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成本会计重要性原则运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成本会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重要性原则的支持,重要性原则可在其中发挥简化核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这使得重要性原则直接影响成本会计工作的开展。基于此,简单分析了成本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并深入探讨了成本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运用路径,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成本会计;重要性原则;账户设置
引言
对于成本会计来说,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可较好地把握成本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本质,具体工作开展自然可受到较为积极的影响,避免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出现问题。这正是本文围绕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并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成本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分析
1.1基本分析
围绕成本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运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通过坚持重要性原则,成本会计工作即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实现全面反映,对经营决策和经济活动影响较大和意义较为深远的关键性问题将在工作中得到重点核算。由此,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将大大简化,人力节约、工作效率和有效性提升均可由此实现。同时,在成本会计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中,成本会计人员可更好把握重点问题的本质,明确问题解决的关键点,并为决策者提供更为详尽的信息支持,明确主次的会计信息划分,可保证使用者正确而快速地理解信息,使决策工作更好开展并获得有力支持[1]。
1.2重要性判断
成本会计中的重要性判断直接影响工作开展,其核心为不能错报或遗漏重要会计信息,需基于信息是否会对企业决策者的决策造成影响来判断会计信息重要性。信息使用者角度为重要性概念的源头,债权人、投资者属于主要的信息使用者。企业的处境需要在重要性判断中得到重点体现,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企业存在的差别也需要得到重点关注,需结合事物的本质进行重要性判断。
2成本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运用路径
2.1账户设置
在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应用中,账户设置属于一切的基础,如基本生产车间产生制造费用,核算工作需基于专门的账户展开,即“制造费用”,月末则需要将“制造费用”账户中的制造费用按照一定分配标准分配至“生产成本”账户。例如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制造费用,核算无须采用“制造费用”账户,可直接采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这是由于辅助生产费用属于次要的可简化反映,而基本生产为必要的详细反映。可基于重要性原则调整成本项目设置,“生产成本”账户可由此按照“制造费用”“直接人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设置专栏,如企业存在较多停工损失、废品损失,还应针对性设置“停工损失”“废品损失”等成本项目,并针对性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可较好服务于耗费动力和燃料较多的企业。对于自动化生产较为优秀的企业,“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可省略,这是由于人工成本比重较小,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可由此得到更好体现[2]。
2.2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成本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运用还需要重点关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在直接分配法的应用中,可将辅助生产车间费用直接对接各受益单位(生产以外),以此实现直接分配,相互提供劳务和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进行费用分配。直接分配法的应用具备计算简单的特点,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忽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产品或劳务互相提供的影响,准确性相对较差。因此,直接分配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联系较少的企业,这类企业辅助车间成本分配结果受到的影响较小,由此针对性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简化,便属于重要性原则的典型应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应用需结合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产品数量及计划单位成本,以此针对性计算需分配的费用。由此可简化核算辅助生产车间实际与计划成本结算分配额差额,分摊无需按受益比例进行,这同样属于重要性原则的典型运用。顺序分配法的应用需按照受益多少进行顺序排列,以此基于重要性原则进行费用分配,具体应用仅需计算影响大的费用,无须考虑影响小的费用。顺序分配法较为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存在明显差距的情况,重要性原则可得到更好的体现[3]。
2.3分配生产费用
在成本会计重要性原则运用中,生产费用分配指的是产品和完工产品间的生产费用分配,可针对性选用不计算产品成本法、所消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定额成本法。在不计算产品成本法的应用中,该方法较为适用于月末产品数量少、价值低的情况,由于完工产品成本受到的产品成本计算影响较小,因此可不进行计算;所消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的应用适用于月末产品数量较大,且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企业,只计原材料费用可有效简化核算;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的应用适用于月末产品数量不存在较大变化,且企业存在较为均衡的各月费用情况,此时可按照年初产品成本确定月末产品成本,无须计算分配,实现核算简化,并明确产品占用的资金;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适用于月末接近完工的产品,由此结合重要性原则,分配费用过程可将其视作完工产品;定额成本法可用于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产品不负担每月脱离定额的生产费用差异,较为适用于各月产品数量变化不大、费用定额稳定或较为准确情况,这同样属于重要性原则的典型运用。
2.4计算联合产品和副产品成本
作为企业的主要产品,联合产品的经济价值较高,销售价格也较高,而结合本文研究的重要性原则,相关成本的分配和计算需采用更为详细、准确的方法。生产过程附带生产的非主要产品被称为企业的副产品,价值一般较低,并非企业主要生产活动目的,对收入的影响较小。因此,联合生产成本分配一般采用按一定标准对副产品直接计价的方式,主要产品成本可通过扣除该成本顺利计算,余额计价法、成本计价法、不负担联合生产成本法均可用于副产品的计价,这类方法实现的简化处理同样不应被忽视。
2.5分配制造费用
在企业制造费用的分配中,可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这一方法的应用无须考虑企业生产过程中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而是按照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完成分配工作。“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负责记录平时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贷方负责记录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基于借贷方之差,即可快速确定“制造费用”的期末余额。应在“制造费用”科目中累计该期末余额,并在年末将其计入生产成本。相较于实际费用,年度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较为接近,可不必精确分配,由此即可基于重要性原则实现核算工作简化。
2.6核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对于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修理支出、装修支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可直接计入损益,无须采用待摊或预提方法处理。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这类费用化支出可直接“管理费用”账户,无须考虑其发生地点,这种基于重要性原则的成本会计工作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处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成本核算受到的费用化后续支出影响不大,因此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可较好实现成本核算工作简化。
3结束语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账户设置、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生产费用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重要性原则运用路径。为更好地开展成本会计工作,价值链与成本会计发展的联系、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交叉均需要得到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黄湘.价值链与成本会计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2):156-157.
[2]董光友.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9(18):195.
[3]李梦彤,白雪梅.会计中重要性原则量化分析[J].品牌,2015(07):143,145.
作者: 陈娟 单位:浙江电大永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