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教育发展方向。应用型高校,其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更应逐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应用型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现状出发,指出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内涵,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平台、考核评价等方面,构建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有助于提高应用型高校教育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带动大学生就业和推进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保障体系;教育改革
当今社会充满了创新、创造和创业,创业经济越来越占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国家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相关部门提出应在高校中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然而,现阶段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相关教育制度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限制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改革发展。因此,构建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对促进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提升高校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创业和创新教育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大学的创业和创新教育进展较为缓慢,直到20世纪末,一些发达国家高校的创新和创业教育经验才慢慢被我国高校学习借鉴。90年代初,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创新创业能力,我国成立了“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革新项目”,该项目是对创业教育的首次实验,指出了创业教育的目标与素质教育和课程开设之间的关系。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和创业教育开端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进入21世纪,各地区教育部门非常重视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教育部确定了9所高校作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首批试点院校。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创新实践教育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开展,各地区高校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了各自独具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模式[1]。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教育的特点是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技能培训和创新知识的传授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模式,温州大学则是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面上,教育部就全国高校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颁发了指导意见。2011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创新和创业实践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2014年9月,国务院对我国高等院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进行了部署[2]。应用型高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其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应用型高校的建设,全面推进创新和创业教育发展。总体而言,在政府的大力的支持下,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和创业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应用型高校中普遍开展。然而,现阶段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有着不足之处,在师资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强,这就要求应用型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我国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很少有创业经验,实践经验缺乏,限制了创新教育的改革。在创新创业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课程设置不匹配,注重创业知识的教育而较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3]。因此,建立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对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顺利运行,推进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早期部分学者将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定义为一种理念和模式。近年来,创新实践教育在各高校中普遍开展,不少学者对创新实践教育的含义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和定义,提出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应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为出发点,将实践教育融合在大学课程理论知识教育中[4]。保障体系是指为实现系统目标所作出的各种措施。综合应用型高校的教育定位,创新教育的内涵以及保障体系的定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内涵定义:以培养实践型大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保障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顺利运行,通过管理组织机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整合教育资源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包括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建立创新和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有助于提高应用型高校教育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带动大学生就业和推进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
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高等院校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而人才的培养质量有赖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为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要求,文章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优化、创新实践平台和质量考评体系四个方面建立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一)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完善系统的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将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引入到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统一。课程内容的涵盖面应广泛,应涉及素质教育类、理论知识类、实践操作类等方面,各课程内容应围绕创新创业过程。建立符合其创新创业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应从专业课程建设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两个角度出发,在理论教学中贯穿实践活动教学,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5]。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为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从专业特性、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体现层次性。因此,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循序渐进地融入创新创业的元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开设不同课程内容以逐渐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主要为公共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二年级的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使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创新能力,大学三年级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进一步提升其创新能力,通过大学四年级的实践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应分为理论课程、实践型课程和项目型课程,三种类型的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于创业实践活动中,从而达到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具体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二)优化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创业创业教育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等多重特性,因此,应用型高等院校教学方式应体现多样性,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授课上,教师应积极采用多样化的和新型的授课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效果较好的授课方式有案例教学方式、学生全程参与式教学和创新创业模拟训练。案例式教学适用于课程教学中,是一种较为直观和展示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呈现成功或是失败的创新创业案例,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理论分析案例成功或是失败的原因,从而获取直观的经验或者教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全程参与式教学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程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可以采用模拟训练的教学方式,通过模拟实际的市场环境组织学生进行实战训练,这一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因此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能有效提升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用型高校应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教师虽然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但是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应用型高校可以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来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应用型高校应多开展实践教学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熟悉市场环境、市场机遇和市场风险。其次,引入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也可聘请优秀企业家、其他高校的优秀教师开展创新创业的专题讲座。
(三)构建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平台来实现,应用型高校实践平台的构建应从创新创业教学、大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信息交流三个方面进行。1.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应用型高校应通过建设实验培训中心和创新教育基地等,改变教学方式,变被动式教学为自主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设计和自主组织活动,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其创新能力。2.大学生实践平台激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以竞赛的方式锻炼大学生创新能力。应用型学校的各学院应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并配专业的指导教师,在协会内开展知识竞赛,创新交流活动等,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不同学院之间可以建立创新竞赛基地,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参赛团队能够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6]。3.创新创业信息交流平台应用型高校应具有网上信息平台,建立创新创业网上数据库,使得学生能够查询到创新创业的相关信息,学习到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应构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咨询问题,在平台上会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负责答疑,从而方便了学生的沟通学习[7]。
(四)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考评体系建立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需要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考评体系,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实施效果[8]。创新创业教育考评体系的建立应从学生个体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进行。1.学生个体层面的评价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考核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创新创业意识的评价是评价学生是否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产生兴趣,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创新素质的评价是评价学生的思维是否更活跃,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重创新,是否有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成果。2.教师层面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涉及教师责任意识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评价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是否主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在课堂是否灵活应用各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案例式、参与式教学;是否能够使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3.学校层面的评价在学校层面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落实、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校园创业氛围的评价。评价学校是否依据学校的特点执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评价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是否具有层次性,教材的选用是否贴合实际;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结构是否合理;校园的创新创业氛围是否浓厚,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参与度如何,学校创建的创新创业社团是否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
四、结语
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教育发展方向。应用型高校,其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更应逐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较快,然而如何在高校进行教育改革时,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则是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内涵,从课程体系建立、教学方式改革、实践实训平台建立、教学效果评价等角度,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胡超,苌庆辉.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新模式的构建设想—基于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组织的比较[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1):80-85.
[2]高文兵.众创背景下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49-50.
[3]程永华,王义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行业一线实践性知识获得的调查与思考[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06):115-118.
[4]付红徐,田柏.智能制造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03):95-98.
[5]鞠志宇,陈新华,贾晓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1):74-76.
[6]邹建良.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5,(05):56-58.
[7]辜胜阻,洪群联.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05):63-68.
[8]古银华,余蓉,李璞,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与育人模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6):30-34.
作者:邱莹莹 何小雨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