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浅析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十分重要,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民族进步的根本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有助于充分实现大学生专业价值,促进文化繁荣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由此,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出发,以其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为抓手,综合国内外现状,探索高校“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三种有效路径,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希望通过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融入课堂教学相关环节,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融合统一。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部分高校不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未能与国家政策方针导向及时有机结合,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二是创新创业指导专业师资短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法单一,指导帮扶不到位。因此,深化“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借助学科一流教师,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学科背景探索“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有效避免单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或创新创业教育的空洞性、虚泛性及过于理论性,进而发挥两者间内在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形成协同效应[1]。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广义的“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指在立足“立德树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包括“大思政”体系中的思政课程、学科思政、实践思政、组织思政、网络思政等多个维度。狭义的“课程思政”则对应在各类非思政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历史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相关元素和价值观有机结合,从而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本文聚焦讨论狭义的“课程思政”。现阶段,“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受专业课教师学科背景局限,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而非思想政治理论。因此,“课程思政”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范畴上,“课程思政”意味着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素及其价值观的引导灌输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扩展延伸为全部课程,包括大学生意识形态、道德品质、政治观点、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等,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第二,在形式上,“课程思政”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简单叠加,以开设讲座或“课前思政几分钟”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是一种形式主义,而非“课程思政”的本质。“课程思政”改革,应当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理念和元素,从历史学、哲学、文学、美学等角度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在教学中教做人。第三,在内容上,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伴随社会总体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创新的必然性阶段变化,因此,“课程思政”应结合学科发展与时代变化不断与时俱进,反复研究、螺旋上升。从边界定义的角度来讲,高校“课程思政”的外延,主要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内容及目标等因素制约,表现为适用于不同阶段大学生的以思想道德法律内容为基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课程理念。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问题意识和实践特性,因此,在结合特定课程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研究在新时代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合到其他课程,从而发挥其“生命线”“中心环节”的关键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切入点

(一)突出价值引领,聚焦教育目标一致性

培育具有民族精神、担当国家重任和时代使命的青年人才是“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促进祖国繁荣与民族振兴的重要一环,理应以“课程思政”核心价值为引领,有效消除创业就业过程中的趋利主义、功利主义和恶性竞争。一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双重认知特性,一方面应当培育学生形成就业创业意识,提升求职创业本领;另一方面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及创业观。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奉献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优质毕业生。

(二)注重协同联动,挖掘教育内容相通性“课程思政”

有助于规范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市场行为,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进而从宏观层面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方向,促进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从特定角度进一步强化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对其内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同时从内容上丰富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笔者认为,“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相通,各有侧重。首先,两者同样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志品质培育及基本道德培养,“课程思政”侧重专业强国及工匠精神培育,创新创业教育侧重创新能力与实践报国。其次,二者同样重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史、国史、国情、形势与政策及发展热点难点。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联动,能够同时提升课程育人成效与实践育人成果,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增强文化育人之效。

(三)提升课程质量,发挥教学方法互补性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在校内开设专门课程、在校内外开展各类相关实践以及其他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教学方面因学校师资队伍和资源平台不同分为专业课和选修课及辅修专业,大学阶段主要侧重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及创业实务,研究生阶段主要侧重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科学管理方法论。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增加课程的理论支持力、方向引导力及技术贡献力。实践教学方面分为课堂模拟实践和课外实践两大类,前者包括热点议论、案例分析、行为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后者包括典型访问、实地参观、行为训练等方法,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企业家通过讲故事或现场现身说法等形式,能够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和影响力。此外,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讲座、知识竞赛、“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应注重结合“课程思政”核心理念,从而提升第二课堂的高度、深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高校“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三种路径

纵观国内外知名高校,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多具备专业的顶层设计、良好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有丰富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教学师资以及正规化、学位化的发展趋势。笔者通过分析探索,总结归纳出将“课程思政”较好地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三种路径,具体如下:

(一)构建多级架构,全程保障融合发展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应多级联动,全员支持。教育部在2002年确定了9所院校作为试点开展创业教育,支持高校示范基地打造并在线开放创新创业优质课程,鼓励政府推动校企合作,创建创业导师共享机制。高校层面为保障“课程思政”融合各类课程的规范性与持续发展性,应构建多级组织架构,规划顶层设计并实施考核监督。百森商学院通过教授团队带领研究,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编入学生培养计划,成立由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特聘企业导师(包括投资家、创业家和实业家)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环节,实现基础课程全覆盖、专业课程和其他支持课程重点覆盖。本科方面,根据大一到大四不同需求与特点,设计出一整套循序渐进的创新创业课程,包括新生体验、加速创业课程、创业计划、风险管理及创业实战案例研究等,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启动创业并实践锻炼,从而在创业过程中提升思维方式、洞察能力、冒险精神及进取心。

(二)强化师资建设,全员参与融合教育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建设一支理论知识功底扎实、思想道德素养高尚、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在经管法专业强调德法兼修、经业济世;在理工类专业培养科学伦理、科学思维及科研精神;在农林牧业深化强农兴农、知农爱农;在医学专业突出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在艺术专业强调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另一方面要扩大师资队伍,鼓励支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师,在加强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互相借鉴、挂职培训、见识锻炼,结合引进来的方式形成一批名师和一批“金课”,从而提升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全方位实现成果转化

斯坦福大学被称为硅谷的“心脏”,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最大的特点在于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利用地域和学科优势,斯坦福大学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首创了“科技工业园区”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多方互动共赢,还直接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研修基地和成果转化平台,对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瞄准新兴领域,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新兴领域不断突破。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举办“献礼建党100周年”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展中,61所高校的336个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展出,现场展示了“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清华大学及学堂在线共同研发推出雨课堂“克隆班”;北京大学计算机中心助力校园网络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及人才培育与行政管理,推动创新协同育人新机制;大连海事大学形成了“六方联动、六创融合、三大平台”的“663”创新创业工作法;江南大学聘请有育人情怀和企业家精神的高管担任班级“企业家辅导员”,形成“1+1+1”育人合力,探索全方位育人新方略;浙江农林大学秉承服务“三农”,担当强农兴农光荣使命与政府合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积极实践;河海大学聚焦新工科背景,探索IT类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促进实现成果转化。

四、总结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下,通过健全机制、强化队伍、多方联动的路径能够有效推动“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实现高校育人与社会发展的供需一致性。正如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写:“历史上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之为最伟大的人;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离不开正确的思想引领和创新精神培育。“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创业观,从而激发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共同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2]许小军.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元素探讨[J].江苏高教,2021(3):101-104.

[3]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4.

作者:孙旭媛 单位:江南大学