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新性思维在漆画教学中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性思维在漆画教学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创新性思维在漆画教学中应用

摘要:文章认为,创新性不足是当前漆画教学的主要问题。教师在漆画材料教学中,要积极利用新媒体与博物馆资源,帮助学生认识漆的多元性并鼓励学生进行漆画材料探索与开发。教师在漆画创作指导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家式的思考与工作模式,同时教师自己也要具备对创作始末进行抽象理解、概括的能力。

关键词:漆画教学;创新性思维;材料;认知;艺术创造

上世纪末,陈志强在《关于漆画的美术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漆画教学的宗旨是“继承传统漆艺的精华,融洽现代艺术养份,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创出具有现代意味的漆画艺术”。①如何创作出具有现代意味的漆画艺术?从漆画专业教学层面来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前提是教师要首先具有创新性思维,这样才能通过漆画课程的创新使理论教学、材料认知和创作指导得以提升,同时又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进行创新性实践。

一、教师在漆画理论教学中所具有的创新性思维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②传授经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出学生的先验,学生的先验需要被经验激活,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观点、创造力与潜力。而这种从具象概念上升到抽象概念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从高屋建瓴的视角定位人类文明中漆画的位置。创造力是一种广泛传播于整个文化范围内的现象,引导学生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漆画艺术的的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漆画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漆画的历史,漆画与漆器的关系,漆画的材质与基本技法等。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随机抽选5位同学为全班同学做报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创新性思维,使其深入、主动学习。在漆画基本理论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于博物馆馆藏资源的利用。虽然目前我国博物馆馆藏数字资源开放程度有限,③但还是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漆画创作提供坚实的灵感来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举办的漆器艺术特别展览,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现场,直观地了解出土漆器的颜色进而对于古代漆器形成新的认识。但是,漆画艺术的发展不能以“复古”或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标准,而是应该在让学生充分了解古代艺术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当代艺术的观念。正如尹呈忠所示漆艺术“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漆的装饰和美化,而是应该借这一媒材去进行新时代的自我塑造”,④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教育不仅限于课堂课程,还应延伸到当代的日常生活中。漆画理论教学中不是让学生模仿已经制作完成的漆画作品,而是要考虑让“漆”如何重新点燃人们对创造力及其表达方式的兴趣。在课堂中笔者以中国一汽研发的红旗L5内饰面板所使用的“大漆赤宝砂”工艺为例,让学生们从耐用度、装饰性、制作时长、成本与受众出发例举漆在生活中物品应用的可能性。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二、教师在漆画材料认知中所具有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在漆画材料认知中的应用,意味着教师要对现有的认知模式进行新的变革。只有教师具有了对于“漆”的创新意识,才可以重新审视学生在漆画教育中的创造性表现,唤起学生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一)运用新媒体作为原料产地与课堂教学的连接

漆画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性思维培养,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内容、教学法和技术的动态性。天然大漆是进行漆画创作的主要材料,但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本科课程的漆画教学还是以腰果漆为主,这是由漆画教学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天然大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过敏、价格昂贵,初学者在对漆性不熟悉的情况下使用大漆进行创作会造成许多浪费。但是大漆是漆画艺术发展的根基,让学生了解大漆的物理特性与漆树的生长环境是十分有益的。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天然大漆,教师可以制作一块大漆髹饰技法小板,向学生展示大漆起皱、变涂的艺术效果;也可以运用新媒体作为大漆原料产地与课堂教学的连接点。还可以采用“远程采漆”这个创造性的课程设计,这是漆画基础材料教学中的一个在线学习如何影响学生学习和创造性表达的案例。教师提前联系天然大漆的生产者,在课堂上以微信视频通话的形式连接教室与漆树园两个不同的空间;漆工通过微信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割漆的过程,从中了解漆树的生长环境、漆树的割漆工具与方式以及大漆的氧化过程。漆工可以将学生们所看到的的大漆邮寄回学校,这样大漆从虚拟到现实的转化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种展示方式相比传统漆画教学中视频播放与PPT展示,更具有实时性并贴近年轻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学生们在视频通话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还可以得到漆生产者的直接回应,学生从被动观看转变为主动参与。面对漆园这一真实地理信息构成的“虚拟课堂”,学生互动、寻找话题、思考策略都是通过新媒体环境所激发的个人发现的能力。因此,教师将新技术引入课堂的创造性教学法,扩展了学生对漆艺术实践和思想经验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构建和解构大漆艺术作品。

(二)基于实验的师生间漆画材料探索与开发

漆本身是一种化学材料,在课堂中对于漆材料的探索与开发,可以引入一些尚未有标准流程的实验作为辅助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一同探索新材料的使用技术,重点是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将师生交流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教学环节,这样可以让教师能够在动态中重新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基于对化学变化的反应而认识材料,他们的反应可以创造性地推动和拉动对于漆画创作的想法,同时说明这些进行漆画的材料在现实世界中产生的限制和新的可能性。例如,“玩颜料”往往被视为一种儿童的游戏活动,不适合在大专院校的课堂上作为教育与认知的手段。但是对于漆画教学来说,若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掘更多可应用于漆画实践的材料。指甲油具有千变万化的色彩,为漆画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可能性。2015年前后新发明的一种从植物提取的新型水性聚氨酯指甲油,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其可用作漆画创作的材料。⑤漆画除了天然大漆之外,还有很多千变万化的入漆材料。金银箔、金银粉、蛋壳、螺钿、树皮,甚至牙膏、盐、糖等媒介,都可以用于漆画肌理制作。所以基于儿童“玩颜料”设计的漆画教学“玩材料”课程,鼓励学生收集更多可应用于漆画创作的材料。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材料对于漆涂刷的均匀性的影响,运用物理方法探究“一层漆的厚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平板电脑在线模拟漆的层数与质量的关系,探究颜色叠压效果的最佳值与点纹高低起伏的变化。改变漆画材料要比设计新的漆画图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对创造性的假设、结构和不同定义也塑造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教师在漆画创作指导中所具有的创新性思维

学生初次尝试漆画创作,往往在画面处理方面出现诸多不足,如画面构图、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的关系等。这些情况下,教师要借助漆画习作训练培养学生对于漆画创作的整体把控能力,为今后的漆画创作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一)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家式的思考与工作模式

“漆画习作”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件直径30厘米的漆盘作业。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绘画、摄影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对社会议题进行多元化表达。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要适时引导学生不能忽视画作本身的艺术理念而过分追求漆技巧的表现。虽然并不是每一位学生的职业规划都是艺术家,但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漆画习作”课程中进行艺术家式的思考与工作模式。学生应该了解真正的艺术家是如何从事同样类型的活动,而这一前提是教师必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工作程序,或是邀请艺术家来亲自指导或者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后,教师可以开始创造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工作。像艺术家一样工作意味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普遍的人类经验去思考一个有意义的主题,这是艺术家在创作前所要经历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因为创意不是答案或解决方案而是探究的主题,所以它们可以在许多层面上被解决,也需要通过漆画的语言解决。教师鼓励学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进行概念转换,学习新的价值观并通过艺术实践质疑旧的价值观。在全面考虑“漆画习作”的过程中,学生会被一些问题所困惑,例如艺术家如何组织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什么理论支配知识和视觉表现?个人和观众的观点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可以通过写生临摹的手绘方式,也可以借助丝网印刷、电脑打印与复印工具制作画稿。画稿做好之后,可以在制作髹漆技法小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根据画面效果设计漆画习作的制作步骤、并写成漆画制作计划书。教师根据每个画稿和计划书内容进行纠正、补充,并给出评语。最终当学生通过漆画艺术创造意义时,他们会在概念上处理技能和想法、技能和背景、学校和灵感的作用、想法和结果的顺序以及视觉信息、形式和过程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冲突。另外,还要警惕“模仿误区”,即将模仿其他画种的艺术效果作为漆画习作的最终目标。这种误区在教学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务必时刻提醒学生寻找漆自身的本体语言,不能让漆画成为其他画种的翻译。

(二)教师要具有对漆画创作指导概念化的能力

教师对于创作指导“概念化”的能力,指的是一种对于创作始末进行抽象理解、概括的能力。尽管大多数教师在经验层面上十分熟悉漆画艺术的整个创作过程,甚至有些教师在认知层面上研究了学生创作的行为;但是具有概念化能力的教师在面对学生在创作中发生的诸多问题时,不会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化的指导,而是要提示学生明确自己处于创作的何种阶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创作走向。因此,“概念化”的能力之所以可以归结为创新性思维的体现,原因是教师使得学生获得了掌握概念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对于大量艺术家实践案例的总结而来,从艺术家的诸多差异性中提炼出创作过程的共性。而这些由共性转化而来的概念既可以确保学生的创作没有偏离方向,又可以为学生继续创作提供智力支持。例如在漆画专业的毕业创作中,教师在指导毕业创作时,由于毕业创作时间跨度较长,教师要鼓励学生形成“头脑风暴”,并完成若干件概括的、简易的创作小稿。当学生在创作小稿的设计上出现明显的变化时,一个具有概念化能力的漆画教师所能提供的鼓励是无价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且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解释这些问题背后会产生哪些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又可以引发哪些新的思考路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可能会对正在进行漆画创作构思的学生作品提出一些离谱的替代方案,试图激励学生更深入地探究他们想表达的观念;学生也可以将创作草图通过微信、微博进行分享,广泛收集其他人的意见并形成终稿。最后学生根据教师和他人反馈的建议在小稿上进行加工改作,待教师审稿后将小稿到打印店喷绘放大。教师概念化的能力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并且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探索漆画稿在转换成漆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概念化的能力可以避免对学生产生束缚或是误导,也鼓励学生将偶发因素引入版画创作,这与乔十光先生所说的“漆画是人画一半天画一半的艺术”⑥是一样的。教师概念化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随机应变”“将错就错”“逆水行舟”,让学生了解漆画艺术创作过程的反思性本质和避免过早解决画面的重要性,也可以拓展学生对艺术创造过程的认识。

作者:胡晓欢 单位: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