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论文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意义

(一)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适应社会对公立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需要2009年,国家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医改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新医改提出了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但是怎样补,补多少,既是地方政府也是公立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和分析,为政府的决策方案提供依据。

(二)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公立医院作为特殊的事业单位,一方面具有公益性质,应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又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仅靠现有的财政补助远不能满足医院庞大的支出需求。为了生存,医院要有自己的创收途径,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但是,如果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医疗服务费和药品加成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又会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所以,医院的增收节支应以社会效益第一作为重要前提,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靠收取高额药费维持现状的情况将被改变,为保证其正常运转,公立医院在稳定收入的同时加强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成为医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改革医保对公立医院支付方式的需要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偿付、结算)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在被保险人接受医疗服务后,对其所花费的医疗费用进行部分或者全部补偿。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就是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医院承担着提供医疗服务和控制医疗费用的双重任务。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就成为调节医疗资源流量的主要手段,对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险资源配置起着导向作用。激励定点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必须有一个好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既能把医疗费用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又能促使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健康协调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已经历了几次调整,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支付方式需要公立医院在开展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全成本核算不但可以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同时也增加了卫生主管部门在制定病种价格时的话语权。

二、公立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现状分析

(一)公立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认识不足医院领导对对全成本核算不重视,职工对全成本核算认识不足。多年来,公立医院采用差额预算的管理模式,除每年正常的国家财政补助外,还可以争取一部分基建拨款、设备购置等专项经费,造成一些医院经营上没有压力,“重医疗、轻理财”、“重收入、轻支出”、“重投资、轻效益”等情况,医疗资源浪费严重。

(二)公立医院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三级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素质一般较高,对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能熟练掌握,基本能够满足医院全成本核算。但大多数二级公立医院财会人员素质较低,财务岗位由非专业人员担任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财务会计基本技能比较欠缺,对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认识和掌握不够,难以满足医院全成本核算要求。

(三)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HIS系统等)难以满足全成本核算的需要目前,各公立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比较落后,功能不完善。大多数医院的计算机网络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反馈式控制,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独立于其他系统,与成本核算系统、HIS系统等数据没有良好的接口,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信息资源存在很大浪费,甚至出现需要手工处理电脑数据的现象,而手工操作严重影响了成本数据的收集、传输、汇总和分析,往往又会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成本核算的数据准确性不高,制约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作为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不同于以往医院自行开展的科室成本核算,其成本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能准确地反映成本状况,为医院的价值补偿、医疗付费标准的制订以及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有助于逐步形成社会标准,更好地指导行业管理。全成本核算过程对各级各类科室成本都要核算和反映,但它不是终点,要归集分配到门诊和临床各相关科室,全成本应体现各类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的全成本。但是,医院全成本核算机构不够健全,医院的科室设置不一致,人员管理与财务的工资管理不协调,后勤管理不够精细等问题限制了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做好基础工作,做好数据的收集准备

1.在新制度实施前,对医院成本核算所需软件和硬件进行升级和配置,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选择配置不同的成本核算系统。必须严格按照五大类定义对科室核算单元进行划分,要使HIS系统、财务软件系统、人事工资等系统与成本核算单元相一致或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

2.对医院财产物资进行全面清查,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会计和各财产管理部门、会计和成本核算的数据都要进行定期核对,保证数据一致无误。

3.设置财务核算和成本核算账套要注意的问题。“医疗业务成本”下设的科室和往来账科室必须和工资系统管理科室设置一致。“待冲基金”也应设置科室明细(为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打基础),“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明细科目设置要保持一致,“医疗业务成本”明细科目可以大于等于“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以确保分摊后的科目对应。

4.对收入和成本数据进行归集。在医院HIS系统的支持下,每一项具体的收费项目都可以与具体的开单科室、执行科室相对应。在进行成本数据的归集方面,主要依据会计凭证,确保每一项支出都能对应到相关科室。对于无法归集到相关科室的支出可设置综合归集部门,再分摊到其他科室。内部服务工作量的数据采集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将医疗辅助类科室的成本分摊到接受服务的科室,例如,可按各门诊、急诊的人次对挂号室进行统计;可按为各科室消毒的消毒包对供应室进行统计;可按为各科室洗衣的件数对洗浆房进行统计;可按为各科室出车的公里数对汽车班进行统计等等。有条件的医院配置计量设施,如:水表、电表、氧气表等,尤其是用量大的科室应该配置计量表。无法归集工作量的,可以按收入、人员等进行分配、归集。

(二)明确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种类根据医院成本核算目的,分为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成本、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

1.医疗业务成本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含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的耗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医疗业务成本=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

2.医疗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各业务科室和行政及后勤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含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医疗成本=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

3.医疗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医院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以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耗费。医疗全成本=医疗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4.医院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活动,医院各部门发生的所有耗费。医院全成本=医疗全成本+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上述各科目含义与会计核算口径一致。

(三)公立医院应该建立、健全一套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成本分析、成本管理体系成本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投入分析和产出分析。在投入指标下设计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3个指标,这3个指标主要是医院在各项经济活动中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产出指标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即医院的经营目标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健全医院成本管理系统应该从医院自身情况出发,不能盲目地去制定和执行,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质量化,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成本管理系统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通过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充分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实现目标成本管理,调动医院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把成本核算理念切实贯彻到每一位员工的行为当中。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医院要结合单位运行等相关信息,定期开展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分析,把握成本变动规律,寻找成本控制的途径和潜力,提出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合理化建议,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公立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自上而下”自主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完整体系加强对医院领导全成本核算认识的培训,从医院自身情况出发,建立健全医院成本管理系统,树立全成本经营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自上而下”自主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完整体系。通过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充分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实现目标成本管理。树立职工成本意识和投入产出意识,是积极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使成本核算逐级扩大和深入,实现从不完全成本核算到完全成本核算的转变。

(二)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人员培训和引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也给财务人员带来了挑战。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识水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财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位出色的财会人员除了必须拥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广博的财经知识外,还必须熟悉和掌握新会计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操作规程。这样,才能从较高的角度把握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的运行规律,才能从繁杂的客观环境中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和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新制度的推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与时俱进,顾全大局,恪守会计职业道德,以良好的心态、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面对新挑战、新问题,积极探讨和创造性地解决难点问题,协助领导决策,当好家,理好财。

(三)推动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给医院全成本核算创造条件医疗服务涉及面广,其专业分工精细、业务流程和经济的运行比较复杂,而且成本核算的层次多,数据量非常大,加上医疗服务是按项目计费,成本核算数据庞杂,若用手工统计核算,工作量大而且不准确。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运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整合医院HIS系统、财务核算软件系统、成本核算系统和其他管理等系统提供的信息,实现成本核算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和科学化,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收集、存储、传输、汇总,从而实现分析及时、准确、便捷,数据共享和可靠,全面提高全成本核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四)加强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医院经济运行效益建立和完善全成本核算手册或工作制度,规定全成本核算的原则、方法,明确全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流程,制定全成本核算数据的上报、分析流程,为全成本核算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为确保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财务科应当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全成本核算工作,明确全成本核算管理职能。同时在医务、总务、人事、信息、器械等有关科室明确全成本核算责任人,为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做好充分的组织准备。总之,公立医院领导要提高全成本核算的认识,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把全成本核算与医院管理结合起来,要逐步走向内涵效益型的发展道路,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构建医疗机构成本评价、考核体系,降低医药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最终达到以较低廉的耗费向社会提供较好的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

作者:兰娜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