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构建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下基础
2016年我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全院本、专科专业中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课程,为顺应老龄化社会对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促进老龄产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老龄产业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创新创业能力。
2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原则
为构建“老龄产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不断寻找与老龄产业相关的教育内容,实现老龄化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无缝衔接。构建“老龄产业+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体系,不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必须突出专业特点、专业优势、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衍生的老龄产业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创业课程开发。
3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
我院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加入专业教育元素,如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设计专业认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内容,探索专业教育案例、专业课程教师与创业课程教师组建课程团队,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课程师资的融合。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以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推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1《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模块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课程教学设计模块中的自我认知、老龄化社会职业认知、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等专题突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创业、就业的衔接,目的是培养学生基于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知基础上,实现基于专业的、社会需求现状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3.2“创新创业+专业+企业”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老龄产业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进行课程的融合,还应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的融合。学院多次派出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外出学习最新理论知识、参观考察专业就业、创业环境;专业课教师与创新创业教师合力打造创业课程,为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外部环境,并结合老龄化社会环境撰写创业计划书,聘请管理学教师讲授《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专题》。特聘市老龄委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工作人员为主讲嘉宾,介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衍生的老龄产业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创业的环境及对创业者能力的要求情况。引进和聘任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做创业导师,充分发挥创业导师的实践经验优势。3.3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策略。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能力,本课程采用小组学习形式。8-10人为一小组,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末作业完成均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如每堂课设置“课堂十分钟”环节,由教师提前一周或两周将任务布置给相应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接到学习任务后共同讨论,相互合作完成作业。课堂上随机抽取小组中一名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讲述,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讲述。此外结合授课内容,选取大量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学习,认识现象与规律,培养创业与就业能力。3.4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注重形成性评价考核,学习小组的课堂讨论、“课堂十分钟”作业阐述、期末创业计划书撰写与阐述均采用教师、学生即时评价的形式,给予学生即时的评价与反馈,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了解,便于学习方式、方法的改进。
4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成效
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老龄产业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课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老龄化社会创业环境认知联系起来,避免出现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社会需求孤立、自成一体、相互冲突,为学生基于专业与老龄化社会环境的创业与就业打下基础;期末作业设计为《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与展示,提倡撰写基于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的创业项目计划书,进一步将老龄化社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课上、课下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调查,老龄产业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了解的老龄化社会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熟悉了老龄化社会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和创业政策环境,同时也培养、提高了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丰富了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振宇,章德林.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南昌高专学报,2006(5):60-66.
[2]董跃进,吴刚.我国老龄化社会蕴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契机[J].现代教育科学,2011(4):84-87.
作者:郝美玲 张丽宏 刘斌 郑坤 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