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愈发重视研究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尤其是学术道德品质的科研工作者,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研究生自身、研究生导师、学校和社会是影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培养的关键因素。西华大学针对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出健全思政教育体系和建设师德高尚教师队伍的举措,以期从多维度构建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道德教育;研究生导师;教育职责;学术诚信
“德者,本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2018年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强调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四个统一”的标准,西华大学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水平人才的同时,将诚信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积极承担起营造风清气正学术氛围的社会责任。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诚信”二字,离不开高校学术道德建设。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塑造良好学术氛围和建立诚信学术风气上肩负着巨大的历史责任。近年来,高校学术风气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呈上升趋势,影响着公众社会价值取向,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从多维度来看,原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研究生自身学术道德意识不强
对刚进入硕士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学术活动还处在学习阶段,科研经验不足,学术道德意志相对薄弱。例如,通过与西华大学部分研究生对话了解到,个别学生是在“翟某某事件”后才第一次了解什么是学术不端,才意识到原来学术不端可以造成撤销学位和身败名裂的严重后果。由于研究生自身学术道德意识不强,国内高校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抄袭事件,在抄袭事件曝光后,涉事高校调查处理尤为迅速。例如,2019年,湖南某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刘同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因抄袭云南财经大学某教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该学生被学校撤销硕士学位,且给予其导师警告处分,取消其硕士生导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这就是学生缺乏学术道德培养的缩影。
二、部分导师重视学术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
部分导师教学科研双肩挑,深受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参加学术会议、项目申报、项目结题等事务烦累,这些原因导致部分研究生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即便有些导师有足够时间指导学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也是重理论轻德行。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培养国家学术创新后备力量的历史使命,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然而,有些教师为提高基金中标率,冒险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通告中称,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杂志社撤稿声明,中国计量大学某教师发表的某篇论文1存在操纵作者署名和试图颠覆同行评议过程的问题,某篇论文2存在抄袭他人未发表手稿、抄袭他人已、操纵作者署名和试图颠覆同行评议过程的问题。[4]尽管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相关实施准则,依然无法从根源上制止此类行为的发生。2009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也了《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4]以微纳光电探测件和二维材料生长研究方向为例,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原会网站公布了某高校教师将五篇存在造假问题的论文列入已获批基金项目的进展报告和结题报告中。[3]经调查,该教师中的谱图(含电镜图片、XRD谱图)存在抠图、复制粘贴、旋转、缩放、图形拼接及涂抹等造假问题。基金委决定追回已拨资金,取消该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五年,并给予通报批评。
三、学校缺乏有效合理的学术监督机制
除研究生自身教育和导师指导教育外,学术道德教育也离不开学校政策制度这一层面。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提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4]导师的责任不仅局限在“研究生的学术培养”,只要研究生出现任何问题,导师首当其冲。近年来,并不缺乏研究生自杀或抑郁等新闻,网络也不缺乏痛骂无良导师的帖子。也有导师坦言:“我最害怕碰到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由于研究生导师责任重大,一些导师招收研究生的积极性并不高,即便招收了学生,也不乐于或勤于指导学生,更谈不上德育。因此,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制定并落实完善的导师聘任机制、培养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甚至是导师保护机制,鼓励导师乐于招收、勤于指导。在研究生层面,学校也有必要增加研究生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对学术失范的学生需纳入毕业生档案,将来用人单位可对其进行道德审查。[5]此外,面对越来越普遍的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可开设心理学选修课,设立心理咨询中心,等等,为学生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案。
四、学术领域内社会不正之风的体现
学术领域内社会不正之风体现在一些不法公司、专利公司通过QQ群、微信群和论坛贴吧等平台售卖论文消息迷惑学生。由于学生学术道德认知高度不够、意识淡薄,在科研道路上遇见挫折时,容易经不住诱惑而铤而走险。一些不良学术期刊和及中介公司抓住了这部分学生着急毕业和部分教师着急评职称的心态,将出版期刊作为牟利手段,对论文和专利等学术成果明码标价并出售。这种行为极大地危害了国内的学术生态,且使民众对一些科研成果丧失信心。2015年,施普林格、爱思唯尔、自然和现代生物等国际出版集团进行了四批集中撤稿,其中117篇论文涉及中国作者,23篇论文标注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6]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调查发现,第三方中介机构在这些学术不端案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撤销的论文多数曾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润色”并投稿,还有部分论文完全是通过买卖请人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伪造通信作者邮箱、伪造论文审稿人邮箱、提供虚假同行评议等方式。更有甚者,部分论文完全是通过交易完成的,请人捉刀代为撰写和投稿。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相关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涉事作者作出处罚。然而,在相关报道中,未见对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处理结果。构建良性学术生态,夯实创新科学基础,是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面对不良的学术风气,必须从研究生自身层面、导师指导层面、高校制度层面、学术社会环境层面等多个维度采取有效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改革措施,多管齐下,营造学术净土。
(一)研究生要自觉接受学术道德教育,强化自身道德修养
研究生要积极接受并参与学校开设的相关科研行为规范的课程,主动了解和掌握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学校培养单位关于学术规范的统一要求和文件规定,主动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的报告会。在学习新知识和从事科研工作中,注重强化学术道德教育习惯的养成,努力提高自身对学术道德问题的处理能力。例如,在西华大学微纳光电器件研究课题组针对“翟某某事件”展开了如下讨论:关于论文抄袭有无法律标准,是否涉及法律责任。论文抄袭事件层出不穷,山东某大学、东北某大学和安徽某大学都曾爆出过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事件。经过对这些事件的讨论,课题组研究生明白了购买、出售或他人均属于论文作假行为。如果学位申请人论文存在作假行为,学位授予单位可取消其申请资格,对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学生,授予单位可以撤销其学位并向社会公布。对于情节严重者,如论文抄袭涉及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研究生导师既要传道授业也要以师传德
首先,研究生导师应树立道德榜样。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导师作为其直接培养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学术行为。研究生导师在教学活动或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皆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研究生导师学术严谨、工作认真和生活规矩,培养研究生才能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研究生导师既要有学术责任的担当,又要有营造课题小组良好道德氛围的意识。研究生学术指导应该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研究生导师应从思政角度培养学生诚信观。例如,西华大学理学院在培养物理学研究生时,常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即物质与运动、自然规律的角度,对学生提出凡事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的要求,教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要为一时的论文写作而编造谎言为将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物理能动原理向学生强调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有目的地对研究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诚信教育。
(三)西华大学聚焦立德树人,建设师德高尚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西华大学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各学院组建了师德师风建设小组,形成了校院两级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压紧落实了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西华大学每年会编制《西华大学师德师风宣传册》,充分利用校园网、易班或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优势,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尊师重教和教书育人的融洽氛围,评选研究生导师先进个人,发挥先进个人示范作用,表彰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宣传师德师风教师典型事迹,增强教师荣誉感和使命感。西华大学还组织开展以“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在疫情防控期间,西华大学开展了92人次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网络培训班。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西华大学将师德师风教育和考核融入人才引进、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各类推优评优和研究生导师培训等诸多环节,并且在师德师风评价层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学院层面,西华大学理学院出台了相关措施加强学生学术道德教育,比如学生班主任会定期开班会讲解学术不端案例,研究生导师在平时指导学生过程中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性等;学院会不定期召开研究生导师大会,督促导师规范管理课题小组,积极指导和关心学生,学院还要求导师把学生德育工作细化至日常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教育部“破四唯”的背景下,学院对研究生的评价从单一的学术评价转为道德的多维度评价。西华大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学术管理制度,积极采取措施在研究生培养上实现立德树人的宏伟目标。
(四)端正社会学术风气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违规交易现象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购买的学生也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交易本身是学术不端的体现;其次,满足了畸形的市场需求,多数并非原创。抄袭的后一旦被举报和查出,购买的学生将对不端行为买单,很难向公司追责,结果得不偿失。因此,购买的学生切勿贪图一时方便,进行的交易。没有买方的市场需求,自然就没有了卖方的市场。另外,社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企业管理,严禁从事论文专利等买卖行为的出现,不能让的公司和专职人员逍遥法外,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影响学术平等竞争,危害社会诚信。
五、结语
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却并未得到适当的遏制,正逐渐侵蚀着学术净土。本文从研究生、导师、高校和社会四个层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从这四个层面给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研究生个人应该加强学术道德认知;导师应该严以修身,充分承担学术道德教育责任;为了学术界的风清气正,高校应该加强学术监督机制,社会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学术期刊,加大对等不法机构的惩治力度。坚信在多方联合监管作用下,学术净土终将回归。
作者:吴真 范志祥 丁长春 张克难 单位:西华大学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