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森林公园发展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森林公园发展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森林公园发展浅析

摘要:城市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城市化进程中应运而生,城市森林公园对于增强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探讨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从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生态原则、相似公园类型辨析、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若干建议和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实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森林公园;发展

国际上对城市森林公园还未有统一的定义,与中国城市绿地划分中的其他绿地划分相似,中国城市绿地一般分为生产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一般来讲,生产绿地指苗圃、花圃,公园绿地指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街边绿地、专类园,防护绿地指防风林、道路防护绿地、卫生隔离带,附属绿地指公共设施绿地、居住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其他绿地指森林公园、名胜风景区、郊野公园、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森林公园应运而生,对于增强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的扩张威胁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生态功能建设也有了新的要求,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就成为生态建设的中流砥柱。

1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生态原则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原则主要有城市公园属性、生态性和综合性[1]。城市森林公园比常见的城市公园多了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作用是为人类优化工作和居住环境,综合了城市森林构建观念,侧重打造森林植物景观,应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降低硬质铺装的使用范围。生态性注重和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需要在公园设计时考虑到环境的设计、植物的选取和后续抚育管理等,以森林为基准,在保持原有植物资源的基础上,经过人为打造,使公园更具有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来提升城市空气环境、涵养水源、提升碳氧均衡等。综合性原则主要侧重功能性,和生态性有相似之处,除了对生态环境起到调节作用,还具备传统公园的休闲功能,城市居民能够在森林公园中与大自然接触,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2相似公园类型辨析

城市森林公园与常见的其他类型公园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所区别。其中城市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都和城市森林公园有着不同的特点[2]。城市公园与城市森林公园有着密切的联系,都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城市公园的景观精美、整洁,活动空间多元化,整体功能偏重于人类的活动需求。城市公园的植物往往是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化,植物品种侧重季节性变化,更加突出观赏特性。城市森林公园的主体是森林生态系统,侧重生态多样性的完整度,从树梢、树冠、地表、地下来营造不同的生境,视觉上并没有过多的刺激,是一种自然质朴的景观特点。森林公园包括了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涵盖的范围更广,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其环境条件和森林资源符合开展森林旅游的条件。城市森林公园属于森林公园其中的一种,规模相对较小,不是以旅游为目的,而是方便居民快速到达休憩的场所。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分别属于森林公园和城市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在我国香港地区首开先河建设,20世纪60年代,郊野公园在香港发展为成熟且独立的公园体系,香港政府部门在1976年颁布了《郊野公园条例》。郊野公园一般选址在郊区,以原始野趣自然为特色,利用近自然的手法,配以必要的基础设施,以森林、池塘、湿地、河湖以及草甸为本体。城市森林公园主要突出森林生态系统,加以人工营造出近自然的森林景观。

3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若干建议

基于生态文件建设的大背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以下建议:城市森林公园的系统化建设、城市森林公园评价机制的建立完善、城市森林公园设计中的多元化因素和多专业参与[3]。城市森林公园的建立,需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合理构建完整的系统,立足平原造林、绿化带、园林苗圃等区域,但不局限于这样的区域,跨市域尺度的生态格局,结合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以及城市内部肌理来进行系统化构建。城市森林公园的建立,需结合森林公园及近自然林的研究成果,来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健全的城市森林公园评价体系,从公园设计、资源利用、森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行全面的有效指导,不断探索其生态效益、植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评价体系,全面分析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价值、植被选择等,最终形成相应的科学理论体系。城市森林公园的建立,需遵循多元化设计原则,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首选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植物种类,加上可以移植到设计区域的外来植物种类,营造多元化的植物景观。还可以通过复合混交林,利用设计学、生物学、环境学、林学、鸟类学、土壤学、昆虫学和美学等,提升观赏价值的同时提升生物多样性,力求构建健康、科学的可持续森林生态系统。

4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实例

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实例为南宁石门森林公园[4-5]。南宁市是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石门森林公园海绵化改造是当地政府的一项重点项目工程,从公园绿地为主要载体,合理引入环境周边的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园绿地自然积存、净化和渗透作用,从源头分散、慢排缓释等多种方式来截留污染物、控制径流量,使城市森林公园发挥出渗透、自然积存、净化的功能,避免了雨水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湖泊,通过碎片式的海绵体连片化科学控制,从而改善地表水质,形成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区域。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实例———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5]。坐落于北京城区中轴线北部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面积为680hm2,其中生态功能的自然野林区域占300hm2,多种生物植被混合而成,乔木100多种、灌木80多种、地被植物100多种,按照天人合一的原则,使其最大程度地接近于天然形成。植被景观在构建角度还综合考虑了观赏价值,配合公园中的人文景观,达到绿色、生态、文明、健康的层次,从多角度综合体现出城市森林公园的价值。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实例———港台地区森林公园[5]。港台地区有良好的自然和气候环境,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在城市建设中,城市森林公园的创建经验丰富。重视休闲农林业的建设,重视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融合,重视乡村植被的保护和利用,重视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政府在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都很到位。

5结语及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也飞快,城市森林公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各国创建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方式之一,最终都是朝着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目标前进。目前,我国在各大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问题,需不断优化和改良,加强政府的引导和规范管理,加强各部门的合作交流,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不断完善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方案,促进生态文明向更加广阔的方向推进。

参考文献:

[1]冯艺佳,张长滨,王思元.北京城市近郊山地森林公园发展评价及优化策略探究[J].风景园林,2016(2):119-129.

[2]郭榕榕.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初探[J].现代园艺,2018(7):82-84.

[3]张凌辉.基于生态文明的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探讨[J].现代园艺,2020(3):94-95.

[4]邓树土.基于生态文明的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探究[J].南方农业,2019(4):53-54.

[5]李雪,马帅.基于生态文明的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探讨[J].现代园艺,2020(24):153-154.

作者:冯正莲 单位: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