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工科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思考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伴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发展建设离不开测绘行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测绘人才的需求无论从质还是量上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国家“新工科”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文章围绕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讨论,为全面提升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献计献策。
关键词:新工科;测绘工程;实践教学;大数据;互联网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推动全球政治经济结构的重组与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不仅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同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1]。高校是培养未来科技人员的摇篮,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正是迎合时展规律,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配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如何理解新工科
2017年2月,教育部先后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了新工科建设。所谓新工科建设,就是在遵循工程教育客观规律、立足工程教育本质的前提下,认真吸取国内外工程教育建设与改革的经验教训,加快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围绕理念、结构、模式、质量和体系五个维度进行创新,打造具有更高水准、多维知识体系的工程科技人才。新工科的提出和建设是迎合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竞争的需要,是我国主动布局战略领域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提升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2]。尽管新工科的提法并不久远,但是在国家的宏观战略布局支持影响下,新工科建设已经成星火燎原之势,为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改革路径。
二、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人才培育理念存在误区
从目前来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这些误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同时存在。一是人才培养只注重知识传授,轻视技术实践的培养。理念层次的忽视,直接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学生实际锻炼操作机会少,教学主要以单向灌输式为主。二是有的专业技术实践课程安排充分,但是学校、学院、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欠缺,学生只掌握技术,而对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工程伦理意识等方面了解不多,只能从技术层面满足培养教育要求,学生的综合创新创造力不足。三是专业培养建设理念缺乏系统化建构。专业培养建设理念零星碎片化或是流于表象形式,例如测绘工程教育应该怎么培养、体系应如何建构、课程如何排布能达到最佳效果,很多问题没有深入思考研究就仓促搭构平台。
(二)人才培养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
伴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日臻成熟,测绘专业技术的进步一直紧随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大数据、互联网+、数字城市、智慧地球等新技术的出现,对测绘人才掌握高新、协同技术实践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在“测绘4.0”的审视分析视角下,现有的高校测绘工程专业是否能对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进步进行有效回应,培养出宽口径、复合型、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现存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整、系统、有效的教育培养方案的设计实施,但是从目前来看,测绘人才培养方案视野缺乏高度和广度,目标定位狭窄或是模糊,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衔接度不高,培养的人才其水平与规格也很难达到企业的各层次、各类别的岗位要求。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修订上,社会相关组织和企业的参与程度不高,开放性和互动性低。在有限的企业参与尝试过程中,参与的深度和融合性也有限。
(三)教学模式手段落后
就测绘专业本身而言,其实践性要求非常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直接对接,因此,在测绘专业的教学培养中,实践内容一直是重中之重。测绘专业结构化内容中包含了大量新工具、新媒介的技术操作性内容,常用的GPS、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等仪器设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不断推陈出新,这些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否能够及时更新成为测绘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很多高校中仍使用淘汰的、非新型号的测量仪器,影响了学生对工具的有效使用和操作练习,即便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需要用人单位再集中时间、精力、资金进行重新培训,以适应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三、测绘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的改革路径分析
(一)构建多层次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使命,道德是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测绘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秉承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理念教育培养学生;其次,测绘工科专业的学生不能仅仅掌握技术技能,更要有国家情怀,有国际视野,有“追求卓越”的自我价值意识;最后,鼓励培育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积极创造多学科交叉协同培养的教学氛围,树立综合性教育培养理念,推动测绘专业同其他工科、理科,甚至同文科的学科交融。
(二)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从测绘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优化设计,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3]。其次,积极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教学培养目标和方案等设计环节听取多方声音,深入了解社会真实需求。积极培育和推进测绘专业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校企合作,创造条件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实验室、基地等,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三)提升教育教学手段
“欲善其工,先利其器”。优良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掌握技术、磨练技术的基础,因此,配置先进完备仪器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践教学中,学习的内容不应受限于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的传授,而应该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从教师自身而言,不断学习,持续了解行业一线动态,既是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迎合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专业教学面临技术浪潮推进发展的必然结构性因素。教育教学手段的提升,需要先进的工具设备为基础,优良的教师队伍为保障,还需要完备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新工科建设的精髓和彰显的发展趋势凸显了多学科复合型知识体系的建构,对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也需要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内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理念,甚至工程伦理的理解,外到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对相关知识结合本专业技术融会贯通的能力的掌握等,构建系统的、完备的综合考核体系[4]。新工科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对专业情况整体性的分析,从理念、培养模式、手段三个方面对测绘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描绘。问题的整改需要改革方向的引领,测绘工程的改革和升级在“新工科”建设的引领下,必然会使专业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也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更符合社会需求和迎战国际挑战的专业型人才[5]。
参考文献:
[1].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J].科技管理研究,2014(13).
[2]陈启愉,吴智恒.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对比研究[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7(2).
[3]丁雅诵,赵婀娜.截至2017年底,全国198所高校的846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我国工程教育迈入全球“第一方阵”[N].人民日报,2018-09-27.
[4]王亚杰.行业特色型大学还是学科特色型大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5]孙英浩,谢慧.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8).
作者:王强 杨泽运 曲建光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