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文章通过对贵州铜仁等地的调研,了解了当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发现了贫困地区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在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班子、选准发展路径、以及如何借助外力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村级集体经济
一、深刻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子
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我国在农村的一贯政策。一些地方在“统”和“分”的尺度把握上,强调“分”的多,注重“统”的少。特别是2006年农业税全部免除后,农民负担达到历史最低,很多村集体也没有了收入来源,一些地方农村也出现了“无人管事、无钱办事”的局面。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农业发展面临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面对要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历史任务,需要村级集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事实和实践也证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越发达,越是贫困落后地区“空壳村”比重越大。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路径,是我们一贯坚持的重要政策。尽管一些地方提出的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试点工作,但千万不能搞应景之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须要长远打算、全面规划,要全面领会“三农”政策,要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否则,可能就会丧失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损害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二、全面加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班子
贵州省有关领导讲,基层是地基,干部是钢筋,再好的政策、再多的资金,如果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好,钢筋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再多的水泥浇灌地基都不会牢固。正如同志讲,“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一些地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非常注重农村能人、新乡贤、农村经济大户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农村能人主要包括,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务工返乡人员,在创业、销售、技术等方面有能力、德才兼备。新乡贤是指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他们在沟通农民与基层政府,协助地方政府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农村经济大户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分工的基础上,部分农户从传统农户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某个环节的商品性生产或服务活动,与自然农户相比,拥有较多的专业性设备和较先进的专业性技术。诚然,农村能人、新乡贤、农村经济大户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力量,但只靠个人力量是难以承担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担的。村委和村支委必然要承担起这个历史重担,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当前,一些地方农村“两委”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年龄老化、观念守旧、缺乏规划、市场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必须加强党的队伍建设。要把德才兼备、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选进班子。要优化年龄结构,打破姓氏血缘沟壑,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始终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要把真正愿干事、能干事的同志选进班子里。要把选拔“驻村干部”与本村“两委”班子建设结合起来。二是加强村干部的作风建设。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贯穿于工作始终,明确干部素质提升永无止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清除强取豪夺,蛮不讲理的家长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村气息。村干部就是群众身边的党代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产带人,以业富人,再造新时期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深情。三是要加强“两委”班子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作用,更要发挥市场在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本身资金薄弱,实力较差,更需要“两委”班子成员拥有市场意识,发现市场机遇,利用市场手段,规避市场风险,让集体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三、因地制宜寻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好路径
贫困地区主要集中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以及地理环境恶化地区。造成目前还比较落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历史上投入少,欠账多的原因,也有对丰富自然资源利用率低、开发不够的原因。要在贫困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就必须按照讲的,“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铜仁市在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探索出资源开发型、盘活存量型、异地发展型、产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市场经营型、旅游引领型等八种有效路径和模式。特别是在实施产业带动型的过程中,鼓励村级组织围绕特色农业产业或优势产业带头创办领办种植、养殖、加工等发展项目,把农民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优势进入市场,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笔者参观了万山区、碧江区的一些村级集体经济,也有一些苗头值得注意。一是一些项目决策简单,匆忙上马,容易造成投资失误。如我们在参观某村集体经济时,发现其一养猪场建在一半山坡上。工程进行一半时,才发现所建地既无水源,也没有处理养猪场粪便的任何条件,被迫停下来,正要改建成蘑菇种植大棚,造成资金浪费。二是引进其他地方优良品种,学习模仿较多,是否适宜本地还值得观察。如,某村2015年成立水果种植合作社,引进桃子品种,已开始挂果上市。但水果的价格和销路确成为大难题。因此,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时,一定要克服“急躁病”,不要想一夜致富,避免“政绩项目”。在产业项目考察时,一定要因地制宜,要通过充分科学论证,宁可慢一点,也要稳一点,因为村级集体经济本身就十分脆弱,一旦仓促上马,可能就会严重影响农民生计,难以脱贫,甚至返贫。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当地优势资源与项目发展、眼前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等关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
四、巧借外力拓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思路
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近40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是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生动实践。贫困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需要挖掘本地资源优势,也需要巧借外部力量,加快本地发展。一是要学会借脑,要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借助外部科技力量。一方面要借助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出点子,找致富路径。另一方面要借助科学技术解决生产环节中的技术问题。还要主动成为科学研究院所的实验基地,大专院校的实习、实践基地。把先进技术引进来,把先进观念引进来,把新思想、新风尚引进来。二是要学会借势,要主动融入周边发展的大趋势,跟随大趋势,服务大趋势,找准细分市场。有的贫困村附近有著名旅游景点,即可提供特色民居、特色餐饮、搞好旅游服务。有的贫困村附近有大型工程建设,即可为建设工地提供蔬菜、粮食、水果供应,提供劳动力,甚至提供小型机械维修、维护,洗车、加水等服务。有的贫困村处于小城镇建设周边,即可组织小型工程队,参与修路、建房等。要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主动融入到乡镇发展规划中,承接相关产业,主动提供服务,拓宽增收路径。三是要学会借名,就是要学会借助当地的知名品牌,生产加工特色产品。当年我国沿海一些地方,搞来料加工、贴牌生产,学会了技术,学会了管理,完成资本积累。当今,“中国制造”已经风靡世界。贫困地区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也可借助本地地理标识产品的良好社会声誉,深加工或扩大生产规模,占有市场份额;譬如,红薯粉丝、珍珠花生米、葛根粉都是碧江区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是否可以扩大规模,加强品牌营销,带动发展。同时,还可引进外地知名品牌,通过养殖、种植特色产品,联合技术攻关、联合经营、联合销售,带动本地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是“十三五”农村工作的重点。贫困地区应该深刻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建设好发展集体经济的领导班子,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巧借外力推进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摆脱贫困[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向从武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