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科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文章充分利用学院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展工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研究,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创新创业师资水平,构建教育实践平台,完善教育实践体系,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强化组织保障的实施路径,形成了“四融入三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同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0引言
21世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党的十八大中已明确提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国务院于2015年6月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通知文件,教育部也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各级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要求,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放在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1]然而,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为新出现的教育内容,起步较晚,存在着高职院校内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高、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师资队伍匮乏、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到位、创业实践平台单一等问题,[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未充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因此,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路径,既顺应时代要求,也是深化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求。
1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1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启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结构、能力目标和学分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处处体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
1.2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创新教育”必修课程,增加“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在全校开设通识性创新创业课程,开设一批“创业精神与实践”等限定选修课;技术性创新创业课程按专业类贯通,将土建专业新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引入教学;实践类创新创业课程按相近专业贯通,学生跨专业组班,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完成工作任务;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选聘优秀校内外师资组建教学团队,开设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力度。
2提升创业教育师资水平
2.1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创新教育教研室、创业教育教研室的建设,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广泛开展专题培训、交流研讨,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不断提升双创意识和教学能力。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明确教师的职责,大力支持教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激励教师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关理论、需求、环境和制度等问题的研究,支持教师开发相关教材,发表研究论文等,不断丰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
2.2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激励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积极承担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任务。同时,聘请一批经验丰富、工作负责的优秀教师,组建指导服务团队,建立常态化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机制,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培养一批优秀的班主任、辅导员,强化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服务和指导。
2.3创新教学及考核方法
引导教师紧贴企业生产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铁路行业最新的研究成果、生产技术、实践创新经验等引入课堂教学,广泛开展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培养创新理念,激发创业灵感。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方法,突出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核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3.1开放各类实验实训室,服务创新创业
建立实训室(基地)开放管理机制,双休日、课余时间全部开放实训室(基地),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研究和实践提供条件。
3.2创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孕育创新创业
借助学院校企合作处、BIM技术应用中心、路通公司、资产经营开发公司等机构,依托高铁实训工区、建筑综合实训基地和陕西省高性能混凝土实验室等校内外产学研实践基地,构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积极开展实验研究、BIM技术应用、技术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条件[2]。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基地的使用率,进一步完善基地条件,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整合内部资源,加大对实践的指导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运行保障机制,保证“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四到位,深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努力打造良好的硬件设施,使基地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充分发挥,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3丰富第二课堂,支持创新创业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科技节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社团活动,使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多样化。
3.4举办技能竞赛,激励创新创业
激励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等各级各类竞赛。通过各类竞赛推动学生积极交流切磋,优化竞赛项目,增强团队创新创业能力,催生一批优秀项目和成果。
4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4.1通过创新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全面开放各类实训室(基地),从场所、设备和环境等方面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在实践教学内容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探究性的实践项目数量比例,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切实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4.2通过项目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实现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有机融合,支持学生、师生组成项目团队,通过选择项目、计划制定、信息收集处理、活动探索与实施、成果交流等系列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独自思考、创新实践、团队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完善优秀项目推介和孵化机制
将创业项目申报评选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借助创业孵化基地,及时引入优秀创业项目,促进优秀项目及时转变成创业成果。同时,通过学院层面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积极推介优秀项目,推动企业行业对优秀项目和师生团队进行考察和交流,推动校企项目对接、落地,提升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实现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梦想。
5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5.1建立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
根据学生发展愿望和自身特点,建立一批突出创新创业的学生社团,同时,大力支持已有的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定期开展创业政策宣讲、创新成果展示、创意交流分享、成功案例分析、创业模范座谈等系列社团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的氛围。
5.2举办丰富的创新创业讲座
广泛邀请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明星、优秀校友、企业劳模等来院作创新创业讲座和技术报告,通过学生近距离交流,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思想,激发创新创业激情,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6强化组织保障
6.1强化制度保障
建立创业就业导向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与需求导向专业结构的调整新机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满足社会和产业对人才培养有关创新创业的需求。跨专业开设交叉课程,尝试建立跨专业、跨系部,进行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在学业考核中,明确创新创业学分,同时,制定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办法。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反馈、改进和监督、预警等保障机制;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教学管理等系列制度文件。
6.2强化经费保障
学院应从师资培养、教学条件、学生活动、创业孵化等方面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划拨专项教育经费。同时,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提高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争取企业、政府资金支持,在创业项目推介、孵化、产业化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启动资金支持。
7结语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已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等六个方面初步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路径,建立了“四融入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在办学理念、专业培养、第二课堂和技术服务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从意识—知识—能力三个层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收效良好。
参考文献:
[1]安建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4):84-85.
[2]居珈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07-109.
作者:张团结 王津 蒋平江 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