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理性看待高校创业教育的政策有效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政策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走上正轨,培养出创业和创新的人才,是当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将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入手,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有效性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找到推动前进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现状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正式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收到了良好的反响,无论是学生的创业热情,还是整个学校创新创业氛围的提高。随着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正式了解,理论学习甚至实践操作,高校学生会明显发现创新创业并不如他们想的那样简单,而是有着重重的困难和关卡,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处于稚嫩的状态,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困惑,从短期内来看也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概念
创新:从语义上来说,创新即是创造新的事物。它指的是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去发现和创造一类从未出现过的新兴事物,创新可以是最初的想法,也可以是成型之后的具体事物,创新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创业:创业指的是将一个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具体化,创造出一个成型的属于自己的事业。创业是创新的更进一步表现,首先有创新的思想和表现,再有创业的行动。创业是为实干家们准备的,几乎世界上的每一位优秀的创业者,都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他们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理论化概念,指的是在高校中开设一门学科,专门教授有关创新理念和创业方法的知识,并且给学生们提供实践机会,尽最大可能地推动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发展,并且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2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效果与反思
2.1理清思路,明确目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其本质还是落在教育二字,说明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教育者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首先理清思路,明确目的。所谓“创”,则为创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培养真正的创新创业人才,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使他们达到能够创造未来的高度,而不是狭隘地灌输给学生创新和创造的理论知识,粗略地教给他们实践技巧。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状态,旨在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因此,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阶段,教学者不能仅仅盯着眼前的成果,应当做的是发掘学生的特长和创新创业上的优先发展之道,因材施教地引导和循循善诱,最终达到培养出新时代的创新创业人才的目的。
2.2制定方案,自主实施
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部所提出的创造性的政策之一,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旨在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是一项创举,但归其本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终究是一项与教育有关的政策,使教学措施和手段方针化。因此,为了使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得到更好的实施,应当大胆放权,让高校自主制定实施方案,并且自主实施所制定的方案,不应当过多干涉。高校也应当意识到自身的重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说来简单,却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来实施的。因此,高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落实小组,在整个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起整体指导和监督作用。除此之外,应当在校园内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类活动的开办,以提高校园内的创新创业风气,塑造创新创业热的良好氛围。
2.3成效缓慢,摆正预期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成效不可能立竿见影。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自己对于学生的影响,知识对于学生的塑造,往往是在教育的几年后,十几年后才逐渐显现出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如此,并且作为教育的“新品种”,由于目前我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彻底,因此,在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反映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成熟,但是教学者应当认识到新兴事物前景光明性和路途曲折性,创新创业教育是符合时展的,因此必定会有光明的前景,而道路的曲折是不可避免的,教学者应当摆正心态,降低预期,尽自己最大努力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培养和熏陶,并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创新创业的思维、精神。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虽然目前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无论是教师队伍还是高校所投入的精力都尚且薄弱,但是,只要高校和教学者都能够摆正心态,降低预期,相信其未来的发展并且静观其向良好的方向转变,全民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质量地培育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田贤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满意度调查研究——基于在校学生的立场[J].高教探索,2016,(12):111-117.
[2]常青,韩喜平.香港全民创业教育政策的成效与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5,(5):88-93,87.
作者:胡俊岩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