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创业教育创业者人格重在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创业教育创业者人格重在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创业教育创业者人格重在培养

新时代的浪潮下,新玩家涌现,新场景更迭,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玩法却不多见。究其原因,人心亘古不变。人心自然也包括创业者的心。如果把创业看作是一场人生的游戏,那么每一个玩家都有必要更好地了解对手、了解玩伴,尤其是了解自己。性格决定命运。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才好评判成与败,决定进或退。只有真正从人格的深度提升了自己,才能实现动能的转化和行为的蜕变。人格是动力的来源,是自控的枢纽,是最突出的个人符号。创业教育,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创业者人格培养。那么,创业者需要具有的典型人格特征是什么呢?是好奇?是坚韧?是洞察力?是高情商?是的,这些都是,这些人格特点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把工作做成一朵花,可能会离成功更近一步。但是对于创业者,这些还不够。首先,创业者要有蓬勃的野心。

创业者最核心的人格特征是什么?是革旧出新。企业家精神,在英文中翻译为entrepreneurship,再翻译回来就变成了创新精神。创新可以分为三种层次:最低的层次是变通,条条大路通罗马,善于创新的人总能千方百计找到不同的办法打通路径、实现目标。善于变通的人不一定要去创业,各行各业都需要变通,即便是被认为最循规蹈矩的超市收银员,也会面对不同需求的顾客和偶尔的突发事件。近年来中小学教育中重视的“创新”,绝大多数是举一反三的变通。创新的第二个层次是迭代升级,在既有的基础上增强性能、效用等价值,这样的创新大多出现在专业领域、行业范畴内,其创新成果大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却往往不被大众充分了解。如果说“变通”可以完全是个人的事情,那么这一种“创新”则必然对他人产生影响,因它实际是一种改良,因而不容易遭遇过大的阻力。第三个层次的创新是创造与变革,这是创业者最基本、最独特的人格底色。潘石屹说:“在劳动生产率非常高的情况下,企业家应是一个创造者。”细数各种榜单、名单、花名册,还没有哪位可以被公认为“企业家”的创业者,不是一个创造者。创造与变革的阻力之大往往无法超出预估,无论对于创业者个人或行业,创业都是一件需要极大激情与忍耐的事,其背后的支撑力量就是欲望。成就事业的欲望通常被称为理想,而超出眼前格局的理想被称为梦想,创业者将梦想拉入现实,就是野心。任何一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会被称为野心家,无论马云还是马斯克,蓬勃而出的野心使他们无法将自己美妙的设想束之高阁,无法对世界可能即将发生的变化作壁上观。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的背后,有信仰,更有看似不合时宜的野心。近日美团创业者之一的王慧文42岁壮年“退休”,引起各界关注。王慧文曾在邮件中感慨:“感谢伟大的时代,我生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我开始厌学的时候,大学宿舍通网,因此赶上了互联网最精彩的20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对创业者来说更是得天独厚。我运气实在太好,不宜继续贪天之功,知止不殆。”这段话使得有评论说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实际上,他自己的准确说法是:“先睡一觉”。野心家没有失败,当然也不会退休。家族企业的掌权者总会把权力用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恋栈权力是人之常情,除此之外,这些已经“成功”的“人生赢家”们还有太多未酬的野心。其次,创业者还要有谜一样的自信。如果用一团火来描述创业者的野心,那么火焰最中心的部分,就是自信。笼统的讲,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具体的讲,是对自身判断力、洞察力、执行力的超高评价。从这个角度讲,创业者的成功,不是成为了外界评价中的什么人,而是成为了他心目中的自己。做了什么事,赚了多少钱,拥有多大的影响力,乃至被多少人艳羡、评论,如果与他与自己的期望不符,都不能算作成功。相反,如果他正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前进或试错,即使无人知晓,他也没有失败,因为他会将此归因为智者的寂寞。

这样的自信,很容易被他人视为自大。创业者老陈在十年前还是小陈的时候就信誓旦旦要在“腾讯系”之外做出最畅销的网游,十年间从北京到深圳又到重庆,从拼命催进度的项目经理到拼命稳队伍的初创合伙人,又到拼命学知识的易经专栏作家,奔波劳苦,不穷不富。按照大众的视角他没有什么成功之处,特别是半头白发,皱眉坐在咖啡厅的角落里,有种loser的既视感。但是他却很满意当下的状态,“创业是一条不归路,做社交游戏的想法从没放下,现在换一个角度思考,会找到更好的方案和机遇。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阻碍是身体。”所以他用了半年的时间控烟戒酒,用两年时间将跑步培养为自己的爱好,随时准备再次冲锋。如果说一个人聪明、聪慧大多来自父母基因的必然基础和偶然结合,那么创业者的这种自信大多缘于幼时开始的家庭教育或生活经历。当多数人纠结于“你很好,你很可爱,你很优秀,你值得”时候,创业者的脑海里只有一句话“你可以”。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中自生自灭,是一个创业者理想的成长方式。在一个壁垒森严的环境中拔苗助长,有可能将创业者引入歧途。最后,创业者要学会能够在自虐中自省。创业者的生活,通常是“自虐”或被虐的。肉体上的无规律、无节制,以及心理上的不确定、不可理解,是创业早期比较普遍的生活状态。这种极度煎熬的漫长过程,总是随着某一个关键环节的转变而突然结束,平稳一段时间后又蠢蠢欲动再度开启。这就是创业者的个性,要跳起来去摸摸天花板在哪里。不把自己逼到极致,破茧成蝶,就难以成为“逼”别人的企业家。“自虐”的底色是自省。创业者的迷之自信并不意味着莽撞,恰恰相反,坚不可摧的自信使得创业者通常可以毫无顾虑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甚至自我改造。有一个前提是,自信以及由此支撑的野心的力量增长,与他的外在成就增长基本同步。如果一个创业者的成就增长太快,达到了个人自信和初始野心无法企及的高度,那么这个创业者就很容易落入“俗套”、泯为众人,失去自我反思、自我改造的“绿色通道”,导致诸多包括家庭解体在内的人际问题爆发。又由于拥有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财富和影响力,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进一步增大了自省自纠的难度。这才是一个创业者真正的“天花板”。一个人性格中的弱点,不仅是事业与生活中的拦路虎,更是心理痛苦的导火索。对于自身的缺点和局限,通常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包容,即正视、承认自己的不足,不勉力改变,降低自身期望以获得心理平衡;二是避短,即通过培养、强化更多的个性优势,尽可能避免或弥补缺陷之处;三是改造,即在痛苦之中重新塑造性格中的某一方面,使原本的局限变小变弱。改造于孩童较易,于成人很难,于“成功人士”尤难。

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经典观点,人格特质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有些人天生就更喜欢追求刺激,有些人天生就更喜欢沉思。遗传与环境谁更重要?应该说,遗传是基础、是天赋,决定了智力、体力等方面发展的难易程度和极限水平;环境是引导、是锻造熔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欲望和自我认知。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贯穿终身,不同时期的教育有不同的效果。创业者的野心与自信,主要缘于早期的教育。我们时常羡慕想学的欧美精英教育中,最突出的一点是灌输给孩子一个信念:你可以改变世界,你有必要以此为基点思考自己的人生“做什么”。大量的领导力培训教程,实质上是帮助一个想清楚了人生目标的人去演练和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相反,一个原本没有什么野心和信心的人,如果仅仅由于职业发展顺利、冀望更大的成功而想要创业,更容易因人格层面的准备不足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初出校门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是最合适的创业时机,漫长的职业生涯也并不一定会磨灭创业的激情。对于始终有野心与自信的人,即在某种角度坚守“初心”的人,职业与生活阅历的打磨,会帮助他们更加警醒自己的弱点、更加坚韧的追求自己的创业目标。因为革新与创造,创业者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正如古诗所言:“花甲莫言人已老,昔日老者今壮年,七十莫叹近黄昏,桑榆未晚霞满天。”

作者: 曾荣 单位: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讲师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