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智慧城市建设中公民参与与互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智慧城市”的出现为世界各地的“城市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但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国内在建设智慧城市初期普遍存在重视投入、忽视需求的现象,最终导致建设成果脱离群众,效果不理想。文章通过梳理智慧城市的概念、特征及架构,分析“新型智慧城市”的出现如何从建设理念、格局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实现多元互动与公民参与。
[关键词]智慧城市;多元主体;共享共建;公民参与;城市建设
一、引言
2018年5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镇化展望》显示目前世界上有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68%,预计直线上升13%,同一时期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增加2.55亿。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势必会带来一系列人口管理、交通拥堵、城市安全等问题,对世界各国的城市管理系统造成巨大压力。2008年11月,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由此而出现的智慧城市理念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证界的高度关注,建设智慧城市成为推动全世界城镇化发展、解决城市问题、改善城镇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置身于这场智慧城市的浪潮中,中国也在充满未知的领域进行了踊跃的探索,在建设之初由于顶层设计欠缺、执行不力等因素,智慧城市一直较为侧重技术与硬件设施的投入与发展,忽视了作为城市生活主体的公民的互动与参与。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在新时期打造智慧城市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顺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旨,了解公民参与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公民感知并积极参与,从而积极投身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去。
二、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
智慧城市源于IBM的“智慧地球”概念,在最初的“智慧地球”战略中,IBM认为IT行业的下一步就是将IT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形成一个广泛互联的网络,人们可以由此实现更加复杂的生产和生活[1]。依靠这种理念和技术发展起来的“智慧城市”至今还未有准确一致的界定,不同学者从不同维度对“智慧城市”进行阐释,使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越来越具象化。阿尔伯特•梅耶尔等筛选梳理了国外众多文献的语料库后总结出学者们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技术指导型、人才指导型和技术人才混合型。最后一种理解占多数,即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吸引人力资本,并动员不同参与者开展合作[2]。尹丽英等人纵览国内研究发现对于智慧城市的概念国内学者同样缺乏统一的认识,但不同研究都绕不开城市运行的模式、城市的发展和系统论三个维度,因此将智慧城市理解为一个融合了人力、信息和数据、数字系统和物理系统所构成的集合空间[3]。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更加倾向于将其总结为:智慧城市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集数据、人力和运行系统为一体,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优质服务,使生活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城市空间。
三、智慧城市的特征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将人类智慧和ICT技术紧密结合而成的,城市的智慧化过程就是将知识、技术、人才、创新实质化的过程。这种实质化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智慧城市的具体特征,有学者认为智慧城市的特征就是对城市空间全面深入的了解、无处不在的宽带连接、智能化科技的实践应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4]。也有学者认为智慧城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整合了技术与战略政策以实现公民福利和经济增长等一系列预期目标[5]。因此可以将智慧城市的特征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强大的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第二,深入挖掘城市空间信息并建立起虚拟数字城市,将其与物理城市相结合;第三,以人为导向,持续不断创新,更好地与智能应用融合,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四、智慧城市的架构
智慧城市的内核是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按照这一思路,李德仁等学者将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分为四层,即由各类传感器组成的感知层;以智能移动设备、路由器等为载体进行信息传递的网络层;组织分析大量实时数据,据此为用户提供各类注册服务、计算服务的服务层;将分析后的数据进行运用或直接呈现给用户的应用层[6]。吴玉哲等将智慧城市的框架比作是人类的身体,认为智慧城市的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行为层系统就如同人体复杂的器官和系统,通过系统之间的合作可以及时感知信息和需求,并通过适当的响应有效地满足整体的需求[6]。智慧城市的智能化离不开作为信息收集装置的传感器,它可以按照城市空间的地理位置及资源分布明确感知各方面数据,同时将实时信息输送给云端进行储存和处理,将分析结果传递到物联网管理系统实行控制与实践,组织城市中的人和物。例如斯德哥尔摩在城市道路上安装了各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在交通高峰时段监控市中心车辆出入状态,利用获取到的信息为这一时段的车辆提供引导和疏通,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堵塞、减少空气污染。
五、新时代智慧城市的发展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智慧城市
国内建设智慧城市比较晚,在经验借鉴过程中进行了不断改善,从2012年国家住建部首次推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以来,至2020年6月,我国已发布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涵盖了290个试点城市。经历短短几年时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发展如此迅猛,中央的政策导向为城市规划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十二五”规划正式将智慧城市策略纳入现代化发展蓝图,2013年国家住建部发布《关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在此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建设“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唐斯斯等人认为新型智慧城市是对智慧城市的本土化表达,在塑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要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情形,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建设数据开放共享、经济发展可持续的智慧城市[7]。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智慧城市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早在2015年有学者便指出建设智慧城市要避免过度抽象化和概念化,应该将城市规划贯穿于市民的生活中[8]。但在实际生活中梁甜等人通过对智慧城市中公民使用APP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这一类APP的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地域差异,同时还存在技术水平限制、为市民办事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使用者需要等6大问题[9]。智慧城市作为一种应对城市问题的工具,其初衷是为市民解决城市生活中的障碍,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尽管智慧城市在技术以及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大量心血,却并没有让大部分市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智慧化带来的改变,成了很多使用者望而却步的空中楼阁。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更好地为人服务,首先应该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市民体验馆、智能办公写字楼等具象化的体验区域,以及其他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体验应用,使市民更加直观地感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实际意义。进而适当引入开放式创新模式,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积极倾听市民的声音,了解市民的多层次需求,让智慧城市实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二)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城市格局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也向更深层次发展,这就要求城市建设也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营造更加绿色环保、经济可持续和数字化的智慧城市。它不仅是关乎国民经济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任务和长期目标,也和实现数字中国的目标密切相关。本土化的新型智慧城市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建设和规划是关乎城市的长期发展方向,关于这一问题张广利等人认为智慧城市与新时期“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息息相关,应该鼓励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并分享其成果[10]。因此本文认为新时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参与,实现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在城市规划中不仅仅要将有关发展方向、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归入政府或城市规划部门的麾下,也应当将部分权力适当委托给其他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组织及公民,积极鼓励市民参与,建立相应的参与和沟通机制,让市民介入到这一过程中,与之成为重要的合作共赢关系,才能在底层机制上实现智慧城市的革新。
(三)建立健全更加精细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在塑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据,它能通过反馈来指导实践,有助于智慧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张梓妍等学者概括出国内外智慧城市评级体系基本要素共有7个方面,包括政府和服务、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投入、信息基础设施、社会风险管理、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城市生活智慧化的应用等[11]。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2016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我国第一版《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以下简称“指标”),该指标体现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要求和实现路径,展现了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体验的理念。2016年版指标采用百分制评价方法,对各个指标加以不同的权重,其中包括8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和54项二级指标分项,分为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和自选指标,主观指标只占20%。在2017年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中显示虽然智慧城市整体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但市民的主观评价并不理想。因此在2018年最新出台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中,针对指标的评价维度和权重分布进行了调整,主观指标权重上调至40%,相应的将其他7项客观指标的权重降低了20%,设计者们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加符合市民需求的评估结果,建设更具人性化的城市。但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不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市民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不同地区利用同一量化指标得出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更加符合地方政府实际发展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各地评价过程更加制度化、精细化、本土化六、结语智慧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在全球范围内还处于发展阶段,中国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建设还在不断探索,在研究借鉴和持续创新实践中,主动探寻切合本地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因此必须看清新时代中国城市规划面临的新要求和新形势,努力实现智慧城市发展形成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尤其重视公民参与和体验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伴随着5G等一系列信息通信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各地方持续进行创新实践、各部门协同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针对现有问题使城市服务质量、治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不断提升,使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作者:郑雅倩 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