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教学任务也随之改变,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首要教学任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模式存在滞后性,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占有高校教育的一席之地,但是没有被过多地关注,也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基于此,本文将对创新创业教育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问题;措施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手段,已经逐步被高校重视起来。另外,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各高校相关教师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本质为依据,深入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建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计划[1]。
一、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利益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持续推进,市场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高校面对市场这些利益化的需求和就业形势,也开始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利益化色彩加重,过多地重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进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的是相悖的[2]。创新创业教育利益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各高校被经费支持蒙蔽了“双眼”,为了获取更多的经费和追求学校排名,筹办开展许多没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进行研究,项目研究占据了教师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师再难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第二,为了获取更多的经费和追求学校排名还导致教师的功利心加重,各高校的薪酬体系大多与项目研究挂钩,所以导致大量教师重科研,轻教育,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发论文,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基于此,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放在教学计划的首位,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培养模式存在滞后性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科技人才的储备量也随之增多,但整体的发展结构不均衡。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的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大致相同,大多高校都不按照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一味地向综合型和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导致人才培养计划存在十分明显的滞后性,教育资源分配资源不合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通常遵循传统的教师讲解进行学习,学校采取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思维受限,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另外,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选修课教育大多是形式主义,教师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修课的沉闷死板,选修课的形式主义,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缺乏重视程度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已经普及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并不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固定化且十分清晰,大多数的精力都投注在研究项目上,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应用的培养;第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对专业知识的培养及考核的标准及制度十分明确,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内容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在高校教育中的多种专业中都有所涉猎,但是各高校并没有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有效融合,各专业的教师思维模式单一,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并不熟悉,只能按照文本向学生传授知识,这些都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难以建立和完善[4]。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紧跟经济转型趋势高校的教育具有全局性和先导性的教育特点,对现阶段的经济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特点,高校应该借用此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及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基础,紧跟经济转型的趋势,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和目标[5]。大学阶段是塑造人才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应该担负起责任,帮助学生树立社会服务意识,积极培养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服务,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和优化。另外,各高校还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市场人才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服务,优化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根据自身具备的特点,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高校与行业的有效结合,促进地方企业的升级,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中去[6]。
(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高校的教育不但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并将社会与学生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这是各高校首要完善的教育目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素质教育不受到重视,仅依附于专业课和选修课中,很少被提及或被当作重点的讲解对象,教学的重点一般放在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上面,教学的评价方式也是按照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此,高校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素质教育放在高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并且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修养等方面纳入学生的评价系统中,给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7]。另外,高效的教育还需要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便于让学生在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
(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心体系是教学,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时,必须要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案例有效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外,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广,所以各专业课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拓展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8]。
(四)构建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基于高校教育以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各高校就要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可以建立专门的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软硬件实践设备和专业的指导,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进行实践,帮助学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了解市场和企业的运行模式,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时代。基于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应该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力量水平,完善评价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分配,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创业促进人才就业,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睿.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2(16):97+105.
[2]潘成清.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3):77-78.
[3]李国瑞.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8(07):168-169.
[4]彭华,陈宝杰.“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理及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师,2019,24(02):73-78.
[5]张帅,胡必波.翻转课堂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训练课中的应用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2(04):55-56.
[6]吴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8(06):92-94.
[7]郭一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中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研究,2018(11):94-95.
[8]王杜春,邵敏.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探索,2018(06):64-66.
作者:李丹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