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药品零加成成本控制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药品零加成成本控制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药品零加成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我国医院传统的运行模式中,药品加成的功能和重要性不容忽视。而药品零加成必将对医院的运行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单纯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是不够的,还应当积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积极加强药品成本控制,在加强为病人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增加收益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药品;零加成;成本控制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贯彻药品零加成思想,取消药品加成后,患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我国相关部门针对这一思想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具体的制度和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在运行过程中,应将药品加成取消。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省市卫生计生委相关标准,取消药品加成以后医院的亏损部分,借由医保部分对医院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真正做到了保障公益,民生优先。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进一步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努力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实施药品零加成的重要意义

(一)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药品零加成指的是相关机构和单位以药品进货价格销售给患者。这一措施的有效实施,销售药品的中间环节明显减少,有利于整体掌握药品销售价格。我国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对公立医院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这是我国实施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不容忽视和省略。2015年末,中国社科院了《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并指出:2015年,新医改政策进展既包括整体的推进,也包括对重点领域的强调,体现在分级诊疗以及突破药品改革等方面。

(二)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药品管理水平

取消药品加成是在2008年提出的,一直以来进展较为缓慢,在2015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并于同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了《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015年5月出台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并明确规定从2015年6月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而基于药品零差价实施较为困难,对于医院而言,药品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因此,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公立医院要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二、药品零加成下药品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构成药品成本的因素较多,在药品零加成背景下,医院资金来源减少,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这些因素的控制,降低医院消耗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现阶段,医院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加强对药品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为医院节省资金,促使医院的综合实力得以提升。

(一)资金成本控制

现阶段,药品零加成的背景下,将极大的削弱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和数量,促使其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资金的流入只剩下政府补贴以及医疗服务两种途径。然而资金来源减少的过程中,资金的应用途径以及项目并没有随之减少,因此导致公立医院一段时间内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严重者将会产生财务危机,资金无法进行快速有效的周转[4]。事实上,医院运行过程中,大量的资金将消耗于药物购买以及运营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医院管理和经营者必须积极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并从资金成本控制的角度节约成本。在药品成本当中,最主要的成本构成就是资金成本,新时期,在药品零加成背景下,要想实现对药品的成本控制,必须从资金成本控制入手,才能够保证药品成本控制的质量和效率。资金成本在药品当中的体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支付资金在采购药品中的体现;另一方面,机会成本在采购资金中的体现[5]。在对资金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减少资金的投入,提升药品周转的速度,确保储备量以及积压数目都能够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得以降低。因此,在加强资金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减少投入资金。这一过程中,必须同综合能力较强的大型药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减少药品供应商的数量,并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药品质量以及成本等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供应商支持的支付方式以及回款期限等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从中选择最佳的药品供应商,减少资金的投入[6]。其次,加大库存管理力度。传统医院运行过程中,药品存储地不同供应商进行直接接触,医院相关人员专门负责在药品供应商与库房之间建立联系。而这一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药品在医院中的使用程度进行统计,并根据不同的类别来对最低库存、最高库存以及安全库存等标准进行设定。这一过程中,可以对ABC分类法进行充分的应用,同时医院还应当定期对这一分类及其标准进行更新调查,提升库存的合理性。在ABC分类法当中,A类药品在医院正常使用中,没有较大的用量波动,在对这些药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直接由药房进行管理即可,不需要进行备存;B类药品在使用过程中拥有较大的用量波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由药房实施请领和备存工作;C类药品在使用过程中拥有特殊的管理要求,管理中必须保证库存的充足[7]。

(二)采购成本控制

我国在积极贯彻和落实药品零加成政策的过程中,那些对药品加成依赖相对严重的医院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压力是最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谋取发展,这些机构必须通过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来增加收入,才能够减轻药品零加成带来的经济压力,而这一过程中,传统的拥有广泛经济来源的医院受到的冲击是相对较小的。由此可以看出,那些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在弥补资金短缺时,可以通过其他项目来增加收入[8]。选择供应商以及产生订单等流程是造成药品在采购中消耗成本的关键环节,在药品零加成背景下,新时期医院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加大对药品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首先,降低订单成本。新时期,医院运行过程中,应积极构建健全的信息系统,有效设置药品库存,并经过数据库详细分析,有效统计出现阶段库存中数量不足的药品类型,并利用该系统自动生成药品草稿订单。接下来,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自动生成的订单进行确认,并对订单中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充。在同供应商进行联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应当将订单通过信息系统向其传递。其次,降低选择供应商的成本。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大对不同供应商的了解,对供应商药品质量、来源以及诚信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以降低成本为出发点,取消同部分药品供应商的合作,从而保证医院在日常运行中,只同少数药品供应商合作,二者在长期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共同构建统一的药品采购供应信息平台,保证供应商的信息系统能够同医院的采购系统实现有效对接。

(三)仓储成本控制

药品在进行保管的过程中,对仓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应用是产生药品仓储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药品零加成背景下,要想实现对药品成本的有效控制,应当从以下角度出发:首先,减少药品仓储量。采购次数同仓储量之间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在增加采购次数的过程中,可以对仓储量进行有效的降低。因此在减少药品仓储量的过程中,可以对ABC分类法进行充分的应用,该方法使用过程中应首先详细分析药品仓储成本,并根据自身仓储面积,来对药品仓库布局以及存储量进行精心的计算和规划,从而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实现仓储成本控制的目的。其次,仓储管理的规范化。在对有限的仓储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过程中,新时期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应用先进的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例如,管理员在对不同种类以及级别的药品进行分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应用颜色分类法,即将不同的药品应用不同颜色的包装纸进行包装,从而在日常统计和管理中,能够快速和直接的掌握药品库存数量。更重要的是,应当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药品资源进行详细的统计,对药品进出库的时间、剩余量等内容进行明确的登记,利用信息化来提升仓库管理的效率,并实现仓库管理的规范化,这是节约人力资源,实现仓储成本降低的关键环节。

(四)物流成本控制

医院运行过程中,物流成本始终伴随着药品流转而存在。在控制药品成本的过程中,物流成本的控制不容忽视。首先,尽量减少药品的流通次数,从而减少药品在流通中产生的损耗。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采购次数并增加采购数量来实现减少药品的流通次数的目的,同时减少从供应商处购买药品的次数,在保证临床科室拥有足够数量的药品过程中,减少向其送药的次数,促使流通次数降低,在减少药品损耗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人力及物力资源的节约。其次,流通环节的减少。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整合药品流通流程。医院方面应积极构建健全的信息系统,保证账物分离得到彻底的贯彻落实。例如,医院运行过程中,部分部门会对特殊药品进行使用,此时就可以由供应商直接向该部门进行供药,从而减少医院药品保管部门这一流通环节,在药品的验收以及保存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从而提升药品运输效率、减少流通环节的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药品流通中产生的损耗,并降低对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的使用,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三、结论

近年来,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我国积极实施了药品零加成策略,这一过程中,医院运行以及建设中可使用的资金减少,因此必须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药品的成本控制,减少医院的开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施药品零加成,也是促进医院提升内部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医院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提升综合实力,面对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睿,马勇亮,陈婕.县级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检验[J].经济经纬,2015(06):120-125.

[2]商凤娟.信息化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3):86-87.

[3]陈禾凤,许倍铭,徐蕾,张立群,倪琳杰,陈冰,杨婉花.医务人员对药品零加成政策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房,2015(10):1431-1434.

[4]陈永成.药品加成制度变迁及其绩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46-52.

[5]耿敏,周典,李娇龙,吴雪枫,胡峻,胡胜英.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加成现状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15(04):6-8.

[6]戴玲芳,郑益川,徐卫卿,徐锋,张丽敏,谢岳林.区县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后的补偿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15(04):305-308.

[7]刘晓婷,惠文.省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对医保基金支出和个人负担的影响[J].公共行政评论,2015(05):30-49+186-187.

[8]潘悦华,崔梦迪,李雪辉.药品零加成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及补偿机制探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1):1696-1701.

作者:李耀光 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