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建议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与空缺。由于教育思维范式的僵化与滞后,一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想象力,难以突破思维定式,维持着现有的浅显化、盲目式、非实践性的教育状态而无法前进。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梳理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讨;其次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从核心内涵、目标、体系、策略和模式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最后针对创业教育现状提出相关发展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教育模式

在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要对当前国内的创业教育进行反思,面对全球化下新的科技以及经济模式的冲击,必须及时对现有教育思维进行反思,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大学生创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新锐力量,做好大学生创新教育,为其就业提供有效建议和方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和能力,激发其社会潜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进而实现自身价值。

一、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来开展相关研究。在课程设置方面:Noll认为创业课程应该包括商业计划书,以及企业家职能教育、客观评价、创新想法、创业实践、政策环境;库里斯基则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该从利用资源、机会发现、组织运营方面设置;英国德比大学David教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团队合作为出发点,创业机会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模式方面:日本高校率先采用“工业试验室”和“官产学一体化”的教育模式,通过各种开创性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评价方面:麦克•马伦直接采用课程结果对比来验证效果;McMullanLong提出基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来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尽管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得天独厚的成功,但是仍有学者看到问题:辛格和麻吉担心越来越多创新人才得到社会认可,这必然导致对创新教育教学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多优质教师队伍来胜任该职位。除此之外,创业教育相关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面临版权、质量等诸多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势头一片大好,伴随着新兴产业,创业浪潮的兴起,创新创业教育依然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焦点。我国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等研究。在教育方法方面:刘洋提出构建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资源并同步改革教学评估等观点。同时,在普通教学中可以灌输创业思想,内容上对创新教育进行拓展。在培养模式方面:李秀娟提出基于课内教学结合课外实践,组织更多创新活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王亚伟从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出发,构建基于工科学生的创业培养方案。在教育体系方面:李世佼提出了多平台多模块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多个方向开展了研究,但是大都是从理论研究角度着手,没有切实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同时没有考虑到新全球化下经济文化变革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挑战,并且已有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维反思不够深刻,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不能进行全面指导。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

1.创业教育内涵研究

创业教育的内涵就是从全方位打造培养创业者,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实干精神、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乐观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本领,使大学生能适应创业的艰苦环境。创业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创业是成就一番事业,狭义创业是创建公司。创业教育培养创业者的创业精神、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毕业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并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创业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其中更多掌握创业基本技能,能够激发创业潜能,其核心本质是创新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创业教育目标研究

目标作为创业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可以基于目标制定系列创业教育内容和相关评价指标。学者从诸多方面对创业教育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应付复杂环境从容的乐观态度,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目标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创业的复杂的社会环境,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和积累社会经验的能力,独特的意识,敢于为天下先的敢闯敢干的精神;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立业思维、创业品质,使学生掌握创业途径和方法,在未来职位上更能够积极主动。可见,目前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尽相同,未来创业教育的目标仍需要深度探讨和优化。

3.创业教育的体系研究

创新教育体系是整个创业规划过程中各种教学元素的有机组合。有学者提出:以课程体系为中心,协同创业实践、创业知识和创业意识,共同构建整个创业教育体系,还应包括实践体系、组织体系、资金等体系。有学者提出以政府提供保障,以创业教育为主体,共同构建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体系;有学者提出构建省级扶持的校企的创业教育平台,在平台中增加课程、体验、实践等教育板块,在教学内容上扩展创业业务领域知识,从全方位打造创业教育模式升级;有学者提出构建多资源合作的创业教育体系,政府牵头,社会导向,学校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由此可见,研究者们教育体系各有己见,不尽相同,仍需要同化统一的教育体系。

4.创业教育内容研究

创业教育内容作为大学生最早接触的创业知识,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及创业生涯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内容设置方面,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信念、劳动、创新、挫折等方面合理设置内容;有学者以创业意识为培养重点,主要包括合作意识、自主创业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和创新的创业意识;有学者认为从创业知识结构、心理品质与能力、意识方面进行教学内容设置,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最有效的创业知识传递载体,创业意识是通过各类学科的综合作用的结果,领导、组织、管理、协作等能力共同组成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体验、知识、创业能力、创业意识方面设计创业教育内容。

5.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大体上可以分为:课堂——实践——管理的“三位一体”模式,即课堂保证理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管理服务为保障,强化创业技能,全面服务大学生创业之路;孵化模式,该模式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和能力,设置配套的培养方案,通过阶段性调整,最终走向创业;多层次——多平台模式,普及和提升等多层创业教育相结合,同时借助多课堂联动教学平台和多元实践平台培养大学创业能力。

6.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

大学创业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趋,创业教育也是促成大学生创业落地的重要途径,如何落实创业教育是关键所在。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要符合国家政策,同时要与社会现实需求相结合,不能偏离现实好高骛远;有学者认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实践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共建创业的良好氛围;有学者认为加强校企的有机结合,深化教育内容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开展创业指导,加强师资力量,加速创新成果落地;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应与社会发展高度同步,了解当前国际大环境及国家政策,完善相应创业课程,提供更多有利于创业的便利条件和政策,提供更多的实训和孵化器。

三、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反思

本文阐述的对“新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维的反思性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创业孵化的地位及其影响作用的新探索。通过实际开展调查调研,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的地位,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对社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仍需要对大学教育进行新探索。2.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化与专业化关系处理重新探究与定位。专业教育是学生毕业的基本考核要求,学生能够探索创业和专业教育之间的承辅关系,利用创业思维,最大化专业价值。因此,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化、教师队伍与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重要性。3.创新创业教育者水平与结构问题反思与解决路径分析。剖析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师资队伍结构,反思教育者水平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途径。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现状及未来出路。通过调研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现状,阐述目前存在严重的问题,并就调查分析结果,结合现有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和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长熙,张伟伟,李健楠.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

[2]王丽娟,吕际云.学习借鉴熊彼特创新创业思想的中国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

[3]李洪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1

[4]王雪双.构建政府引导的全社会层面的国家创新体系——英国《创新国家白皮书》解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3

[5]周小丁.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借鉴[J].德国研究,2013

[6]丰子义.全球性与现代性[J].哲学研究,2004

[7]任平.新全球化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挑战和应答[J].江苏社会科学,2002

[8]李德顺.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与我们的战略[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

作者:刘娇 单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