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外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及启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外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及启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国外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及启示

摘要: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促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文章主要在梳理研究国外创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如在政策、课程及师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来探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师资

一、国外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美国是最早开设创业教育的国家,因而美国的创业教育已达到相对成熟的程度。通过研究,可以看出美国创业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和课程设计以及创业管理和评价体系。[1]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美国加大对创业教育课程师资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开设教师进修课程,参加各类创业模拟活动或研讨会等,提高教师本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体现了对于创业教育师资的高度关注。[2]还会邀请企业家直接参与到师生的课程或创业项目中,在实践中给予教师和学生以指导,保障创业教育师资的专业性和实践性。[3]其次在教学和课程设计方面,将其划分为公选课和核心课,依据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课程,以适应学生自身的发展,针对不同的课程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醒目教学法、问题中心教学法。[4]在外部,美国高等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如创业家协会、智囊团、创业教育中心等。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还包括师资、课程体系、外部机构支持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韩国目前创业教育的发展也较为迅速,韩国政府为了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先后确立了“科技立国”“教育立国”和“BK21工程”等战略,对国内创业教育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在大学阶段鼓励建立“创业支援中心”和“创业同友会”等,为在校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此外,韩国还注意对本国特色文化及传统产业给予大力支持,在传统产业中融入创新元素,成为新的产业链,产生新的经济价值,赋予传统文化和产业新的价值。正是由于韩国政府的大力重视和推动,韩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是位居世界前列。在课程模式上,注重与国外接轨,与印度一样,都是直接引用国外原版教材,可更好地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在课程内容和设置上的成功经验。[5]在教育方式上,韩国注重不同学校、专业之间存在的差异,采用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关注创业教育的层次性,提倡充分发挥学生自身能力,而不是采取全国统一的课程及教学方法。此外韩国还倾向于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国民精神融入到教育之中,这种创业教育是一种国民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片面的发展。[6]从韩国的发展,完善的政策支持,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利用创业教育发展传统产业,并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国民素养的培养在全国推广,都是我们可借鉴之处。日本的创业教育主要是“多元参与”、“顶层多样”的特点。[7]形成了多渠道式支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创业活动的水平。[8]政府鼓励与行业协会合作提供师资,还注重将其与地方经济产业特点相结合。在师资方面,主要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构成,校内主要是法律系、理工系和经济管理系等,聘请的外部讲师主要为企业家、专业人士和行政机构负责人等。[9]从而保障了创业教育师资的专业性,既有理论专业的教师,又有实践性教师。此外,为了实现创业教育的层次性,制定了不同课程内容,具体概括为:“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和个性特征;创办企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及财税等事宜、企业内部运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等。”[10]除了课程内容外,日本还较为注重创业意识的普及,如同韩国一样,日本也将其上升为国民素养的培养,上升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奉献,在民众中普及。在外部机构的设置上,日本注重与实际创业相结合,一方面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基金和指导机构,另一方面建立校友会等,利用校友资源为大学创业提供各方面的指导。这也是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的地方,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可将其与实际的创业项目或者活动相结合。多方位的体系支持,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促进各层次创业教育发展。分析了以上几个国家创业教育发展模式,我们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经验。首先都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全方位支持,还包括一些具体的资金和贷款支持等,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社会氛围,也进一步提高学生创业的热情;其次是课程和教学改革,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创业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力;[2]同时注重创业教育师资的专业性,而不是仅仅由学校管理部分的行政人员代替,其创业教育教师大部分来自各个学院的专业教师,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校外聘请的教师,也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实际操作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将这些问题解决的能力,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还应将创业教育上升为国民素养的培养,将其作为一种能力根植于民众之中,这种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社会意识、基本的实践能力等。

二、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的创业教育经过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普通本科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此外国家还建立了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国家级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引进创业教育项目等,为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国家政策的推动,我国高校开始广泛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更应该考虑到每个学校的侧重点,在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评价等方面,应采取不同措施,只有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等,才能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呈现多元化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注重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侧重点。其次,是以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为代表,注重以提高学生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注重商业化运作。最后,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模式。主要是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11]由此可以看出,我们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基于自身的院校特色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开始尝试性的改革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计划,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师资培养等。

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在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也开始进行大范围的发展和改革,成立了相应的实践基地,加大了课程的实践,以及聘请校外指导教师的比例,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这都是在新时期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储备不足

各高校开始设立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立的前提下,各高校并未形成系统的师资规模,从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创业教育课程教师,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学校经济或管理类学科的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二是来自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如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或其他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从未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仅仅是“纸上谈兵”,并未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太大的作用。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且对于校外企事业人员的聘请也少之又少,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师资规模,还停留在东拼西凑的局面上。其次我国也缺少正规的师资培训机构,用于创业教师的进修,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同样教师也需要在实践中增长自身的能力,也应让教师融入创业项目和活动之中,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创业教师在高校中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校内大量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直接面对学生的群体。因此,师资的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效果,这也就成为创业教育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之一。

(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脱节

从数量上来说,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数量并不多,真正开设了高水平的创业教育课程更少之又少。专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结构,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能力,但是从理论到实践,还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创业教育恰恰可以弥补专业教育所缺失的部分,其主要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锻炼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学校的专业教育是分不开的,因为我国高校应基于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及人才培养计划。[12]在创业教育中,针对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将其与实际问题结合,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牢牢掌握了自身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也增加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前大部分学校仍将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而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无法形成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互补。一方面学校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也无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无法增长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其中还能形成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形成专业教育、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统一,帮助学生既了解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13]这不仅实现了学生个人的发展,也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发展。

(三)缺乏系统管理机制建设

良好的机制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前提和保障,而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却还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目前较为常见的管理部门有就业中心或挂靠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对创业教育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如课程、活动或实践基地等,进行分散式管理,而不是有一个专业的部门进行协调和管理,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而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体制,如美国形成了创业教育中心、创业研究会等组织机构;日本成立专业的基金和指导机构;韩国的创业同友会等。这些都表明创业教育的管理不能仅仅建立与简单的行政部门基础上进行分散式管理,而是应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对高校创业教育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如课程制定,师资的确定和培训,实践基地的对接等,都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这也是我国高校在推行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和考虑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机构,才能保证高校创业教育的正常运行。

(四)社会氛围不浓

当前社会上人们对于创业教育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响应,对于当前大学的创业项目,也并不是积极支持的态度,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反而固守着以前的观念,认为在学校就应该好好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以后毕业找工作打好基础。对于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对于创业的认识不足,学校所进行的创业教育是一个基石,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多种选择,对于创业存在偏见,盲目消极或积极看待就业,这都是错误的认识,这也是我国当前创业教育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于创业的支持不够。因此在创业教育的推广过程中,我国也需要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国民素养融入到国民教育之中,提高社会对于学生创业教育的认知,加大社会对于学校创业教育的支持,也可以成立一些校外的创业教育对接和扶持机构,从而更好地帮助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霞,何临春.国际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4,02:159-162.

[2]卢亮,胡若痴,但彬.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措施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14,08:55-60.

[3]张新.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新趋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61-63.

[4]沈东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69-72.

作者:陆玉蓉 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