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方法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摘要:在目前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知识教学和素质培养的核心之一,能够让知识理解更为完善,也能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成长。但是在实际的培养教学方法上存在理论化、简单化和主观化的问题,并没有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没有设计创新的实际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也未呈现出任务创新的情况,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都没有得到建立和发展。对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加强从数学知识教学与学习中的创新方面来设计培养方法,保证学生的创新学习参与,加强创新思维的引导,让创新成为学习的一种方向和方法,也就可以保证创新素养培养的实效性,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现代社会发展和人才要求都需要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将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从而在实践教学中落实,保证学生在知识获取和应用中的综合性成长和发展,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成长。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代表的是主观上的认识和行为,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要注意学生的思想探究行为,并让创新有具体的落实空间,从而达成高效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1.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让学生不再是等待式地学习,而是多元性、探究性地思考,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化。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学的开展也以学生为核心。但是教材内容和数学概念的分析会呈现出单一性知识理解的情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论记忆,依赖教师的讲解,不能主动地做学习。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形式上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想法,学生有了自主发挥和差异认识的空间,学习感受有了提升,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保证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数学知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能让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数学课程知识的逻辑性较强,无论是新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应用都需要思考其中的变化,去做推理和验证。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会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深度分析,去做质疑和验证,在教学的形式上保证了逻辑推理,学生能够从个人认识逐渐完成课程知识的理解认识,也就可以达成实效性的教学,既让知识教学得到落实,也能有数学学习能力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3.完善核心素养认识。核心素养是新课标下的主要教学目标,但是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各个学段进行落实。初中生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较为简单,都是小学基础知识学习中建立的认识。这种情况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加以完善,保证学生有核心素养认识的提升,能够建立素养认识的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会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理解中做深度思考,核心素养认识也就能够随着知识的学习积累得到完善,在数学抽象认识上更加全面,逻辑推理上更加深入,数学模型分析和运算能力得到提高,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素养有所增长。

4.利于未来成长发展。现在的社会发展较快,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增加,所以对初中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利于其未来的成长发展,使其能够树立创新意识,应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中的新情况,创新能力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优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要重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学培养落实,加强并重视创新学习的设计和开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

1.创新培养没有与知识教学结合。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落实,初中数学教师较为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培养,但是在方式上呈现出理论化的问题,有创新教学的设计,但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没有实践的支撑,也就让培养教学失去了效果。理论化问题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这一行为引导,教学中缺少实践操作,创新培养没有与知识教学结合,将创新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会有创新认识,但是没有具体的实践性的思考和行为,创新思维和能力也就无法形成。

2.培养方法过于重视思想的引导。初中数学培养创新还存在简单化的不足,在培养方法上过于重视新、奇的思想引导,忽视了创新的本质,简单地让学生去寻找不同的内容,脱离知识教学的实际情况,也脱离学生思想认识建立的规律。简单的创新并不能让能力得到养成,思维也容易陷入定式,不能做思维创新。思想引导是数学教学中创新培养的必要步骤,但是功效上只是一个开始,要保证思维和能力的养成需要有具体的过程,让学生有创新的实践感受,以此达成有效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3.缺乏主观想法和实践教学设计。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有所成长,但是部分数学教师将创新培养变成自身主观上的认识,缺乏主观想法和实践教学设计,造成学生的创新认识就是找不同,在思想意识和能力上没有真正深入的认识。主观想法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应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将教师的主观创新变成学生的主观创新学习理解,保证创新培养教学的有效性。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1.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思考。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的主动学习,只有主动性的参与才能有创新的学习行为,培养也才能够有效开展。数学教师所要面临的是初中生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对于课程学习兴趣的差异,知识学习理解难度较高没有学习思路的问题。以此来看,创新培养教学需要创设情境,利用情境内容的多样化和多元性,激发所有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带动主动学习思考,让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也使创新变成学生的主观性行为。比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课,教学中就创设关于直角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坐标系不同功能,坐标系中不同位置所代表的含义情境,用生活应用例子,坐标系的数学分析作为具体内容,保证学生在情境中可以认识和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激发学习兴趣和思路的建立。通过情境的主动学习激发,创新也就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将创新与知识学习进行了融合,学生在情境的认识理解中也就是创新性的思考行为,可以让创新思维得到实践性的发展。

2.转变教学方式保证思维理解的创新。在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创新的行为,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就要转变扁平化,组织互动和交互,理解和尊重创新性的个性认识,让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有创新,利用不同理解认识的差异,挖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此能够保证课程知识教学的效果,让所有学生参与到逻辑推理的过程中,也能让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变成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在《平行线及其判定》的课堂中,教师应多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见解,并开展活动交互,共同去分析和验证提出的不同观点,对平行线的判定做探究性的论证分析,课堂学习变得活跃,学生也能在其中有创新思维的成长,并能够去接受和质疑不同的观点,锻炼了创新能力。

3.注重一题多解设计落实能力的培养。创新不仅需要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更要去解决问题,这样创新思维和能力才能得到养成[5]。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注重一题多解的设计,让学生创新应用数学基础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保证教学效果。比如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计算练习的开展不应采取题海战术,而是让学生去思考题型的变化,指导创新性的分析,以此保证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用不同的方法去做求解,多角度分析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用一题多解的方式锻炼解题计算能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度理解基础概念,有创新性的解题分析,既保证解题能力的培养,也让创新思维和能力有实践性的提升。

4.应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探究性分析。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思路,解决能力不足下的学习困境。同时思维导图的应用还能让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有探究性的分析,利于创新性的理解认识。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中,教师就以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认识不等式,分析不等式的数学性质,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达成有效的知识教学,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而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要利用好学生的差异性认识,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落实其中。教师可以组织思维导图中每个环节的讨论分析,让探究理解可以得到完善,强调创新性的讨论,能够培养创新思维,也能通过实践性的讨论培养创新能力。

5.优化教学评价激励创新学习的行为。从创新思维和能力性质出发,初中数学教学的培养方法上要优化教学评价,将创新学习行为作为一个重要标准,用激励的方式培养心理认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对创新有所需求,能够去做主动性创新思考。其中在动态评价上要给予学生创新的学习行为做肯定,在总结评价上将创新学习的行为作为一个标准,在阶段评价上分析学生的创新性成长,用评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创新的重视,使其有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总而言之,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实践性的行为支撑,也需要具体的创新思考过程,所以教师要把握数学知识的创新性教学,优化教学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性探究理解、创新性解题分析、创新性的逻辑推理思考,并进行兴趣激发和评价保护,建立一个以创新为方式和目标的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和理解学生在创新中出现的问题,改变被动学习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自主发展。

作者:林明茶 单位:福建莆田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