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平台运行机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进行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然而,单一的创新创业授课内容和形式难以满足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平台的基本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阐述了创建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应具备的教学条件,并从师资队伍建设和跨学科平台体系建设两方面做出了解答,希望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平台的管理体制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平台;双向聘任制度
1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学条件建设
建立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组织:高效组织机构中,学校-学院-专业系别的层级管理模式制约着跨学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跨学科平台的建立需要多个院系共同参与,然而,由于教学经费和教学成果的不确定性,使高校各个院系难以共同合作。因此,建立跨学科平台首先必须打破院系的制约和专业学科的界限,成立专门的课题组或实验室组织开展跨学科创新平台,从而在各院系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加强专业之间,院系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开辟道路。创造利于跨学科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在推动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原有的学科院系壁垒,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改变课程观念,建立学科联合群和专业组合群。此外,大部分教师可以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教学,但对其它专业知之甚少。因此,各高校应该提供学习、培训和相互交流的机会给跨学科平台的授课老师,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研,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教师队伍的聘任制度和激励机制:实行双向聘任制度,聘用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另外,邀请知名企业家来校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可以结合企业家的亲身经历讲述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激励学生艰苦奋斗。在科研工作中,将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师科研团队,以座谈会或者讨论会的方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深教师对各个科目的理解,以便更好的进行跨学科教学。加强教师队伍的协作精神:跨学科平台教师队伍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科研思想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团队教研活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与其它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学科的老师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使团队的价值最大化。此外,团队成员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在交流中丰富自身的跨学科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跨学科授课水平。
3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培养体系建设
培养方式多样化:跨学科授课老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相关比赛,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教师的跨学科课题研究,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比如,学校整合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多个课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修不同的课程。再比如,学生针对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自主设计课题,在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跨学科课程组合方式,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高校进行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让学生主动进行跨学科学习至关重要。在创新创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师给予学生一定量的虚拟货币,让他们进行自主创业,独立计算创业过程中的商品生产成本,企业运营成本,市场份额,员工薪资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跨学科学习,表彰获得研究成果的学生。完善学分奖励制度,对于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创新创业学分。重视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专业背景和实际创业需求,对跨学科平台的课程进行个性化设置,给予选修课和跨学科课程的选择。这要求授课老师有较高的授课水准,擅长知识迁移,而不是简单地多学科知识堆砌,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4结语
总之,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平台的管理体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平台运行机制建设必须做到:1.学校层面,要打破院系间的壁垒,完善双向聘任制度和激励机制。2.教师层面,重新组合导师团队,形成跨学科领域的导师库,激发教师的跨学科授课积极性。加强跨学科平台的管理体制建设,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平台的健康有序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况调查及分析——基于全国938所高校样本[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04):67-76.
[2]李焘焘,王保云,王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9(13):19-22+29.
作者:李静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