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最优成本管理价值链导向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最优成本管理价值链导向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最优成本管理价值链导向研究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传统优势产业,在信息化时代的市场竞争中,确立成本优势是提高国内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提升经营管理的核心。本文对现代制造业成本控制进行探讨。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中的核算方式单一。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生产过程的成本核算上,成本管理最终结果反映只注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消耗。依赖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对与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材料库房管理,生产过程成本量化控制,产品市场推广销售,产品作业费用可能存在不过问的状态,使得制造业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偏大的现象,成本控制力度和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强,严重影响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以及成本数据的可用性。

2.原材料采购成本管理不均衡。制造业企业采购环节整合力度不强,集约化采购受限,采购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均衡。生产物流成本主要受承载量限制,零部件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突出,采购环节的成本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3.资金占用成本突出。原材料和零部件储备资金占用多,在制品生产交付周期长,造成生产资金沉淀。一些企业在进口原材料时,为了追求期货交易投机收益,经常改变各种原材料储备比例,使得原材料储备结构不合理,增加了生产成本。还有企业在新产品试制研发过程中,淘汰和积压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长期占据着库存,缺乏科学合理生产调度计划,材料使用率低下生产供应效率不高增加了资金占用。 

4.成本数据信息不完善。制造业企业生产流程长,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时间差异较大,半成品和副产品众多,生产从产品需求,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与物流需要及时提供精确的生产成本核算数据。国内大多数制造业企业采用传统的核算产品的成本方法,信息化水平不高,生产步骤成本归集有时间差。制造业现在的成本管理模式没有将成本数据共享纳入成本核算体系中,导致生产链成本失真。

5.缺少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在国际财务管理中,国内制造业企业必须采用全新的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财务人员,只是满足于琐碎的财务日常核算业务,没有考虑产品全制造过程的成本管理,缺少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不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能提供企业战略决策管理所需要的财务数据和成本信息。在强调生产环节成本的控制中,没有考虑如何使得成本管理为企业战略发展服务,没有考虑如何使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支持企业的长远的战略发展。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思路

1.成本管理必须实现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型。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时间、空间、业绩、过程,是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企业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个链节。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形成的成本竞争优势,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逐渐确立本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从而形成价值链的战略。 

2.成本管理必须实现向集成成本管理模式转型。首先.为适应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对现代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上具有创新点。其次,两者在成本管理都是以成本层次分析和过程成本控制来作为成本管理核心,这与集成成本管理的核心目标的建立基本一致。最后,在实践中发现,两种管理方式通过有效的结合,各取所需,扬长避短。即可以保证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又可以降低过高的成本产生,实现成本核算管理集成控制体系。

3.成本管理必须实现向精益管理会计转型。精益管理会计是指在精益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价值流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以价值链为成本核算对象,将制造费用直接计入各个价值流成本,追求更多盈利。其中,精益管理模式是指按照识别增值的价值流、理解客户价值、创造产品和信息交流、利用客户拉动和价值最优管理,追求生产经营精益管理的原则,企业的各项活动都以最小的人力、设备、资金、资源投入,换取更大的生产投入产出与价值取向回报,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

4.成本管理必须实现向价值链成本管理的转型。把资源重点集中在战略性的产品,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合理产品资源配置,有意识的促进财务资源向目标价值链转变,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把产品型号进行聚焦,聚焦资源,精简产品的型号,把产品的核心零部件标准化,提高单品销售的贡献度。通过成本的反馈式的倒推方式,将成本的管理从事后走向事前,将成本控制前置到研发阶段,达到整个企业最终追求盈利的目的。另一个是效率的驱动,管理要简单化,组织要扁平化,通过精益制造来提升整个制造的运营效率和组织效率。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必须要围绕着生产全生命周期来进行,以产品的生命周期作为主线来展开,联合产品周期各个环节,真正实现成本管理到价值最优管理的整合优势。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1.提高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按照生产价值链管理要求,从产品原材料采购环节,设计制造环节,销售和后市场服务环节加强成本最优管理理念的培养。动态打造财务信息化管理和成本共享中心对财务管理水平的需求,通过“数据看管理”提供快速,高效的财务成本信息交换服务网络建设。

2.改进原材料采购与储存结构。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计划,科学地计算最佳经济订货量,降低采购和储存成本,并在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应该公开、公正地采用供应链管理,选择材料供应商,注重材料质量和供应商的信誉。推行战略采购思路,缩短供应链的长度,建立与供应商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保证稳定的货源,尝试原材料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实行网上采购,加采购过程的公正性,降低采购成本。控制原材料库存成本,将其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材料成本形成的各个环节,达到原材料成本价值最优模式。

3.优化物流管理。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注重物流路径的最优设计,合理安排生产物流流程。在生产环节中,精确计算各个装备步骤的生产时间和运输时间,科学设计生产物流的实物量和时间量,降低生产物流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生产物料流动和搬卸费用。加快物流设施和服务平台支持,利用专业物流公司的服务,提高生产物流业务的效率。

4.发挥信息化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企业建立标准成本基础数据库,在信息平台支撑下,以财务信息为核心开展管理,实现与“数据成本”建设为依托,完善和构建网络和通信为基础的新基础财务管理体系,搭建一个财务数据核算,分析,报告一体化,高附加值的信息网络,最终为企业成本和财务管理提供更加创新环境,减少大量日常繁琐的基础成本核算工作,优化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发挥信息化信息平台在成本中的管理,为提高协同管理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加强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成本指标控制体系,确定指标管控的领域范围,实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重点建立指标考核激励机制,确定责任中心,根据每个部门、员工的执行情况进行量化,对超额完成的部门实施激励,极大的调动工作积极性。完善成本管理控制考核体系,设置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周期、奖惩办法。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6.塑造成本管理文化。良好的成本管理文化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企业成本文化的内容主要有: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成本激励约束机制、最优成本的建立、成本效益化程度及其有效性等方面。如果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有比较好的成本管理文化作为实施的基础,企业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使每个员工都有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成本意识,形成节约成本的良好习惯,成本就一定可以降下来。基于价值链为导向的最优成本管理,在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成本动因分析,通过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或后向整合,寻找使双方都能降低成本的机会,形成更好的品牌偏好和市场忠诚,将会为产品成本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更大的空间。

作者:张晓涛 单位: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