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作业成本法在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些年,国家尤为重视高校教育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条件促进高校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长远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的成本核算问题也备受关注,它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的整体效益问题,对教育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使其能够准确完整地提供教育成本信息。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并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基本程序,旨在促进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前言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创新,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受到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会计管理制度中关于教育成本核算部分的内容尚未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首先应该符合市场规律,其次能够客观反映出当前的优势与劣势,最后可以展现出教育成本的真实现状,这样才能给决策者提供真实准确的判断依据,从而实现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的目标。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目前已被广泛运用在多个行业内,将其应用到高校教育领域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挑战,还需要进行深入而透彻的研究。
一、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项目规划存在不足
通常的成本会计处理业务中,制定科学的成本项目规划是做好成本核算及其他会计业务的主要数据基础。然而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高校还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成本项目的内涵,导致成本项目规划存在很多问题,所制定内容的不仅缺乏规范性,也不够严谨有序,对后期的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例如许多高校在进行成本会计业务处理时,常常将设备资产等项目没有分期地全部计入到当年的教育成本支出范围中,这样就会大幅度增加当期的教育成本。一方面不利于学校进行年度教育成本的横向比较,另一方面也对成本管理工作造成误导,导致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另外,很多学校在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却忽视了结合自身成本管理的现状,每个高校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育模式都不可能完全一致,所参考的教育成本支出数据不适合作为校际间对比与分析的依据。
2.当前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满足自身发展
当前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教育成本核算的方式是依据国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所制定的。然而高校在成本核算方面具有很多不同,无论是内容、组成要素以及其他会计工作都存在较大差别,而且即便是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制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失真与收支不平衡的情况。最重要的区别是事业单位都是按照公历年来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但是高校每年工作的往往是从开学的九月份至下一年八月份截止为一个年度单位。若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核算模式会造成其成本支出时间与会计成本核算时间的矛盾,很容易在核算过程中出现偏差与错误,这样不利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
3.传统的教育成本核算实践中存在不确定性
国各大高校都大幅度扩大招生,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普及化的趋势,高校已告别了以往封闭保守的状态,增加了对外交流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内部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也给教育成本核算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一方面还要加强与社会外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其中道德、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经济手段对其核算,使得成本核算无法确定。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内部教育活动的改进与调整,进行核算的项目也存在变动,例如科研经费无法短期内确认,学生的培养支出也很难记录明确的金额,这都会使得成本核算具有不确定性。
4.间接费用核算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教育支出为间接费用,在支出比例中,直接的教育支出只占很小的比例。教育成本支出比例中占最大比例的间接费用,其支出原因多,差异性较大。在进行间接教育支出的统计时,会根据支出的类别不同、标准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教育成本对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高校不能够按照教育支出的原因进行支出的统计和核算,而是通过分摊的方式,核算到在校学生的身上,这样的核算方法,存在诸多的弊端,缺少科学性。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提出作业成本法,该方法对于教育支出的核算具显著地辅助效果,能够有效避免核算方式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从而提高高校核算的准确程度。
二、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1.合理确定成本核算的资源项目
建立层次明确、规范合理的教学资源项目体系是做好成本核算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得以应用的基础。为了进一步规范核算工作,高校要按照最新的会计制度及核算准则对各类教育资源项目展开合理有序的划分。
2.加强主要作业的确定工作
结合高校教育活动的现状,主要作业可以分为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两种。第一种是指完成学生基本需求的教育作业,例如招生、录取、实践教育等直接与学生教育相关的教学成本控制工作。第二种是指那些为了完成基本作业所附加的各类次要工作,包括各种设施的基础建设和外部采购等。
3.确定高校的作业消耗方式与作业动因
明确了主要作业之后,就要开始对作业的消耗方式展开分析,并根据以上分析进一步明确其动因。在明确作业动因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地归类与分配,最后产生高校成本计算的最终对象,并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与模型,得出教育产品的成本总量及每个学生平均的教学成本。然而每个高校的运营情况与教育方式都具有较大的不同,因此高校在进行作业动因确定的过程中应紧密联系自身现状,在实践阶段做以合理调整。结合当前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要职能,可以分为科研管理、行政管理等六个主要的作业中心。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确定作业动因过程中,可按照教学活动与教育作业消耗方式的不同类别,灵活的将其划分到相应的作业中心。
4.按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至作业中心
在应用作业成本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精准的展开核算工作,可以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安排至相应的作业中心。在具体的实践中根据汇总与分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会计信息,既可以确定每个项目与资源所支出具体资金数量,又可以了解资源动因的分配率,并按照动因的不同类别将其分配至对应的作业中心。若提供会计信息的项目是专属作业范围内的,可以直接划分到相应的中心内,若不属于专属作业就需要几个中心同时来负责该教育活动的资源分配,并将所有作业中心发生的真实资源消耗量纳入会计信息。
5.按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对应的成本计算对象
依照早已明确的作业动因,需要将高校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分配和整理,并依此计算成本对象。具体的成本划分上,需要将高校教育活动细分为直接成本作业对象与间接成本作业对象,不同的作业对象需要进行等比例分配,依此来保障作业成本与作业动因之间的关系。当然实际在高校中进行核算时,可以将高校中的专业进行分配,以此来保障核算对象,并可以将不同年级、专业学生进行作业动因和动因率计算,分析培养的成本。最后,将所有的成本进行累加,则会进一步确定单个学生的具体教育成本。
三、结语
总之,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还能够对教育作业管理实践中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该方法的应用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构建成完善的体系,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以促进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
参考文献:
[1]秦路,彭泽平.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实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45-46.
[2]郝清娥.探讨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财经界,2013(8):95-96.
[3]张汝根,韩冬.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5):154-155.
[4]刘霞玲.运用作业成本法构建高校全成本核算体系[J].财会月刊,2014(1):21-24.
[5]杨世忠,许江波,张丹.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某高校成本核算的实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2(4):33-35.
作者:马会娟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