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下历史文化传播策略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溺于新媒体世界,享受着快节奏、碎片化的休闲方式,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得越来越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悄无声息中消失了。而当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新媒体方式影响的扩大,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是以新媒体发展为背景,分析肇庆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肇庆传统文化;文化传播
肇庆市地处广东省中西部,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众多遗迹遗址,远古人遗存,古建筑遗址,受中原文化,楚越文化和岭南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很多历史名人曾游览于此。除了历史人文景观丰富,肇庆市有着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的七星岩;有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鼎湖山,景色迷人壮观;有着众多丘陵与湖泊、森林、村庄相环绕的自然和谐景观。而肇庆市作为国家级旅游城市,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社会外部条件:政府支持,地处经济圈,基础设施完善等等,肇庆市的传统文化传承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因此,要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调整肇庆市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
虽然肇庆市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砚都”的美称,著名的端砚就产于此,而且肇庆市依托“文化兴城”的发展规划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肇庆市的知名度不高,缺乏宣传,旅游业发展惨淡,出于对肇庆旅游资源的保护,以及肇庆市的复兴发展,大规模地发展旅游业不是一个长远的发展途径。例如,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每天都有上万人参观壁画,即使是旅游淡季,每天也有大量的人出入参观,每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湿气,加速了莫高窟壁画的腐蚀和氧化速度。据统计对比观察,60年前的敦煌壁画色彩光鲜,线条清晰,画像立体传神;今日的壁画则是黯淡无光,大多数颜料被侵蚀到褪色,壁画被严重氧化;预计100年后,在不限制参观人数和规模的情况下,敦煌壁画将彻底消失。所以,同理,肇庆市的文化发展不可过度依赖于旅游产业。结合当今自媒体平台的兴起,有人会问:“肇庆市可不可以像重庆一样发展成为一个网红城市?”答案是不支持。成为网红地,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人群前来打卡拍照,但是也仅限于此,对于传承肇庆优秀历史文化没有任何帮助。发展“网红地”是一种“快捷性的”发展模式,一些有着大量粉丝的博主在网红地拍照宣传,虽然会极快地提高肇庆市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带动肇庆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拉动肇庆市经济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打卡人群也仅仅会大量聚集于网红地,对于传承文化的作用,收效甚微。例如,提起重庆,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像川剧艺术等这样的优秀川渝文化,而是像洪崖洞、鹅岭二厂、李子坝轻轨站这样的网红打卡地,所以,一个网红城市的发展,会极大地压缩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也给了更多有心人探索当地传统文化的机会。因此,要不要将肇庆市建设成为网红城市,这是一件需要长远考虑的事情。
二、肇庆市传承文化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肇庆市也将文化传承带入教育体系,肇庆市的小初高中教育中皆有传统文化的身影,例如,学校举办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戏曲的魅力,对于戏曲的传承具有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优秀技艺技法在无人传承的尴尬中消失了,例如,编织、木雕、刺绣、油纸伞等等,而要使得传统优秀技艺有人继承,就要培养广大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可以在校园内广泛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学生广泛参与,在充满好奇中学习,由感兴趣到热爱,也需要专业人员的引导,传统技艺的优秀掌门人可以深入校园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以专业的知识吸引学生读的目光,以风趣的话语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年轻朝气的新鲜血液,提高优秀传统的知名度。肇庆市曾被称为“端州”,有天下闻名的“端砚”,砚作为文房四宝中重要部分,其中以“端砚”最为有名。而端砚的产地就是肇庆。肇庆市可以以端砚为主题,开展有关端砚的文化节,以端砚为肇庆市的名片,增加肇庆市的知名度,并且宣传肇庆市的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可以邀请国家书法协会的著名书法家以及各行各业对书法感兴趣的群体到肇庆开展书法交流会,同时允许社会上的群体参观,参观群体不论年龄,只要对书法感兴趣,热爱书法均可参加。交流会上,除了基本的书法展示,经验交流,还可以增加端砚的介绍,以及端砚的制作展示和体验,同时,可以通过媒体报道、抖音直播、线上有奖问答等方式,扩大活动的知名度和关注度。这样既增加了肇庆市的知名度,又传播了肇庆市特色的端砚文化,对于传承优秀肇庆文化有着巨大帮助。以“特色为名片”的城市并非肇庆一个,例如,合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城市名片,既传承了洋蛇灯、庐剧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又带动了合肥市长远发展。因此,肇庆可以借鉴合肥等城市的发展经验,避开发展过程中的失误之处,结合肇庆自身特色,形成独属于肇庆发展的规划方案。
三、新媒体对历史文化传播的启示
当今社会,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影响着传统文化的传播。而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各种智能设备为显示器,向人群传递信息,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拥有海量信息,可以极大程度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更强的实时性和全球性,而传统媒体具有更多的稳定性和更高的权威性。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所以,响应总书记号召,也顺应时展。传播历史文化要合理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新媒体的多元化宣传深入生活的碎片化时间,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人们对肇庆文化的认识,了解传统文化之美,才能帮助传统文化的传承。使用新媒体传播文化更快速,但是,新媒体也有很多弊端,一些极端、偏见的言论会随着肇庆的兴起而暴露出来。例如,有一些群体会说:“这个地方遗址遗迹太破了”;“听不懂方言,戏曲很无趣”;“龙母文化也不过如此”等等中伤文化传承事业,一些文化传播者更多地选择了销声匿迹。因此,将肇庆文化制作成精美详细的纪录片,在央视或者地方卫视进行播放,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群自然会主动了解。制作纪录片也是对于即将可能消失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记录,更是对那些对传统文化有偏见群体的正面回击。据了解,在过去的100年间,有超过上千种地域特色技艺消失了。而肇庆市地处东南,受中原文化影响小,更多的保留了地域特色文化。中国对于不同文化的态度,一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保持文化多样性。因此,将新老媒体结合应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
四、肇庆市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合理运用新媒体,将肇庆传统文化搬上云世界,肇庆市市政府可以展开“肇庆云博物馆”、“肇庆云文化”,将肇庆的端砚文化、包公文化、禅宗文化等记录下来,建立“云肇庆文化博物馆”,同时,完善青少年博物馆教育功能,将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赋予新时代的青少年们。例如,在“云肇庆文化博物馆”,可以引入3D技术,还原宋朝时期包拯在这里公正办案;意大利人利玛窦初到中国游览,见到拱桥、字画、城池的好奇与震惊;还可以还原书法家们在墙上题字,在市集卖字画等等场景。新媒体的发展,对于文化传播不是一件坏事,只要采用正确的方式,便会提高群众地体验感与实践性。注重线下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举办线下活动,提高群体的参与感与实践性,例如,举办端砚DIY制作活动,每个个体均可参加体验,将传承文化融于实践活动。例如,制作端砚,要先学习采石,选择优质的砚石才可以制作出精美的作品;然后学习选料,经过筛选后的砚石,选择纯净度越高的则品质越好;接下来要设计,“因石构图,因材施艺”;接下来是雕刻,雕刻的过程是“十二分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再者是配盒,为雕刻好的砚选择一只匹配的盒子,而盒子的用料也很讲究,精品砚要用名贵的硬木盒子;最后经过给砚台磨光上蜡,最终制作完成。如果有人将这些步骤一一做完,那么对于砚的制作工艺就是很了解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对于砚的制作有了深刻地了解,更是体会到了制作的辛苦以及看到成品的喜悦,体会到了传统手艺匠人的艰辛。设肇庆地标建筑物,将优秀传统文化附着于建筑物,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传说故事表现在建筑物上,发展文化圈,吸引热度与流量。例如,可以在肇庆的七星岩景区,建立文庙,传说中七星岩是北斗星被投到了地上的样子,可以将这个传说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吸引更多的游客。新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许多守旧的文化,不愿亦或是来不及改变,已经消失在了泱泱文化长河中。因此,想要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仍然保持生机与活力,那么改变传播方式是不可避免的,至于如何改变传播方式以及改变成什么样子,这些都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思考。
五、结语
新的时代,对于众多如肇庆一样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还有很多,例如,陕西西安、江苏淮安等,这些城市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辨别新媒体带来的优势与劣势,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扬长补短,结合政府扶持优势,发展各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传播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所以,运用新媒体所吸引的群体更应该有所针对,同样传播传统文化也希望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展望历史传统文化的未来,必定光明。
参考文献:
[1]张勇.新媒体视阈下肇庆市历史文化传播策略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7,38(03):97-100.
[2]王振.浅析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J].文化产业,2018(04):30-32.
[3]王士举.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9(12):157-158.
[4]潘楚绚.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探析[J].视界观,2020(02):1.
[5]翁雅靖.新媒体时代下的传统媒体转型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96(12):47-48.
[6]邱志玲.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福建商学院学报(原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1):89-93.
作者:梁艳霞 何志红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