险辨识,建立初步清单,确立各种风险时间并推测其结果,制定风险预测图,进行风险分类,建立风险目录摘要。良好的准备工作是质量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施工质量监察点依据图纸和经验进行初步设定,重点难点及主要风险得到了解,便于质量控制。

(2)在施工过程中,以工序为单位,从材料采购开始严把材料进场关,采购应从已建立的合格供应商档案中选择供应商,或在采购前由项目质保工程师对供应商的质保能力、资质、服务信誉、提供同类物资的历史等进行调查,确定合格供应商,并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依据设备、材料的使用部位、重要程度设立质量监察点。对施工过程中监察点的设置要从源头抓起,实行过程控制。油田地面工艺建设施工覆盖专业较多,各类工程中不同专业所占重要程度也不相同,监察点的设置要抓住重点部位、关键工序,避免片面求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整个体系的合理运行。

(3)保证记录资料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由质量工程师及相关质量部门列出质量记录清单,记录设置要遵照有效、效率、经济的原则,对于可能出现重复的记录,按照优先顺序选择(顺序是:建设单位和监理规定的、标准和规范规定的、公司质量体系要求的、项目经理部补充的)取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由主管部门或责任人填写保存,建设单位和监理有要求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结束后,由质量办组织有关人员组卷存档,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按合同规定送交建设单位指定的部门。为保证现场检查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对于相关记录都要落实到人,遇到需要整改的质量问题应以通告的形式下发,做到有编号有存档。对于生产、设计、建设单位提出的和图纸有冲突的内容,要经各方确认形成书面材料,方可进行施工。做到各检查点都有专人负责,发生质量问题后有可追溯性,有说服力,形成权责明确的质量保证体系。(2)成本控制措施1)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的先进合理、科学化与否,直接影响项目成本综合效益,方案编制过程中要找出降低消耗、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以便编制出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合理、组织上精干的施工方案。2)合同措施。在发承包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及时对合同有关条款进行补充或修改。补充合同或协议要用肯定性、确定性语言,切忌商讨性、意向性等含混的用词。3)变更管理措施。实事求是地办理工程量签证,对于超出造价管理机构的价格方面签证最好由业主或业主委托监理来签认。4)结算措施。在竣工决算阶段,项目部要将有关决算资料提交预算部门,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工程项目竣工后要及时进行结算,明确债权、债务关系。

1.3风险防范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由于技术、资源供应、价格、竞争、利益等因素的变化,成本管理与控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这些因素甚至影响项目的正常开展。因此,要建立项目成本控制的风险防范应对机制,应对各方面的影响,保证项目在预计成本内顺利进行。

2结束语

总之,油田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各阶段、各部门协调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难免会存在诸多问题而对项目成本造成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运用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原则,从项目的合同管理、成本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

作者:丁涛 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

第三篇:移动通信公司成本管理问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变化趋势

(一)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到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现代企业研发、制造、管理、销售等成本以及占据企业成本的比例越来越高,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已经由制造成本拓展到了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二)成本控制环节从下游延伸至上游。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画两种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模式都立足于竞争优势导向的战略;都脱离了以往单纯从产品,从生产角度控制成本的窠臼,转而对整个企业作业链、价值链的动态业务过程从上游至下游作包容式的经济调整,是对成本从“摇篮”到“坟墓”的控制。

二、移动通信企业的成本构成和特点

J移动通信公司近三年来成本结构情况和成本变动情况如表1和2所示。从表可以看到,J移动通信公司销售费用占比最高,近三年业绩指标呈现良性发展,2007年和2008年利润增长率非常高,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收入的增长大于成本费用的增长。对于移动通信企业来讲,它的成本有以下特点:一是电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个特征决定了移动公司固定成本占比较大。电信企业在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时,要依靠通信网络,而当有着一定规模的通信网络建成后,其每年所发生的折旧费用、相应的运营维护费用都是一定的。二是原材料的支出比重较小。由于电信产品没有实物形态,不存在原材料的构成,但网络运行和市场营销的生产过程中,除了固定资产消耗外,其他原材料的消耗占比较小,主要是维护耗材、业务账单、低值易耗品、用户终端的SIM卡等支出,一般占总成本的4%左右。

三、J移动通信公司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目标片面追求完成年度计划指标(KPI指标),而年度计划指标的制定缺乏科学的测算,年度计划指标是省公司制定并下发的,省公司根据J移动通信公司上报的年度收入和成本预计后估算指标下达到市公司,而省公司在审核市公司上报预测数据时比较缺乏实地调研,基本上是按照一定的增长率估算出来并下达的。

(二)成本认识不到位,成本管理理念落后。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找出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严格意义上的成本控制无法真正实施,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从而难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三)预算编制和资源分解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方法。大多数预算数据都是以公司领导“拍脑袋”出来的,预算数据缺乏依据,部门成本预算数据存在“水分”现象严重。

四、完善J移动通信公司成本管理体系的对策

(一)树立全员全过程成本管理理念

成本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后续的维护等成本支出都存在成本控制问题。因此,J移动通信公司在成本管理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成本管理的理念,加大宣传力大,将全成本管理深化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让成本控制和节约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认识中,使得每个员工都关注成本控制问题,自觉行动起来。

(二)深化完善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预算编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预算目标,必须立足于公司的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做出客观、科学、合理的预测,可同时采用多种有效的预算编制方法:工作计划法和定额预算法等。工作计划法可用于网络维修费、广告宣传费等费用的预算编制。例如:J移动通信公司每年都有几千万的网络维修费支出,这个费用在整个公司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它的预算可以先由负责该项工作的网络维护部门根据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制定详细的维护作业计划,在结合目前维护工作的单价整理所需要的成本资源,最终编制出维修费预算。定额预算法:是指根据历史数据和预算数据驱动量的关系,测算出每一个单位数据驱动量所产生的预算数,作为测算定额,然后预测预算期内驱动量的变化趋势,进而编制该项工作的预算。水电取暖费、社会渠道酬金等成本预算编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例如:对放号酬金的预算编制可以先采集近年来新增用户的数量和每新增一户所支出的平均成本,然后根据业务预算中确定预算期内新增的用户数计算所需的成本,形成预算数据,如表3所示。

(三)以战略成本为指导,利用作业成本法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和控制

1、网络资源中的网络设备代维费,代维费是具有维护能力的第三方提供维护服务所支付的成本,它的成本动因需要以下信息保证资源合理使用追溯。

2、营销资源中的广告费,它是指为了扩大影响,宣传品牌而在媒体做广告宣传发生的成本,需要反映的信息有。

3、综合资源中的房屋租赁费,它是只满足生产管理需要而产生的房屋租赁支出。综上所述,研究、探索和建立适合J移动通信公司的成本管理体系,是J移动通信公司应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是公司所有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认真分析了公司成本管理的现状,深入解析了公司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助战略成本的指导思想,以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模式为渠道,以“作业成本法”等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论为工具,不断提升和改进J移动通信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将成本开支的全过程纳入到管理中,实现“价值型”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

作者:江晓夫 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揭阳市分公司

第四篇:医院采购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背景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危,但是由于竞争压力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医院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医疗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采购是医院诊疗活动的基础环节,与每个医院的临床活动过程联系密切,其过程面临采购品种多、采购分散、采购方法复杂等困难。随着医学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对医院采购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是当前医院采购管理所面临的新难点。

二、目标医院的采购管理现状

医院医疗专用产品的采购对象主要是医疗专用设备与医用耗材。

(一)采购品种

医院采购涉及的品种众多,数量巨大。其采购项目包括医疗器械设备、药品、后勤生活物资、其他物资。大型设备采购一般金额较大,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采购频率较小。药品与物资的耗用量大,需经常采购,其中药品的种类上万种,价格千差万别。随着医院的发展、高尖端的医疗专用设备不断的推出和新的耗材种类的增多,采购金额逐年增加。同时,采购品类纷繁复杂,质量参差不齐。

(二)医院预算额与实际采购额

我国医院的采购项目就预算额与实际采购额的超额率普遍在15%左右,这是采购计划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的直接反映。

(三)采购项目供应商

我国规模较大的医院的采购项目供应商普遍是几十家,其中有稳定供应关系的较少,其余的供应商与医院供应关系稳定程度一般。而小型医院的供应商更少,供应的稳定关系更弱。

三、医院采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整体的成本控制

医院的采购工作涉及科室较多,主要包括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检验科等,牵涉到临床科研、日常办公、后勤生活等,但大部分医院缺乏专门的职能部门对物资采购进行全盘的成本控制。并且各部门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采购,多头报帐、多头负责的现象时常发生,常出现“规避招标采购”、“帐物不符”、“多领少用”、“入库多、出库少”等现象,牵涉到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加大了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采购制度不健全,采购混乱,成本浪费

由于医院的采购信息流和物流不匹配,采购员与供货商、供货商与财务科的沟通存在问题,造成沟通成本的增加。采购计划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往往按需随时采购,导致采购秩序的混乱,出现部分物资采购重复,部分采购不足,不能保证医院正常供给,也带来了浪费。

(三)采购预算执行不到位,设备闲置情况严重,成本超支

医院虽制定了采购预算,但是难以严格执行,采购费用年年超支。由于缺乏对设备成本效益的分析指导,为了达到医院的社会效益,与同行的竞争,盲目进行设备采购,先进设备刚上市,就匆忙采购,造成旧的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闲置情况严重,保养维护也不到位,采购成本超预期。

(四)供应商服务质量低,采购成本高

医院采购项目的供应商多且分散、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医院的运行安全与采购成本。部分供应商与医院供应关系稳定程度一般,医院议价能力不高,无法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如果医院使用的医疗用品出现问题,则容易出现商与生产厂家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无法落实责任,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经营,增加了医院的运营风险。

四、优化采购成本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设立集中采购部门,统筹采购工作

医院成立采购管理办公室,由不同部门的采购人员组成,集中负责对外采购工作。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面掌握物资库存及去向;审核供应商提供的采购价格,审查供货商的资质,确定供货商和采购渠道,参与审定采购指标和合同签订;建立物资采购分类总账。同时成立三个对内供应管理部门,分别负责供应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办公后勤用品,并跟踪物品使用情况。根据库存数量、效期及消耗情况等,定期编制采购计划,最大限度实现物资“零”库存并定点采购。

(二)优化采购流程,加强成本控制

建立一个完善的采购流程计划,加强采购信息流和物流的匹配、采购员与供货商的沟通,保证医院物资的正常供给的同时减少成本浪费。加强对其内部流程工作的有效管理,形成部门间的相互监督签批、沟通协商,以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对临床需求做出快速响应,缩短采购周期。

(三)加强预算制度执行,有效降低成本

医院根据以往的设备、物资的需求使用情况以及医院的资金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制定下一年度的预算与采购计划,并严格执行,临时采购项目需审批,但特殊情况除外。对设备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采购完毕的设备及时确定安置场所,对原来设备及时保养。

(四)减少供应商,建立健全供应商诚信制度、供应商档案

为了提高医院在各环节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供应商的数量。同时,对采购物品进行质量跟踪,建立供应商诚信制度。规定供应商在采购活动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参加采购活动的人员行贿,否则严肃处理。根据采购的物资设备的使用情况、售后服务状况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同时建立供应商档案,方便日后的采购需求。

五、总结

完善医院的采购成本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直接影响到使用部门的效果乃至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并且能够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率,促进医院的良好发展。医院要做到:设立集中采购部门,统筹采购工作;优化采购流程;加强预算制度执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建立供应商诚信制度;完善招标采购制度;最终为医院节约开支,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作者:彭雅玲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第五篇: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问题及完善

1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及其重要性

财务成本管理在房地产企业的各个阶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与快速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领导者的重视。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前期房地产企业在立项和规划时的财务成本管理、中期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时的财务成本管理和后期房屋销售环节的财务成本控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前期的财务成本管理与中期的财务成本管理。前期的财务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所做出的销售预测、在项目开发成本费用与房屋销售预测基础上形成的盈利预测、在房屋销售预测与房屋盈利预测基础上进行的税收筹划以及企业资金预测。其中,在进行销售预测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注意综合考虑房屋的价格、房屋的近期销售情况、房屋的区域分布情况以及其他发展商的情况;盈利预测是决定项目开发可行性最重要的因素,影响着整个项目的成败,应尽可能地保证其精确性;税收筹划的合理与否关系着企业资金链的良好运转,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应当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资金预测是房地产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着项目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正常运行,精确合理的资金预算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中期的财务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对土地成本、建安成本、政府规划费用以及配套设施成本等财务支出的管理。其中,土地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前提与根本。近年来,土地成本呈逐步升高的趋势;建安成本所需费用较多,是房地产开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政府规划费用指进行项目规划、项目施工等过程中向政府所缴纳的费用,可有效运用政府的优惠政策来降低这一费用;配套设施成本是指项目开发后期运用于道路、供电、绿化、通信等施工建设所需的费用。

2当前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当前的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着财务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与财务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制度是效率的前提与保证,但是,在当前的房地产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财务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金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与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没有明确的分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财务成本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未能在实际操作中发挥效用;资金的运营管理盲目,缺乏一定的依据;未能制定科学的成本计划等。第二,在当前的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着财务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据调查了解,当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的领导与财务管理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许多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前期,过分注重产品的设计而忽视了销售预测、成本预测以及税收筹划等前期的财务管理工作,部分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人员年龄较大,成本管理意识低下,缺乏财务成本管理理论知识,所制定的成本决策以及成本计划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导致财务成本管理的盲目性。第三,在当前的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着财务成本管理方法不科学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研究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现代化的财务成本管理手段才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与及时性。但是,当前许多房地产企业仍然采用落后陈旧的财务成本管理方法进行财务成本管理,未能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引入财务成本管理中,导致财务核算的滞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工程成本的增加,难以满足当前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的需要。第四,在当前的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着房地产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不协调配合的问题。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而存在的,只有各部门相互配合,才能促进企业的顺利发展。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工程部等其他部门的相互配合,但财务部门与工程部门之间难以相互协调,导致出现拖延现象。

3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问题的完善对策

第一,房地产企业应当注意建立健全财务成本管理制度,完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首先,企业应当注意依据自身的特点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制度,所制定条款应尽可能地做到具体,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规定,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其次,财务部门应当做好其本职工作,为企业提供精确的财务预算信息,定期对企业资金的流向进行总结等,以确保房地产企业的顺利运行。最后,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与有效的监督制度,有效提高员工对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以促进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有效降低成本。第二,房地产企业应当注意从思想上提高相关领导者与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财务成本管理意识,将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看作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促使企业领导者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推进企业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其转变观念。此外,企业领导者应当注意综合考虑物质成本、非物质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以及环境资源成本等各种因素,树立全面科学的财务成本管理目标,有效促进房地产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第三,房地产企业应当注意不断创新财务成本管理的方法,改变过去陈旧落后的管理方法,依据房地产企业的规模及其自身的特点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引进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促进自身财务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精细化,有效避免人工审核资金所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第四,房地产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中因拖延现象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房地产企业的涉及面较广,资金的流动量较大,与工程部门等其他部门之间紧密关联,因此,企业应当注意通过定期开展跨部门会议、加强各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以及开展全员沟通等方式使各部门的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彼此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4结论

在当前的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中还存在着财务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财务成本管理意识,财务成本管理方法不科学以及各部门之间不协调,未能制定科学具体的财务成本管理方案等问题,因此,相关房地产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注意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完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提高财务成本管理意识、创新财务成本管理方法、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制定科学具体的财务成本管理方案。

作者:薛华伟 单位:天津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

第六篇:事业单位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事业单位也在处于转型与不断改进的阶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强化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事业单位应做好成本管控节约资源的榜样,加强本单位的成本管理能力与水平。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成本管理观念与时代不符且意识淡薄

国家是事业单位资金的主要承担者,作为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主体,国家应加强对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力度。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措施与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了。当前,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成本管控力度不够,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而且,国家对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依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理念方法根深蒂固的影响,成本管理的意识薄弱,重视资金投入,忽略了成本控制。国家颁布的相关财政法规成为了事业单位进行成本管理的唯一推动力,事业单位和国家都缺乏主动进行成本管理的意识,究其根本是因为国家和事业单位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对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多年前就已经推行,但依然有一些事业单位还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本管理模式中转变出来,对事业单位的费用、成本的管控与合理规划意识较薄弱。虽然国家已经意识到加强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相关政策和措施尚未健全和完善,对成本管理、费用规划的宣传、教育与考核力度不够,无法引起相关事业单位的重视。

(二)缺乏系统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自从我国事业单位实行改革后,我国事业单位也非常重视,建立了成本管理的相关管理机制,但不够系统和完善。一些事业单位连基础的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造成本单位财务方面非常混乱,更不用提依据单位实际收支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了;一些单位单有计划,没有实际的行动,成本管理机制与体系形同虚设;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监督考核机制,绩效考评机制不够完善,相关奖惩制度没有落实到部分和个人之上,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缺乏系统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使得一部分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处于松散无序状态,将对事业单位整体的运行与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三)成本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

事业单位属于流动性不强的单位,其内部的成本管理人员往往缺乏丰富的成本管理经验,且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其思维与管理方式比较陈旧和落后,与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不相适应。同时,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成本管控知识与实践经验,相对于企业单位灵活多变的成本管理模式与方法,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就显得较呆板不成熟。

(四)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方法陈旧

成本管理离不开财务部门对财务数据以及事业单位自身收支情况的整合与分析,会计核算就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条件和措施,而如今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都比较落后,与时代需求不相适应,与时代步伐不相符合。在单位成本管理时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太过依赖,与事业单位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现状不相适应。同时,事业单位对本单位成本预算、年终结算以及相关财务内控问题不重视,不具备根据单位具体收支情况做出相关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条件。此外,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将如今一些先进技术与设备应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去,成本管理工作并没有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更加便利。

二、事业单位成本管理问题的相关解决对策

为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共同创建“四型”社会,强化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的建设,从而推进事业单位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进程,加强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力度迫在眉睫。

(一)深化成本管理理念,强化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成本管控

为深化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理念与力度,国家应尽快出台系统完善的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并加强对事业单位成本管控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定期对事业单位进行成本管理教育培训,对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情况实行定期考评机制。同时,国家出资人应对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合法性原则和真实可靠原则,以此提升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管理意识和管理力度。此外,事业单位方面应加强财务部门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升本单位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

(二)建立系统完备的成本管理体系

为发挥成本管理的最佳效用,事业单位应致力于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完善成本管理机制。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便是进行成本预算,通过对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的了解与分析,综合前两年事业单位的具体财务收支情况个成本费用,制定出该年度事业单位的成本预算;定期对成本管理措施和成本目标进行确定与更新工作,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经营运行情况与未来需求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决策。根据决策内容编制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相关计划和方案,并按照此方案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在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应专门设定成本管理监控小组,对成本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提升成本管理的管理水平,防止出现成本管理松懈或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同时,建立财物内控机制也是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应重视财务内控机制的建立完善工作,对会计资料进行审查,保证其真实可靠;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水平、财务分析和处理能力,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发挥员工在成本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员工是事业单位的基石,是单位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单位进行成本控制的主导力量。因此,事业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发挥员工的成本管理控制的主导作用。单位应该积极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的宣传工作,使员工明白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有意识的节约成本,避免浪费行为的出现;同时,企业应该强调员工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员工进行成本控制活动,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使成本控制观念深入人心,便于成本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同样的,对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员工拥有了更为专业也更加娴熟的操作技能,能够降低操作中的失误,从而减少损失,提高效率。总的来说,财务部门在整个成本管理活动中只是起整合辅助作用,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才是主体。而且,单位部门间的职能与技术各有差异,财务人员在不了解各部门工作性质与相关需求时进行成本管理可能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等情况,也无法科学合理的对各单位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工作既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又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提升单位的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引入先进管理方法和高素质管理人才

为改变我国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理念与方式落后陈旧的现状,努力提升管理部门水平与能力,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引入高素质专业型管理人才,为成本管理部门灌输新鲜生命力,使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模式从落后、陈旧中解放出来,焕发出先进、灵活的光彩,为本单位的成本管理整体水平加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应加强成本管理的力度,保证单位运行和经营的顺利与高效性,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单位。

作者:陈红涛 单位:长江引航中心靖江引航站

第七篇:地产成本管理突出问题解析

一、地产项目概况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一个住宅项目A项目,该项目位于上海北部区域,总建筑面积13.69万㎡,销售面积9.9㎡,容积率1.2,于2009年3月进入前期决策阶段,直到销售清盘共历时4年3个月。在本项目中,总成本为12.42亿元,土地成本、市政公建配套、财务费用、税费等成本占总成本的58%,其中土地成本占总成本34%。在国家强化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为了提升本项目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积极探寻可控成本路径,实施全过程、全阶段地产成本管理,合理降低成本费用,从而在成本管理中实现效益目标。

二、地产成本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地产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中,成本信息调研和成本估算是该阶段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然而在A项目中,公司虽然组织了人员进行成本调研,但是却未对项目背后隐藏的成本信息进行仔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如,未考虑项目红线外景观建设、河道两侧整改养护等。此外,A项目在决策时仅仅将净利润率指标作为投资决策依据,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不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二)规划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地产项目工程设计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设计人员过于重视技术,忽视经济性,随意提高工程的安全系数或是设计标准,但却并未充分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由此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造成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在A项目的设计阶段中,事前控制做得不到位,未对各种不同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测算,仅凭借经验便决定了方案,由于方案选择时,没有进行对比分析,也没有结合不同品质、不同部件的成本数据反馈给设计单位和市场,从而导致了项目成本增加。

(三)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地产项目工程施工阶段较为突出的成本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未对签证、设计变更进行有效控制,致使成本超预算;另一方面是动态成本反馈不及时,成本管理严重滞后。在A项目中,33%左右的签证和设计变更均是因提升产品品质和满足市场需求所致,还有34%则是因工程质量不合格返工及工程量增加所致,剩余的33%则是因设计存在缺陷所致,这些设计变更及签证进一步增大了成本管理难度,也使成本超预算的风险有所增大。

(四)竣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成本管理后评估是地产项目竣工阶段的重要工作,可为房地产公司积累实际的成本管理经验数据,为强化类似项目成本管理提供参考。在A项目中,实际成本金额与预设的成本指标存在较大差异,超支7475万元,其中土地成本、建筑安装成本、经营成本的差异较大。但是在竣工阶段,该公司未对A项目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的后评估,使得经验数据积累不充分,不利于公司解决类似成本控制问题。

三、地产成本管理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投资决策阶段成本管理

1、合理编制成本估算

首先,做好成本调研工作。对于拿地时的成本估算而言,应当由多个部门的专业人员联合进行调研,全方位调研项目的成本情况,确保后续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其次,开展项目实地成本调研。通过对项目进行实地成本调研,能够了解并掌握土地属性以及周边土地市政的配套情况。在本项目中,因该阶段未进行实地成本调研,致使估算成本中未能充分考虑如下费用:周边景观建设成本、河道整改养护成本、垃圾处理费用等等。若是项目的投资阶段进行详细的实地成本调研,便可发现河道需要整改、景观需要施工、垃圾需要处理,由此能够使成本估算更加准确。再次,编制成本估算。当调研工作完成之后,可由成本管理部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对地块成本进行分类研究,进而做出正确的评价,最终形成全面、合理的成本估算,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2、科学确定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既要包括静态的投资回报指标,又要包括动态的现金流相关指标,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开发能力和战略发展目标。在本项目中,总结该公司以往投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可构建如下投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财务可行性指标,主要包括净利润率、内含报酬率、投资回报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指标五项指标;二是战略经营指标,主要包括是否符合企业战略发展区域、是否符合标准化产品要求、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导向、政企关系如何四项指标。

(二)加强规划设计阶段成本管理

1、优选设计方案

在选择规划设计方案时,要充分结合房地产专业知识和市场宏观政策环境,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分析,确保项目方案符合市场定位。在本项目中共有两个方案,方案一为纯多层社区,方案二为高低结合社区,在充分考虑限购、限贷、小面积公寓房市场销售情况等因素基础上,选择方案一。

2、强化设计过程成本控制

首先,对各个方案成本进行对比。在本项目的开发设计阶段,采取的是多家竞标的办法,从中选取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对于不同的设计方案,要进行成本经济性指标对比,在确保成本最低的前提下,择优选取设计方案。其次,出图前要进行严格审核。出图前审核的主要目的是将工程变更控制在施工前,在本项目中,因设计图纸忽略了河道建筑排列的影响,由此会导致4栋临河建筑的桩基与土方施工成本增加。在审图阶段,通过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对建筑排列布置格局进行了优化调整,使这4栋建筑退离河道10m,这样使工程成本节省了100余万元。最后,采取限额设计,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在项目成本控制中,限额设计是关键措施,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经济性技术指标和造价指标,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必须在限额范围内进行,为使该约束更具效力,可在设计合同中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

(三)加强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1、加强施工图前期审查

在项目施工阶段,对施工图纸进行前期审查能够减少施工中的变更,但凡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成本管理人员均应当提前做出成本预算,并经建设方、设计方和监理方共同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变更,由此能够使工程成本获得有效控制。

2、落实签证管理制度

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更加明确,有助于确保签证质量,从而杜绝虚假签证的情况发生。在办理工程签证时,应遵循及时、客观、准确的原则,所有隐蔽签证必须以图纸作为依据,施工图以外的签证,要注明原因、时间、地点等等。当签证发生后,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及时处理,同时,要遵循签证的计价原则,并按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进行费用结算。此外,还要确保签证及时准确、有据可依,其内容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3、运用成本管理信息化软件

项目成本管理子系统主要是由估算成本、目标成本以及目标成本分析等模块组成,通过对各个模块的合理运用,可以自动找出差异,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四)加强竣工阶段成本管理

在地产项目竣工验收后,公司要组织人员对成本管理进行评估,总结成本管理经验,为以后的地产项目成本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分析成本偏差

该环节是成本管理后评估的重点,除了需要对偏差额进行定量分析之外,还应对产生偏差的具体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在本项目中,通过成本偏差分析可知,土地费用、建安费用以及期间费用是产生成本差异的主要成本项,上述三项差异属于异常偏差,必须对其进行重点分析,并落实至明细成本项,防止后续项目出现类似情况。

2、总结成本管理经验

即将总体概况与成本偏差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文档,并通过内部培训及交流方式进行分享,为后续项目开发吸取好的经验,规避问题。在本项目中,总结出来的成本管理经验有以下几点:通过预先获取开发贷款,提高了项目的内含报酬率;通过对客户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为销售带来了便利;加强了对项目变更及签证的管理。

3、积累成本管理相关数据

对项目成本管理相关数据的积累,可为其它类型项目的成本估算及指标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在数据积累和使用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要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进行数据积累;形成单方成本价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对材料、采购、施工等进行分析,形成部品件配置的经验数据。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提高地产项目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管理贯穿于地产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解决好各个阶段中存在的成本管理突出问题,实现地产项目成本最优化。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还要建立更加规范化、精细化、流程化的地产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琼 单位:富力南京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八篇: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成本管理会计”是会计、财务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和后续课程的学习。

1“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问题的问卷调查

1.1问卷设计

为了全面了解“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与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问卷内容涉及课程学习的兴趣、重视程度、主动性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等方面。问卷设计为选择题的形式,部分问题有需要学生填写的内容。

1.2样本选择

本问卷选取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1份,其中无效问卷为将多选作为了单选的问卷。

1.3调查结果

1.3.1课程学习的兴趣、重视程度和主动性方面

就课程学习的兴趣,只有11.84%的学生表示对“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有兴趣,而不是出于考试和学分的考虑。将近一半的学生(40.79%)表示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11.8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感兴趣。在调查中,30.67%的学生表示很重视“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52.00%的学生比较重视,只有6.66%的学生表示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就是否会主动学习,52.63%的学生表示自己会主动学习“成本管理会计”课程但难以坚持,26.31%的学生会经常性地主动学习,包括课前的预习、课后的自主复习。

1.3.2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方面

在问卷中,学生普遍认为成本计算方法、短期经营决策、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和全面预算等章节的内容比较难,学习过程中问题较多。

1.3.3课程教学方法方面

在问卷中,学生认为造成该课程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单一(60.53%)、缺乏练习(50%)和学时少(19.74%)。学生普遍反映,对“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而言,多做练习(46.37%)和案例教学(51.32%)的效果较好。

1.3.4课时安排方面

调查显示,53.25%的学生认为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96学时较充裕,但是如果只有80学时则比较紧张。

1.3.5实践教学方面

在实践教学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课内实践。具体结果如下:45.4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增加课内实践,22.0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24.68%的学生认为一般,7.7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课内实践。

1.3.6课程考核方面

在课程考核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在的考核方式还算合理,但是其中存在很多问题,最终的考核结果与平时的表现及付出普遍存在差异,甚至差异较大。具体结果如下:12.73%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增加课内考核,27.2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56.37%的学生认为一般,3.63%的学生认为现有的考核方式不合理。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与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2.1学生普遍比较重视该课程的学习,但积极性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课程的重要性,即使对该课程不怎么感兴趣,学生还是普遍比较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会主动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颇为吃力。一般而言,课程学习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还比较高,但是随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没有掌握的东西日益增加,跟不上课堂教学步伐的学生越来越多,不少学生因此而放弃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妄想通过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通过课程考核。此外,“会计学基础”和“中级财务会计”是“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学习的前续课程,经验证明,如果学生对于“会计学基础”和“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一知半解,到了学习“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往往是举步维艰。因此,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2.2授课学时数相对较少,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分配有待改善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及素质教育的呼声,全国各大院校都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在此背景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我校各专业课程的授课学时数被普遍压缩,并增加了实践课时。以“成本管理会计”课程为例,我校2010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分别开设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门课程,前者为40学时,后者为48学时,总课时88学时。从2010级开始,两门课程合二为一,课时压缩为56学时。在调查中,学生也普遍反映,相比于教学内容,“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课时安排偏少。在教学中,鉴于学时的限制,很多内容都没有办法深入展开。诚然,作为教师,应该知道安排多少课时就讲多少课时的内容,但是学校规定教师上课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执行。学生在各种专业考试,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级会计师考试、注会考试等,也会考到这些内容,后续课程教学中亦会涉及相关的内容。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教师往往在“讲”与“不讲”中纠结。

2.3教学方法单一,案例教学比重小

目前,“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多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了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理论教学较多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详细讲授教学内容,较少使用案例教学等方式。一般不设置课内实践,即使有安排课内实践,多以习题讲解为主,偶尔会进行课堂讨论,缺少相关的教学软件。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稍微把握不当,就会造成课堂上学生疲于做笔记,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更不要谈“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了。久而久之,学生仅存的一点兴趣也会被消磨殆尽。

2.4课程考核方式不科学

目前,我校“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70%)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根据课堂考勤、课堂发言和做题的主动性和准确性、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记录等评分。一方面各个高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现有的大学教育资源有限,在此形势下,大学教学大都采用大班教学,一个教学班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上百人,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都了如指掌显得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只能通过课堂考勤、发言、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动态,而课时有限,每堂课都点名显得不可能,作业和实验报告又存在抄袭的可能性,教师仅据此很难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期末的闭卷考试能大体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考试中存在偶然因素,有些学生平时到堂率高、作业认真,期末考试成绩却往往差强人意。“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考核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应该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任课教师应该有一定的决定权,以方便教师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使考试成绩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促使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可以采取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扩大平时考核的内容,增加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指标,如课堂做习题、主动发言的次数及准确率等,每一项权重可以根据该项目对学生的导向作用而调整。

作者:谢爱萍 李亚云 单位:南昌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