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院校创业教育实效性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院校创业教育实效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学院校创业教育实效性探析

【摘要】我国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于发展观念未更新、专创融合未实现以及体制机制未健全等原因导致政策出台轰轰烈烈与关注落实不温不火的矛盾、理性应然上重视与践行实然上差距的矛盾以及优势弱化与劣势放大化的矛盾。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上存在着应然和实然的差距,可通过观念上先破后立以落实、实践上协同融合以落地、机制上联动保障以落细来提升医学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2020年9月23日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医学教育唯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提升医药创新发展能力才能面对疫情新的要求和健康中国战略提出的新任务。”总理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和中国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的新经验。2020年11月中旬举办的第六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前夕,“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海报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各国的街头,足以见得这项比赛的影响力之大。在这张成绩单里,也汇集了为国家输送卫生健康及医学领域相关人才的医学院校的贡献。2020年10月29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人民健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随着“健康中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区块链、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以人工智能、AI、VR、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铺面而来,医学院校的改革和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医学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上存在着应然和实然的差距,该如何迎着这股改革的“春风”,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政策和有利条件落实、落细、落地,以提升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这是笔者想要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院校现状分析

1.政策出台轰轰烈烈与关注落实冷冷清清的矛盾。上至中央的20余项促进创新创业的相关文件,下至各地市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颁布的多项具体文件政策,以及各级地市政府出台如买房优惠的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配套措施,据笔者调查发现,多数医学类院校为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均已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并完善了各项机构、制度的配置,出台了各项具体的措施规定。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同济大学做报告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范式的深刻变革与新的质量观”。可以说各项鼓励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举措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反观现实却发现医学院校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与落实上呈现冷冷清清的矛盾状态。据笔者针对400余名的医学生现场调查显示,主动关注且感兴趣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仅为10%左右。医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型赛事也大多是为了完成任务。

2.理性应然上重视与践行实然上差距的矛盾。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和服务国家的新平台。它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用新的组合或者方式去解决问题。领略和掌握创业精神才能将创业家永不言弃、突破自我、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融入到血液和骨髓里,这也是在理性应然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现。反观现实情况,医学院校在体系的健全、师资力量的配备、平台的搭建和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先,医学生专业课程设置多、时间安排紧密、学习任务重,课外无暇思考和探索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知识储备相对单一,不利于展开独立思考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其次,目前给学生上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教师多为辅导员和从事其他课程教学的兼职老师。再次,在给医学生提供的众创空间、项目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上,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根据医学院校特点对实践平台建设、运营进行准确定位,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最后,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上,也存在各部门各行其是的状况,医学院校的学生处、创新创业学院、团委都有可能参与课程建设、各项赛事的组织与实施。

3.优势弱化与劣势放大化的矛盾。“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医学综合改革示范区、国家全民健康的增长级新医科”战略、“医工交叉”等都是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在医学院校注重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有众多优势,如医学院校科研实力较强,创新创业壁垒高,专业的“众创空间”充裕;医学类院校的专业性、规范性是较为突出的优点;其他类型高校基本没有能力去复制医学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难以进入医疗创新创业的领域,从而对医学人才创业产生实质性的威胁。除此之外,还有市场潜力巨大,受众人群范围广的优势。全国健康大会召开后,人们传统的以治疗为主的观念已经发展为注重生命健康的全周期即预防、治疗和康养全过程的关注。生命健康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是每个人都时刻关注的热点话题,这都给医学类院校的创新创业带来广阔的空间。另外,还有助力达成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加速医疗科研成果的转化、有利于提高医学类院校的综合竞争力以及符合医学人才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等优势。而反观现实情况却是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滞后,体系建设不健全,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简单复制其他非医学类高校的教育模式,不符合医学院校创业教育自身特点;医学院校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师资力量不达标,课程资源质量较差,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跟课程目标定位有很大的出入,这些则构成了在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劣势。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院校成效不足原因解析

1.发展观念未更新是成效不足的理论依据。目前,医学类专业依然是属于志愿填报和就业最热门的专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医学院校的报考率又上新高。在一片大好的就业形势之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从理念上呈现出重视程度相对不足的情况。医学生未来职业定位相对较为固定,知识与职业对口吻合,没有太多的转换空间,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医务工作者和医学领域的探索者。除医学生对创新创业观念不够重视的原因之外,自2015年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逐渐被重视以来,医学院校依旧呈现出创新创业教育不被重视对待的情况,从人才培养方案到专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数量以及教师的专业程度再到为学生提供的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平台的落实情况均能体现出这一点。医学院校的发展观念仍然停滞于培养与医学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片面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工科类院校的特长。家长也不支持医学院校学生从事创新创业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单方面地认为医学生学习创新创业就是“不务正业”。此外,社会层面对医学院校的定位也停留在培养医学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即可。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从观念上就没有获得与专业教育同等的地位。社会的期待、家长的传统观念以及医学类院校和医学生自身理念上的困境均成为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阻力,这也直接导致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自我效能感低下。

2.专创融合未实现是成效不足的逻辑依据。专业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是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生成的深层根基,而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双创教育只能停留在某种技能与操作层面。[1]因此,要实现二者的充分融合,就要把创新创业作为重要元素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实现专创融合、思创融合、产创融合以及科创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四项目标,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专创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是专业教育,离开了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作为个人技能,才可激发创新诉求;知识作为社会建构,才能引发创新冲动;知识作为话语叙事,才能充盈创新特质。[2]医学院校要想突出医学生的专业优势,应“量体裁衣”,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助推专创融合的实现。专创融合在高校不是简单地通过开展几次“课程创新创业教学竞赛”就能实现,这往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同各专业、各课程相结合的狭义片面理解。当前各高校尤其是医学类院校,均陷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张皮”的怪圈,认为二者不可得兼。因此,专创未实现真正融合是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不足的逻辑依据。

3.体制机制未健全是成效不足的实践依据。虽然支持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较多,但大部分政策的针对性不强,界定十分模糊,并没有尝试针对不同的创新创业时期提供对应的政策支持,政策体系稍显散乱。很少有医疗企业为医学生提供实践和积累经验的平台,医学生很少能获得风投支持,融资更是雪上加霜。当前,在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所获得的扶持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评价和激励运行管理机制不顺畅;此外,在师资力量上也没有形成体系化、规范化的师资培养体系。笔者了解到的一些在创新创业领域做得有成效的高校都是直接对接企业的成功经理人实现校企合作,来自企业界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师资课程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可以直接聘请企业专家对学生的创业项目做指导,如知名的麻省理工大学的创新创业在教育师资上实行“双轨制”,聘请在创新创业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教授、专家学者来校任教,与那些学术型的教师形成呼应,共同为创业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育与指导。这一点是医学院校该努力学习的方面。除此之外,有医学生反馈曾尝试申请校内场地作为其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基地,但因相关职能部门怕担责任、嫌麻烦而搁浅。经费有限,难以开展大规模培训,各项配套服务跟不上,这些都是医学院校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未健全而导致成效不足的实践依据。

三、提升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1.观念上先破后立以落实。双创教育是释放人性和自由的教育。[3]医学教育只需培养专业技术型的医学人才的观念需要摒弃。为响应全国卫生健康大会精神的号召,医学教育已经成为一手连着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健康中国,一手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强国。同时,医学教育可以概括为大国之计、大民生、大学科。创新是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命线,新医科是未来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此外,医学院校应树立生命健康全周期的预防、治疗和康养的新理念;确立以人工智能、AI、VR、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背景;重点发展医工理文融通,对原有医学专业提出新的要求,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健康中国”战略带来新的时代需求,新医科的发展带来“弯道超车”的机遇。医工交叉融合与智能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已不能满足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迫切需求,发展医工交叉是我国步入老龄化健康医疗事业的迫切需要,医学与健康中的工程学等问题也在陆续被挖掘中。旧观念破除后,高等医学院校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是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化,是大学生个体发展、提高就业能力的内在需要,是为毕业生日后的发展储备一种能力素质,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4]教师、家长、社会的观念都应该随之改变。

2.实践上协同融合以落地。首先需要做的是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医学类院校课程设置紧密,且穿插实验操作与见习、实习等环节,学生进行课程外探索的时间与精力较少。这一点提示要在医学院校使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开放、灵活、多样,鼓励教师启发式地传授知识,发挥医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真正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医学生。此外,要拓展教育载体,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医学生要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更为直观的创新实践,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他举措还包含将创新创业融入到高等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学年综合测评中,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学习热情,化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出击,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模块进行探索学习或者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过程中。鼓励在校大学生做自主创业探索、为将来的创业就业奠定基础。如最近几届的“互联网+”大赛,也特别推出了“师生共创”赛道,这就为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到实践之中提供了有利的出口。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趁势而为、踏浪而行,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皆大有可为。汇集各方力量,让“时时有创新、事事能创业”嵌入到医学生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阶段与环节。从教学模式的转化到教育载体的拓展再到教育合力的形成,都成为医学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上落地的重要举措和必不可少的环节。

3.机制上联动保障以落细。第一,强化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并明晰奖惩机制。要加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聘请诸如知名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人、创业成功校友等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授课或指导教师,建设一支多元化创新创业专家型师资库并设置清晰合理的奖惩制度以形成激励机制。如最近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就明确指出高校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相关工作要计入工作量。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打造“四课堂融通”和“全链条”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指导体系。第二,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落实保障机制。办好用好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孵化中心等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依托校内外资源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团队开展实训,组织开展医学生创新创业大讲堂、模拟实训等相关活动,将医学生在平台实践情况纳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等院系、学校和校外三级竞赛机制,通过活动与课程相结合,让医学生在竞赛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真正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目的。积极打造医学院校、企业创新联合体,对接优秀医疗卫生成功创新型企业,搭建医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训的“绿色通道”。麻省理工大学开创了以高校为主导的大学、政府及产业联合的创新创业模式,该模式实现了科研、实际应用、教学以及学校收益的最优组合,这一“大学—产业—政府”模式被称为“三螺旋模型”,即MIT与产业界、政府建立了新型交叉的互补关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空间上并列展现出成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5]在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上实现“全员导师制”方面的探索。此外,还可以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集“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及科技型创业公司孵化”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铸,王学颖.创业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

[2]陈春花.大学的意义[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4):81.

[3]王洪才.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树立四个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5-17.

[4]崔金奇.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J].创新创业,2018,(18):48-53.

[5]黄亚生,张世伟.MIT创新课:麻省理工模式对中国创新创业的启迪[M].中信出版社,2015:1.

作者:查晓丽 李绍华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