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语文创新作文教学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科技为主导的世界浪潮下,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创新发展,最重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教育担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一项教学任务。作文是实施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作文教学,发挥作文极具创造性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作文;评价标准;途径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就是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追求不拘泥于常态的改变。这一精神体现在作文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他们在作文中写出新意、写出特色,而不是人云亦云。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还未形成较强的作文能力,其写作风格或作文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语文教师方法引导上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心怀创新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践行到作文教学中,才能把学生引向创新写作的道路。
一、创新作文的评价标准
作文创新需要有求异思维,但不是只要做到与众不同就算创新,还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必须在文章的立意、语言、结构和材料的选择上至少有一些独到之处,才能被划归到创新的行列。
1.见解要独到。文章的见解主要指文章表现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1]。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话题和观点肯定不能吸引人,在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挖掘出新意,才能打动人。如,写牛郎织女,古今文人大都惋惜他们的聚少离多,而秦观的一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便显出见解之独特,远超同类作品,使人耳目一新。这里说的见解独特一定是合情合理的,不能突破主流道德标准。比如谈论环保的话题,大家都斥责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可行性的环保建议,但你要反着说,支持环境破坏,那就不叫独特,而是胡说了。
2.构思要巧妙。创新作文的构思一定要区别于常见的作文形式,要打破常见的文题结构和表现手法。像写人时就要改变从人物外貌、性格特征、代表事例入手的写法;写事时则不能局限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的固定套路等等。如,写有关妈妈的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写的都是妈妈如何对自己好,自己如何爱妈妈,但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挑妈妈》的诗歌:“你问我出生之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简短的几句话,把小作者对妈妈的深情说透了,不禁让人叫绝。这就是构思之妙的成功典型。
3.选材要新颖。在作文时,学生通常会选择一些素材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表现文章的主题。说到选材,曾经有人笑曰:“屈原、李白、司马迁是作文论据的三剑客。”因此,作文要创新,就要丢弃那些被用过无数次的人物故事、名人名言,就要避开太大众化的事例,选择新颖的、有时代气息的素材,才能给人新鲜感。如,写老师,大部分学生都是赞美老师的敬业、老师的园丁精神等,有的学生独辟蹊径,写老师的可爱,“可爱的老师”肯定比“敬业的老师”更吸引人,这就是选材之妙。但有人可能会说,“可爱”没有“敬业”的立意高,试想一下,一个老师如果没有对学生付出爱心,没有为人师表的典范,怎么可能在学生眼中呈现出可爱的样子呢?这其实是一种很高的褒奖。
4.语言要个性。语言是作文的外衣,语言运用得好,可以给读者留下好印象[2]。写创新作文,语言自然不能朴实、平淡,要写出特点、写出个性,才能脱颖而出。如,有一篇名为《赤兔之死》的高考作文,作者用文言文写作,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获得满分。阅卷老师给出的评语中有这样的话语:“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这就说明了语言运用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创新作文可以在语言上下功夫。
二、引导小学生作文创新的途径
1.解放思想,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要让学生写出具有新意的文章,教师就要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好环境。“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在写话题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时,没有依照套路从劝人勤奋入手,而是把题目改为“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分别从“虫”和“鸟”二者不同的立场阐述了要不要早起的问题。这是一篇构思巧妙、见解独特的好文章,但在当时却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反而因此受到惩罚,因为老师认为他没有按要求写,是故意捣乱。这种思想狭隘、迂腐守旧的教师,当然是无法创新作文教学的。因此,要让学生创新,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和对创新的包容态度。要具有创新精神,就要解放思想,把自身具备的阻碍创新的观念丢弃,从意识上向创新靠拢。解放思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的思想保持先进,且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改变。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并且在持续的学习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解放了思想,就能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就能在作文教学中科学引导,让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写作。
2.放开限制,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作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但很多教师却把它变成提高分数的手段。在这种功利思想的引导下,教师给学生预设作文模板、让学生背范文,甚至为了迎合大众的精神审美,让学生在每一次作文时都生硬地拔高立意。学生在重重限制下写出的作文总给人“假大空”的感觉,没有灵气,没有新意。因此,要让学生写出使人惊喜的文章,就要拿掉学生作文思维上的紧箍咒,开放作文的立意和内容,让学生敢于抒发真情实感,敢于写出心声,而不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编造。开放作文教学要打破教师先行指导的模式,先不做任何要求,放手让学生去写。没有了限制,没有了套路,学生就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文章,才能向创新靠拢。
3.正确引导,让学生拓宽积累空间。作文涉及的内容没有固定的范围,表现形式没有任何限制,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学生描写的对象,任何表现手法都可以运用,因此,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拓宽积累空间。首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积累空间。作文是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很难写出内容多样、新颖别致的好文章[3]。写作文就像加工产品,拥有的原材料越多,产量越大;拥有原材料的种类越多,生产的产品种类就越丰富。对学生来说,自己的知识储备、见识阅历就是作文的原材料。因此,要写出好的、有新意的作文,学生就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为创新写作提供源源不绝的素材。就像那个写出《赤兔之死》的考生,如果没有扎实的文言文功底,怎么能在严苛的高考评卷中获得满分?其次,拓宽想象空间。创新作文要有超脱生活的憧憬或高于实际的描摹,这是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完成的。因此,想象是学生作文创新的沃土。开垦好这方土地,学生在作文创新上才能大有可为。
4.联系生活,教学生寻找写作灵感。写作的大多数灵感来源于生活,写作如果脱离了生活就如同人没有了灵魂,会失去活力[4]。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写作原料库,为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素材,但是这些素材并没有摆放在明面上,需要学生挖掘出来。从某种角度讲,写作水平的高低其实就是挖掘生活素材能力的强弱。因此,要写好作文,写出有创意的作文,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从生活着眼,寻找写作的源泉。首先,要细心看。只有细心看,才可以有所发现,或者是发现更多,进而筛选出自己需要的素材。其次,要用心听。声音能传递出很多有效的信息,身边人的对话,电视、广播等渠道传播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必定包含我们写作需要的内容,用心听,一定会有收获。此外,还要有一颗探究的心。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表象,只要有探究的意识,形成敏锐的洞察力,才可以把表象中蕴含的信息放大,挖掘出生活中的别样风采,进而写出创新性的文章。把创新融入到小学作文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作文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具备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引导他们储备有利于创新的写作素材,点燃创新的火把,照亮他们在写作上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晴雨.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18(01):143-144.
[2]马智勇.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天津教育,2020(19):131-132.
[3]施荣国.浅谈提高小学作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99-100.
[4]谢树屏.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J].新作文:教研,2020(01):180-181.
作者:刘金忠 单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连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