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场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国正向现代化信息化社会迈进,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大学生是上网人数最多的群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校合理利用网络能够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构建新的诚信教育模式,本文将对网络场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构建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网络场域;诚信教育;构建路径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仁义礼智信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就要求各高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诚信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所以应当利用网络场域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一、诚信教育的局限
我国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非常重视,在大学中传统的诚信教育结构较为松散,缺少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课程,存在学校对诚信教育关注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之中,但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缺少社会实践,对于诚信的概念还存在模糊不清的状态,同时在家庭教育中有一部分父母也并不重视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导致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阻碍了大学生的发展。我国高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投入较大,忽略了学生的诚信教育,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教师缺乏诚信教育的教育经验,并且由于这种经验的缺失使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工作时进展困难[1]。使老师缺乏说服力缺乏威信。诚信教育的局限不仅在于教师缺乏束缚力,还在于上课模式死板内容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校对诚信教育的关注度不足,所以导致学校的诚信教育课程内容较为陈旧老套,有一些理论并不足以应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之中,是诚信教育变为了空话套话,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且由于诚信教育模式较为死板,只依赖于教师的灌输,并不能够让学生从内而外地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对一些事物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在对待诚信教育时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诚信教育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针对上述问题大学应当予以重视,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模式。
二、构建路径探究
通过传统诚信教育的局限性研究与利用网络场域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思维更加多样,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持抗拒态度,利用网络场域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了一定的约束,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网络,并增强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下面将对构建网络场域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作出探讨与分析。
(一)制定良好的网络诚信教育计划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网络能够对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当对网络诚信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合理规划课程安排及教师配置,同时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符合学生年龄层次的诚信教育体系,一些高校率先采用了分层教育的办法,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网络诚信教育时,学校的课程安排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应试诚信教育,由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刚刚入学或入学不久,所以大一大二学生一般会在应试中出现不诚信的举动,经过高校研究讨论之后,决定将诚信教育的重点放在应试诚信教育之中[2]利用网络场域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引发学生对于网络诚信教育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风趣的语言,运用实际案例对同学进行应试诚信的教育工作,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一条“高压线”让学生明确应试作弊是一种十分不诚信的举动,提高应试诚信教育质量。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而言,应当将教育重点放在学术诚信教育与就业诚信教育之中,帮助大三大四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为其之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在对诚信教育进行规划时,还应当结合自身发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诚信教育的规划,这种规划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保教育规划能够跟得上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确保诚信教育规划能够跟得上学生思维以及时代的脚步,真正将诚实教育落实到位,高校在诚信教育方面可以参考我国的邻国日本,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极重视诚信的国家,其高校也会对学生展开诚信教育,日本学校首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诚信教育目标,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其中学术造假、学术抄袭是日本大学中最不能被容许的,学校在研究课开设之前会向参与研究课的学生发送网络邮件,使学生明确学术造假的危害,同时说明造假行为发生后学生将面临的处罚,通过事前通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先期的诚信教育,使学生树立学术诚信的意识,促进了诚信教育的落实情况。通过对于网络诚信教育计划的制定可以看出,学校应当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网络诚信教育课程目标规划,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要将诚信教育的重点放在应试诚信教育中,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而言诚信教育的重点应当放在学术诚信教育与就业诚信教育之中,同时结合国外的诚信教育经验,切实履行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二)完善网络诚信教育体系
各高校在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应当注重网络诚信资源的开发工作,完善网络诚信教育体系。高校应当善于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对学校的官方网站页面进行优化处理,要开辟诚信教育网络专栏,同时还需要利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学平台,在平台之中专门设立诚信教育栏目,帮助学生思想进步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学校还要利用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手段,例如建立学校官方微信账号,对学生进行不定时的诚信教育文章推送,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接受学校的诚信教育,同时学校还应当利用网络的宣传力度,将学校中发生的诚信案例进行宣传,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对于不诚信的学生学校在尊重学生隐私权的情况下应当在网站上对不诚信事件适当给予批评,为学生敲响警钟[3]。完善网络教育体系,学校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网站内网页的监理工作,并将学校的微信公众账号内的有关诚信的文章交由学生撰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信心观念,又让学生直接参与了学校网络诚信教育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学校还应当组织教师力量,共同建设网络诚信教育体系,学校内的党政群团应当进行明确的分工,对学校内的诚信教育网站进行管理监督,并对网站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切实完善网络诚信教育体系。
(三)利用网络场域进行诚信教育
利用网络场域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当代大学生是使用网络人数最多的群体,网络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网上的各类信息使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方面得到了扩充,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的思考也从原来的单一思考模式变为了多角度的思考模式,这就导致大学生不能够轻易地接受一些既定的观念,拒绝“填鸭式”,诚信教育模式。当代大学生更喜欢进行自主思考评判,大学生虽然已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之中,但是思想意识社会经验依旧十分不成熟,对于网络上的不正确观点依然缺乏判断能力。因此,针对这些情况大学应当善于利用网络场域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第一弥补了诚信教育的不足,第二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进行诚信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弥补了大学生对于网络认识不足的现象,网络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在这种虚拟的社会中大学生的道德、法律约束感也在被逐步削弱,通过网络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对于网络使用的标准,增强大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4]。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丰富教师的网络授课经验,同时扩展了教师的上课模式,用更加新颖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利用网络场域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能够提高诚信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对于诚信教育的学习热情,使诚信教育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
(四)利用网络场域进行诚信课程授课
利用网络场域进行诚信课程授课,是一种利用网络场域的诚信教学新尝试,教师通过网络教学直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对学生进行网络诚信教育。在网络上诚信教育课程上课前,学校的官方平台会通过信息的方式向学生推送网络诚信教育课程的上课时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诚信教育课程。在网络诚信教育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像学生播放诚信教育视频,播放诚信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诚信的力量,对学生传达正能量。同时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还应为学生设立情景问题,将学生的思绪带入情景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提高学生诚信教育的教学质量。在网络诚信教学完毕之后,系统还会自动弹出对话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听课体验,为教师进行评分,并且在对话框下方学生还可以写出对本课的上课建议,促进教师更好地进行诚信教育授课工作。一些教师在课后还会根据上课的内容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课程作业,让学生写出课程体会,通过学生的体会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教课模式教学方法,提高网络诚信教学的教学质量。通过描述分析可以得知,教师利用网络场域对学生进行诚信网络教育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且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网络诚信教育之中,是一种利用网络场域进行诚信教育的新尝试。
三、结束语
网络场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构建路径的探究中可以得知,当代大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角度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的诚信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习惯,学校应当通过制定良好的网络诚信教育计划,完善网络诚信教育体系,利用网络场域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构建工作,切实保障诚信教育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红梅.网络场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构建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5,0(S1).
[2]高丽金.网络视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构建路径[J].人文之友,2020,(12):172-173.
[3]彭冰.当代大学生诚信品质培育研究[D].江西:南昌航空大学,2015.
[4]王艺.“互联网+”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治理路径探析[J].求知导刊,2018,(13):151-152.
作者:杨金云 单位:西安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